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违的邂逅!不负Art Monitor之名的艺术之声,铁三角A2000Z测评!

一晃多年,好久没买铁三角的耳机,最后一副入手的铁三角是msr7se。说来也巧,铁家的限量产品保值能力一流,全新的msr7se的现价相比2480的原价几乎翻了2倍,但非限量产品的待遇就不一样了。A2000Z刚上市的时候记得要6k多,这个价位对于还没毕业的我简直是高不可攀。加上当时自己仅仅是在玩便携器材,A2000Z这种全尺寸的大耳我并不是特别感兴趣。

说来也巧,2015年的CES上海展,在铁三角的展台我一眼瞟到了A2000Z,闪闪发亮的钛碗,配合HA5050H这套西装,我忍不住还是拿起来听了听。没想到这一听就中毒了。以前完全没有听过这么晶莹剔透的声音,人声简直如同被单独拿出来重新刻画过,每一个细节都在脑海中清晰可见...然后我就投入了小四的怀抱,把A2000Z忘得一干二净。哈哈,这当然是个笑话,只是6k+的价格当时真的消费不起,但到了2021年,这幅旗舰的官方价格已近跌到了4k以内,这回再也没有理由不入手一副解解当年中的毒。趁着618,A2000Z妥妥的安排上了。

既然作为艺术监听耳机,那么监听肯定是第一位的。准确的还原声音的全部,对于一支铁三角耳机来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想想老铁那浓浓的染色吧,除了上头的女声就再也没别的了。但是15年以及之后的铁三角耳机似乎开始走起了中正路线。例如esw990h的声音就极其的中正均衡,具体来说低频的质量、中频的厚度相比于原先的esw9简直不知道强了多少倍。同样的,这幅A2000Z也已经更加的均衡。插在乐彼w2上,一耳朵下来,下潜和量感极有存在感的低频马上给我来了个下马威。随后就是铺面而来的中频和中高频细节。在w2的推动下,A2000Z的细节揭示能力不能说分毫毕现,但是胜在还原准确细腻,能很轻松的感受到日系耳机独有的细腻调音。同时,音色方面我觉得也是还原的比较准确的,这点听些钢琴独奏能很容易感受出来。不光是细节,A2000Z的声场表现在封闭式大耳里我觉得也很不错。宽广的横向声场让听者能轻松get到每个乐器的位置,没有任何的挤压感,稍显不足的是纵向的分离度就差点意思,前后的距离感略显不足。但是这仅仅是在w2的推动下,总的来说,监听耳机的任务我觉得A2000Z能很好的完成,只不过这种监听的声音相比于m70x这种纯干活用的耳机显然还是有所不同的。A2000Z的监听感觉上更是让你去感受作品本身的表达,而不是让你去混音调音,这里大家还是要注意一下。

所以在监听的前面还有艺术这两个字。如何在准确还原的基础上,让声音好听、动听,这才是比较难的地方。个人觉得A2000Z声音上最大的亮点还是在中频和高频方面,在让人感受到高频极强穿透力和延伸感,以及中频清晰的线条感和密度的同时,却同样能感受到声音的细腻,这确实有些不可思议。具体是怎么做到的呢?A2000Z的中频并没有着重强调声音的厚度,同时也没有把人声放在非常靠前的位置上,而是做了一个巧妙地平衡,这样即使是听一些人声较厚的歌手也不会感到声音的过度年轻化(当然比起一票德系开放式大耳表现欧美歌手还是差点意思),同时,这次A2000Z在齿音的控制上我觉得是有很大进步的,齿音还是有,但是绝对不会影响听感,甚至保留的些许齿音还增加了些许声音的活泼感。如果配合推力和控制力更强的前端,比如m6pro21版,那么A2000Z的声音会更加的顺滑。综合下来,整个A2000Z的声音基调是透明活泼的,听着非常清新透亮,让人心情愉悦。

此外,A2000Z的低频也调的比较讨巧。看过某篇测评,里面说A2000Z的低频是一种非常简单的低频。个人觉得A2000Z的低频就是那种听着非常舒服,不会影响到中高频段,同时下潜和量感兼具的一种低频。对比手头的hd660s可以很容易区分两者低频上的区别。Hd660s的低频更强调会更加强调氛围一些,同时让整个声音有了些许温暖的感觉,而A2000Z的低频就完全不会给声音加上任何颜色。该有的弹性和量感A2000Z会毫无保留的展现出来,却不会影响到中频和高频,所以这就赋予A2000Z独特的属性加成:这货就是个ACG神器啊!大部分的女毒耳机都会着重于中频的表现,所以一般是中间突出两头稍弱的设定,低频一般不会有过多的存在感,而A2000Z是反着来的,更类似于两头凸出中频却不弱的设定,这使得A2000Z在表现一些燃曲的时候非常的灵动带感。比如LiSA的红莲华,鈴木このみ的This game,fripSide的Sister's Noise 等等曲目,全都是A2000Z展现拿手绝活的最好例子。当然,如果前端的推力不够,A2000Z的低频还是会有打不开的情况,比如在高增益下的A2000Z的低频显然是没有gain turbo下来的爽快的。所以配上一个推力和控制力都不错的前端还是非常必要的,当然,能上放会更好。
经典永流传,即使多年以后,好声音依然是好声音。虽然铁三角的新品每年都有发布,开放式动圈旗舰已经变成了ADX5000,木碗旗舰变成了AWKT,便携旗舰也变成了AP2000Ti,但对于2015年发布的A2000Z来说,7年的时间丝毫没有影响到它art monitor系列旗舰的位置。作为一个品牌的系列旗舰产品,A2000Z不但要在硬素质上有足够的竞争力,更重要的是要传递出一个品牌对声音的理解和思考,这样才能不负旗舰之名,经受住时间的考验。我想A2000Z也确实做到了。

Pros:简单直接的低频,密度蓬松感拿捏的恰到好处和线条感极为清晰的中频,透亮自然且延伸感十足的高频。没有普通封闭大耳的声场受限感和山洞音。舒适的佩戴以及亮骚的外观。
Cons:不适合严肃监听,更适合放松享受。易推,灵敏度高,但需要控制力,对前端有一定要求。钛碗表面极易划伤需要细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