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从“两面包夹芝士”梗的传播看流量的“原罪”

2021-05-15 14:07 作者:蓝块A  | 我要投稿

        5月2日,up主“一只大哈鱼”发布了一个标题为“【明日方舟】3000块全没了!各位一定要管好自己,我真服了!”的视频,记录了自己因醉酒误以为自己在直播玩明日方舟而录下的言行。视频中逻辑跳跃,金句频出,情感丰富、真挚,情节出人意料,迅速在明日方舟玩家中间传播开来,被玩家列入“方舟圣经”。

        5月3日至5日,视频持续霸占b站排行榜第一位,播放量也超过了其他“圣经”,甚至超过了官方青年节宣传片。越来越多的玩家和b站用户知道了这件事,up主大哈鱼也收获了数万粉丝,并将一半收益的数额提前以罗德岛博士的名义捐赠并发布视频说明,也得到了大家的肯定。原视频评论区也成为了各种各样同龄人的论坛,有的从视频中看到了欧亨利般的戏剧效果,有的看到了up主对时事和大自然朴素真诚的关心,有的积极给观众科普方舟梗和欢迎新玩家,有的把自己看这个视频而引发的巧合事件分享出来,视频也因而被人戏称为“百慕大视频”。

        up主在半梦半醒之间突然严肃地对福岛作出的“形成一个两面包夹之势”的指挥也成为了这个视频中最知名的句子。“两面包夹芝士”和2011年的“神马都是浮云”一样,用意外的谐音形式广为流传,真正突破了方舟玩家圈子,被年轻用户熟知。

        5月7日,视频加入“每周必看”排行榜。当周的标签就是“两面包夹芝士”,呈现领衔的位置,当之无愧是b站段时间以内最优质最有影响力的原创视频。衍生的生草动画和音乐、鬼畜等二创作品也层出不穷。

        5月8日,b站将“两面包夹芝士”加入“热词系列”表情包,并替代了mur猫成为了系列表情的图标,每个用户都能看到。b站在这段时间内还专门设置了“方舟相关梗”分区,并在热搜区域用“3000块”、“醉酒管好自己”等不同tag给这个视频和“二创的二创”进一步推流,形成了“二次破圈”。

       同一天,有人制作了两面包夹芝士主题聊天气泡,定价3元上架qq气泡的商城,迅速有数百销量,也引起了不少人的不满。up主大哈鱼也认为付费有些不妥,引导观众进行了合理维权,顺利将这个气泡举报下架。

       接下来的几天,视频逐渐从热门榜一下降,但播放量仍然以每天数十万的速度增长并有着四位数的在线观看人数。大哈鱼的粉丝数也增长到20w以上,并进行了转发抽奖与粉丝们互动,不少人劝他好好学习准备高考。

       与此同时,“二次破圈”带来的余波正在席卷b站和其他平台。甚至可以说只要有三个事物并排出现的地方,就有“两面包夹芝士”,只要有团结合作要素的地方,就有“我们联合”。这个热梗成为了喜爱模仿复读、热爱明日方舟游戏的年轻人们的一次狂欢。虽然原视频评论区和一些专栏也有反对乱刷和约法三章的声音,但梗的扩散也逐渐累积起了负面影响。很多观众抱着“这个梗是什么的态度”去看原视频,并且由于无法理解笑点而困惑。

       5月14日晚,由于视频中含有醉酒粗口等要素,b站审核在与大哈鱼沟通过后,依次把这个视频的每周必看和全站排行榜历史第一名撤掉了,并且用[热词系列_饮茶先啦]顶掉了[热词系列_两面包夹芝士]的位置。大哈鱼也发布动态进行说明,表示了自己心态良好,将会给视频换源,并对支持的观众表示感谢。但也有很多人认为b站官方此举无异于蹭热度卸磨杀驴,表示不满。


