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春分

2021-03-20 07:45 作者:漱月鸣笛  | 我要投稿

                                    春分


        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在每年的三月二十日至三月二十二日之中的一天。


       春分中的“分”意为这一天白昼黑夜的时间平分,各为十二个小时。春分代表了平分春季,与秋分一样,春分、秋分作为中点,在春季,秋季这三个月中平分了各自所在的季节,此时斗指壬。


       春分时节,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南、北半球昼夜平分。过了春分,太阳直射点便向北移动,北半球的各地渐渐昼长夜短,此时春天才真正到来,气候转暖,雨水充沛。


        在春分这一天,南北两极的太阳一整天都在地平线上。而春分过后,北极开始了长达六个月的极昼,而南极则开始了长达六个月的极夜。


        惊蛰之后,万物开始活动,春分时节正是春耕忙碌之时,此时需要注意防范春旱、倒春寒等灾害。


        自古春分有隆重的祭祀庆典,帝王会在春分这天举行春祭日。《礼记》收录:“祭日于坛。”孔颖达疏:“谓春分也”。由于春分时节特殊的自然现象(昼夜平分)日照开始增多,古人认为春分这天有特殊的意义,即农耕受日照影响,把功劳归于太阳,所谓日照中天。所以,祭日便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也渐渐成为了一种传统。


        自周朝开始,历朝历代都会举行不同规模的祭日仪式,祭日虽然比不上祭天与祭地典礼,但仪式也颇为隆重。


春分

春分三候


        春分,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秋同义。夏冬不言分者,盖天地闲二气而已。方氏曰:阳生于子,终于午,至卯而中分,故春为阳中,而仲月之节为春分。正阴阳适中,故昼夜无长短云。


        一候,玄鸟至。

        玄鸟是指燕子。

燕子是一种春分来,秋分去的候鸟,这里指燕子春分之时,会飞到屋檐下筑巢并哺育下一代,是吉祥之兆。


        二候,雷乃发声。

         雷者阳之声,阳在阴内不得出,故奋激而为雷。

这时开始有了雷声,天上的云层活跃起来。


        三候,始电。

        雷乃声、电乃光,雷电本是一体。

在自然界中,雷电交加的天气都是先闪电后打雷的。


        古人认为阳先行,阴始动。所以是以雷为阳之气,以电为阴之质,二候为雷,三侯为电。


民俗活动


竖蛋


        春分那天全国大多数地区有竖蛋的传统,因其独特的趣味性,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小游戏。另外春分时节,人们也会举行祭祖活动,另外还有吃春菜,吃太阳糕,送春牛图等等。


春分祭日


        祭日仪式原为中国古代的祭奠仪式,以表达人们对太阳的崇敬之情。


        皇家祭日仪式相当隆重。明代皇帝祭日时,用奠玉帛,礼三献,乐七奏,舞八佾,行三跪九拜大礼;清代皇帝祭日礼仪有:迎神、奠玉帛、初献、亚鲜、终献、答福胙、车馔、送神、送燎等九项议程。每逢甲、丙、戌、庚、壬年,皇帝亲祭,其余年份派大臣前往祭祀。


        富察敦崇的《燕京岁时记》载:“春分前后,官中祠庙皆有大臣致祭,世家大族亦于是日致祭宗祠,秋分亦然。”


        皇帝祭日神时的祝文为:“嗣天子谨昭告于大明之神:惟神,阳精之宗。列神之首。神光下照,四极无遗,功垂今昔,率土仰赖。兹当仲春,式遵古典,以玉帛牲醴之仪,恭祀于神。伏惟鉴歆,锡福黎庶。尚飨。”


        皇帝通过祭日,祈求上苍赐福黎民百姓,国泰民安。



春分养生


        春分是一年四季中阴阳平衡、寒温各半的时节。所谓“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在养生原则上,春分交节天气变化频繁,温度、湿度相差很大,气候剧变,人体如果不适应就会导致阴阳失衡,易生病。


        此时养生要遵循健脾祛湿,寒热均衡的原则,饮食上要多吃姜、葱、枸杞、土豆、荞面、鲤鱼,为了达到阴阳平衡的效果,可搭配虾、蛋、鸭血、菠菜等滋阴的食物。


春分佳作欣赏


春分二月中


〔唐〕元稹


二气莫交争,春分雨处行。

雨来看电影,云过听雷声。

山色连天碧,林花向日明。

梁间玄鸟语,欲似解人情。



柳梢青 花朝春分


〔清〕  顾贞观


乍展芭蕉。欲眠杨柳,微谢樱桃。谁把春光,平分一半,最惜今朝。

花前倍觉无聊。任冷落、珠钿翠翘。趁取春光,还留一半,莫负今朝。

春分


原创短篇


                       滚滚红尘,祭多情人


        仲春夜晚,微风徐徐,细雨飘飘,轻轻的落在院子里的那株枇杷树上,也落在枇杷树枝干上挂着的,一片小小的看不清字迹的木札上。


        那雨太温柔,温柔到就算落进眼睛里,也安抚不了他那满满的伤情,眼眶中的泪水混着细雨滴落,激荡着地面的水洼,泛起涟漪,回忆不知不觉漫上了心头。


        他最是记得,那年草长莺飞的春天,他奉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迎娶她进门。对于一个没见过几面的女子,就这么成了夫妻,他真的说不上对她有什么喜欢感觉,甚至有些厌恶。


