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笔记:修行的开始与迷惘
《修行笔记:修行的开始与迷惘》
书写文字有关的东西时,我们会不自觉的去专注,而不同的专注程度会散溢出不同的精神残片。
最后这些残片都会被你已经书写的东西保留住。
当别人去看这些文字时,因不同人的精神力量的高低层次与境界不同,他们有一定概率因为自己的念感敏锐程度与专注力角度的不同,吸收掉留存于文字中的精神残片。
然后这些残片就会在你不专注时渗透式的进入你的思想中。
最后成为你思考的食粮。
当你专注着干什么的时候,也会散溢出残片,而这些残片都会遗留于你的专注物中与身边可附物中。
这也是为什么,有些人明明看的东西不多,交流起来却显得知道很多的样子。
因为,像这种精神残片,可以说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都是。
你只需要投入一定的专注与换某种角度就可以获得。
区别只在于你能否消化的了。
消化不良时,你就会在别人的眼中成为精神疾病患者。
消化的了时,你就是别人眼中的知识库。
而这种精神残片你可以说是精神力量的残渣,也可以说是意念的残留,也可以说是灵魂的残碎遗留。
而这些的遗合对于某些人群来说就是启迪超自然力量的源泉。
因为这些残片会极大的刺激受感染者,尤其对于修习出敏锐感知的部分人群。
躯壳上的超自然力量表现很直观,也很好被理解。
无外乎,身体健康,四只有力,体魄强壮。
而精神上的超自然力量表现就没那么直观。
很多时候,只是觉得自己精神头足了,亢奋了,精神了。
有些时候也表现为嗜睡,乏力,困顿。
这个时候,你可能不是病了,而是有新的力量将要苏醒以突破。
就像你给电脑更新软件,软件更新完都会要求重启来确定更新程序一样。
对人来说睡眠就是一个重启与确定潜能开启的程序过程。
你睡的越久越长,说明你的潜力也将越高。
当然对于有些人群来说,是可以跳过重启步骤的。
这是面对当前需求的紧急情况的程度决定的。
当然也可以主动设置。
就像有些懂得黑客技术的电脑人才来说,他们通常更新一个软件时,可以做到很快的更新而又跳过重启状态,而直接使用更新好的软件。
想要直接操纵人体的潜能力量而又跳过睡眠重启,也是可以做到的。
先决条件就是成为这种躯壳的黑客。
懂得躯壳的数据编辑与语言。
而这种语言也很好的理解,那就是常常被忽视与厌弃的情感情绪。
如果你来自战场,经历过战场。
你就会发现情绪的秘密。
不同的情绪可以根据周围环境的不同,激发出不同的感觉。
而战场中最重要的感觉就是感知与直觉。
它们可以让你免除一定的即死伤亡。
也可以极大的提升成活率。
当然这也是很多下来战场,走入平常生活而又不适应的原因。
因为平和的生活中是没有那么多危险的,而战场锻炼出的敏锐感知使得你对于当前生活的紧急状态会发生某种误判。
从而带来因环境的突然变化而引起的水土不服。
而创伤性后遗症,虽然说是一种精神上的感觉刺激。
其实大体来说,其实是整体躯壳的一个紧急制导命令与危险审查命令的不作用左右与无作用左右的关系。
而这都是环境的改变引起的。
也可以说是没有很快能调整过来的自我审核能力导致的。
所以进入平和生活中时,只要关闭了锻炼出来的感知与直觉,是能很快的调整好生活节奏的。
说是种心理创伤都有点言过实详。
这是种整体感觉上的变化关系。
生物对于环境的突然改变是很敏锐的,这是长久的生存锻炼出来的基因问题。
也是一种源于精神力量的感知问题,也就是气氛问题。
而能否察觉出气氛的变化,这又需要考虑到精神感染能力与精神辐射的范围问题。
而无法适应环境改变的生物,也基本灭绝了吧。
其实每个生物身上都有不同范围与辐射值的精神感染圈。