反思:如果说第一次破圈是优秀视频的必然结果,那么第二次破圈就是b站官方的推波助澜。b站对这个梗的推流很草率、力度过大,甚至可能没有经过理性决策。破圈引起有梗小鬼乱刷和有人没看就苛责的现象,官方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这个视频虽然有趣,传播度很高,可以说是今年以来b站最有趣的原创meme之一,但是首先,并不是所有人都觉得有趣,不应该主动热搜推荐给所有用户(每次词都不一样肯定是编辑推荐的)。第二它包含饮酒、粗口、敏感时事话题等要素所以应当谨慎引导观众。第三它包含对鹰角和粥游的广告效果。第四直接造梗缺乏管理容易破坏社区氛围,让狂欢的玩梗带手子挤掉正常的评论,甚至于只能玩家自发地约法三章。第五过度的推广会让不喜欢这个梗的人感到受害,甚至进行举报和在背后攻击,对up主本人的影响很不好。

        之前也有一位出圈视频作者涨粉八十万后不堪谣言打扰选择删掉七百万播放的出圈爆款视频并改名字换头像迅速隐匿,虽然是观众和b站的损失,但他面对流量的不卑不亢的心态也令人钦佩。

        从这两件事能看出b站up主的“自由”和“不自由”,“自由”在于一个包含粗口的视频可以登上热门并挤掉官方宣传片,但“不自由”在于up主面对膨胀的流量,追不上谣言的扩散,调和不了众人的口味,约束不了四处乱发招黑的狂热刷梗者。

       一个真诚的人,面对数十上百万各式各样的观众也显得无力:有的过度热情而狂热追随,有的无暇共情而嗤之以鼻。作为官方平台,给感兴趣的人 推送有价值的信息,给不感兴趣的人减少推送,既是对用户的尊重也是对创作者的保护。

        一个梗受众够广泛是会随着有趣的使用例和优秀的二创自然传播开来的,一个人到处为了证明自己知道梗而对暗号、一个官方在热搜反复推荐吸引人点击,让不知道梗的人全都忍不住去了解它,无异于一种伤害和榨取。一个没接触过这个梗的人自然没有处在觉得梗好笑的同类人的环境当中,被官方推荐或者听到个人故意宣传而引去看的人当中,觉得不好笑的人 的比例必然会超过正常传播过程中的比例。

       精确到个人,就是“人和人之间尊重”的最基本的问题。

        为什么“圈子”会排斥所谓的“梗小鬼”?是因为他们的身份能代表这个圈子却没遵守圈子自然形成的秩序,是因为他们不分场合地玩梗、说着别人听不懂的话对不知道梗的人不够尊重,是因为他们那第一次加入圈子的兴奋、刚刚懂一个新梗的优越感容易让人不适,是因为他们的乱刷让一个有趣的故事变成了一个扁平的暗号、一种身份认同的标签而失去了内涵。

       这些在和他们相似的人中间无疑是快乐的体验,年轻人其乐融融地讨论最新最有趣的事件是有趣的,但是无差别乱发和对暗号的行为就是把本应该在小圈子内讨论的事波及到了更多的人,对其他人来说是什么感受呢?一个人冲进一个屋子大喊“两面包夹芝士!”来证明自己懂梗、分享自己的喜悦,有一个人回应就算成功,其他不知道或觉得不好笑的人肯定会觉得莫名其妙。如果这屋子里没人知道这个梗呢?这个口号本身的空虚和对他人带来的困扰就暴露无遗。

        正确的玩梗是通过有端联想达到会心一笑的效果,而为了抱团、为了寻找认同的唐突复读是不应该在公众场合的。

       官方推流也是同理,一个可以自然慢慢传播的有趣的故事,是不需要被用大喇叭广而告之的。无数人在不同的场合“联合”、“包夹”,评论区其他人听得莫名其妙,纷纷问“这是什么梗?”,这种社区氛围是官方想要的吗?

       为什么明星上热搜会被吐槽,为什么榜样和偶像的小错会被抓着不放?因为他们被带到了不属于他们的位置,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太多不喜欢他们的人被推送看到了本来永远不会去看的内容。这部分人当中,素质非常好的知道默默走开不看,但是数量积累起来,难免会有些声音表示谴责。普通人看到自己不喜欢的东西突然出现在眼皮底下,也难免心里有点不满吧。

       希望b站的审核和编辑们能好好保护up主们,保护优秀的作品,把自己对流量的控制权用在给观众更好的体验的方向上。

       希望大哈鱼也能放平心态,坚持自己的温柔和真诚,继续书写自己有趣的故事和精彩的人生吧(快去学习)。


从“两面包夹芝士”梗的传播看流量的“原罪”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