        其实在娶她之前,他心里已有一中意的女子,可父母始终不同意这门婚事,最后被逼无奈,他的意中人进宫选秀,从此萧郎是路人。


        作为当朝的名门望族,他的婚配之事,必须去寻一位门当户对的佳人。于是,他娶了两广总督,尚书之女,一位生而婉娈,性本端庄的大家闺秀。


        可婚后的日子并不随人意,他从未正眼瞧过这位正室妻子,可能这就是他对青梅竹马爱而不得的痛苦吧。


        同样出生名门世家的她,也有那大家风范。她通情达理,秀外慧中,只管一心一意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事,细心照顾他的饮食起居,从不斤斤计较,发泄不满,不吵不闹。甚至在看到他写给意中人的思慕词时,也不气恼,而是小心翼翼地帮他收好。


        婚后一年,逢祭日大典,天子亲自主持,满朝文武同贺,当朝的各大世家皆入宫朝贺。彼时年纪轻轻他已经晋升为天子身边的一等侍卫,红极一时。借着此等机会,许多人都有意与他结交,不少人拥着他,奉承的话听得厌烦,可又不得不小心应付。


        当他满身疲惫归家时,一进门就瞥见院子里的枇杷树上挂着几片小木札。祭日大典举国同庆,寻常百姓家不得去宫中观礼,只能自己在家中庆祝,有些人会削一片木札,刻下自己的心愿,挂去果树上,求个来年丰收的好兆头。没想到,今年春祭日,家中竟然有人许了愿。


        他走近抬头看了一眼,上面有三句话:


        一愿郎君千岁

        二愿妾身常健

        三愿如同梁上燕  岁岁长相见


        这一看便知道是谁挂上去的了。


        她并非是深闺中不谙世事的女子,她也曾饱读诗书,见多识广,深明大义。与双方而言,真真是天造地设。


        此后他对她另眼相待,开始正视这位贤惠的妻子,从此以后琴棋书画,诗酒花茶,花前月下,赏心乐事,浓情蜜意,伉俪情深。


        然好景不长,她突然身患重病,病情每况愈下,他寻遍明医,也不见起色。最终她还是撒手人寰,长眠时年仅二十一岁。


        他痛彻心扉,久久无法接受,守在爱妻墓前浑浑噩噩过了不知多久,直到出殡那天他才踏出房外。


         那天阳光明媚,风和日丽,一如迎娶她进门的时候那般美好。阳光撒在院子里的枇杷树上,倒映出她的身影,他望着枇杷树出了神,想起他们之间很多难忘的回忆,等回过神才发现,她曾经挂在上面的三片木札如今只剩一片了。


         他唤来下人询问,下人道,夫人自知时日不多,不能常伴左右,心里却一直记挂着您,她知道因为她在枇杷树许的三个心愿,您才逐渐对她另眼相看。


        她说:做人不能太贪心,既然我不能陪你到老,许的愿大概也不能作数了,那在我生命的最后,我就只许一愿好了,去把另外的两愿取走吧。


        他听完更加悲痛,颤颤巍巍走向枇杷树下,抬头,泪眼婆娑间望清了那木札上的字后,放声大哭。


        ——愿郎君千岁



        仲春入夜,葬花天气,红尘祭多情。

        枇杷树下,与谁相倚,愿郎君千岁。

        阴阳两隔,恰逢春分,此恨何时已。


        枇杷古称卢桔、卢橘,枇杷树外形整齐美观,叶大荫浓,且四季常春,一寓意为:家庭美满。



         写在最后:故事中的主人公原型来自清朝著名词人纳兰容若和他的第一任妻子卢氏。在卢氏长眠后,纳兰容若悲痛欲绝,为悼念亡妻作了一首词,名为《金缕曲》,全词如下:


         此恨何时已。滴空阶、寒更雨歇,葬花天气。三载悠悠魂梦杳,是梦久应醒矣。料也觉、人间无味。不及夜台尘土隔,冷清清、一片埋愁地。钗钿约,竟抛弃。


        重泉若有双鱼寄。好知他、年来苦乐,与谁相倚。我自中宵成转侧,忍听湘弦重理。待结个、他生知已。还怕两人俱薄命,再缘悭、剩月零风里。清泪尽,纸灰起。


        全词虚实相间,实景与虚拟,所见与所思,糅合为一,历历往事与冥冥玄想密合无间。纳兰词“哀感顽艳”、“令人不能卒读”,于此可见一斑。


        历史上的才子配佳人数不胜数,但是在当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包办婚姻的情况下,更多的是无可奈何。可是像纳兰容若与他的发妻卢氏这种即使是包办婚姻却也能伉俪情深的爱情真的不多。能打动人的故事不一定完美或者感人,却一定能产生共情。



以上内容参考书籍


《图解二十四节气知识》

《黄帝内经二十四节气养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唐诗》

《宋词》

《纳兰词》

《淮南子》


原创图:安以默


题字:曲径通幽


原创短篇:赑屃


(部分文章内容由赑屃自网络或书籍收集、整合)


春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