而这个圈就是每个生物的躯壳磁场辐射场。
只不过,这种辐射对于其他生物来说并没有实质的伤害。
但对于某些敏感人群来说,这些圈所代表的物体就是一个个信号源。
这些源在无时无刻的向外发送着各种信息。
之所以对于敏感者具有吸引力,就在于这些源所散溢的信息中暗藏着可以补足敏感者自身需求的某种缺憾性遗留物。
当然你也可以说我们是被吸引来的。
这跟吸引力法则无关。
很多时候的互相碰撞,跟规则一点关系都没有。
这有点像游戏中的自主配合与无形的融洽。
我想攻时,自有人打辅助。
他想集火时,其他人也会默契的集合。
战场的瞬息万变很多时候是不考虑思考的。
当你在想问题的时候,可能其他人已经把BOSS打了。
当你还想着下一次一起配合,准备说点布局策划的时候,可能他们早已闪人,独留你处于BOSS的范围大招下。
而很多的超自然力量的精神作用是很难被自己明晰的。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需要整体来看的。
都知道精神与躯壳是可以相互作用转化彼此紧密联系的,所以很多超自然力量又会被简单理解成潜能。
如果说潜能是内在的躯体力量的激发与转换。
那么精神残片就是外部的索取集合。
最后都会转化作用于精神与躯壳里。
很多时候,其实我们是并不知道自己知道什么的。
当遇到一些引子时,才能诱发出埋于心里的有趣东西。
很多时候当引子出现,诱使出来所书写的东西,不只是对别人的解答。
很多时候,我们自己来看也是很有趣的。
也许很多人也发现了,所以他们开始注重自己的言行,尽量使得被用嘴说出来的有趣话语被自己记住。
当你品读自己记录下来的文字时,有时是越读越不是味,有时越读越有味。
这取决于个人理解层面的问题。
而想要修习出精神层面的超自然力量,就需要吸食这些残片。
而想吸食残片就得需要你修习出敏锐的感觉。
当然敏锐的感觉与专注力也是相同的。
而敏锐的敏感感知对于有些人来说是痛苦的。
因心理负担问题与抗压承受力的问题,会使得部分人群想要快速的跨越出敏感的时期。
如果是这些人群,建议你还是慢慢的提升心理承受能力。不要步子迈的太大。
当你充上很高的境界在回头看时,你就会略显尴尬的发现,原来敏感时期的我在打地基。
这个时候才后知后觉,原来敏感的时期就是积攒基础的时期。
而想要稳固比较高的境界状态,需要的也是某种地基的厚度。
而无法稳固住,产生飘忽的境界状态,会影响到你的信心与行动力。
总感觉不踏实,不自在。
这些都是心理承受上限没拉满的表现。
当然也可以回来重修,不过这个时候你们通常就会重新考虑时间与实用性的方面了。
因为这个时候的你是带着飘忽的境界回来的,所以你们这种重修的在积累期就会不自觉的去挑选基础物。
美其名曰选择对于自己有用的。
其实这就是一种眼高手低好高骛远的姿态。
什么是基础,什么又是厚度。
什么又是有用。
对于根基境界稳的很好理解。
但对于境界不稳的以及发现前路渺茫的来说,他们可能根本就不会想是基础的问题。
只会想,是这条路我走分叉了,到头了。
当你选择性的压实你选择的基础后,重上高境界的时候,你又发现没前路了,没动力了。
哪里出了问题?
其实还是基础的问题。
你选择性的选择对于自己有用的,作为基础物。
然后其他不被选择的被自定义为无用物,被摒弃。
感觉前路无望的你又进入了迷茫中深思。
然后你又回来重修了,然后进入某种循环。
在高低起伏中,不断的打地基。
这个时候的你才幡然醒悟。
什么是有用,什么是无用。
什么是急躁,什么又是稳妥。
沉浮彼往间,一步步的压实基础,一步一个台阶的稳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