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义主义】建构论(1-1-2)——社会学/心理学中渗透的意识形态,与物理...

建构论
|下一级:1科学知识社会学2科学葛明论3文化本体论4解构建构论
|名称:建构论
|评价:前反思
|编号:1-1-2
|代表人物:被误读的涂尔干,迪尔凯姆
涂尔干欲求社会学成为建制,社会学和科学平等。就好像社会知识和科学一样,叫做科学知识。当然,反过来这也说明社会学也是有利益关联的。
|区分:建构construct,构造constitute,结构structure。构造论达到了先验水准,反思先验主体性。结构到达符号学,反思底层符号学。
认识论差距:构造论是先验构造的,有一些本质维度,主体性内在范畴。结构主义是符号性的,差异性系统构造的。建构论只是认为人类知识特别是科学知识是社会建构的。
|场域论:1=“宇宙”
宇宙当中实行一个秩序,但它会失真。宇宙秩序只能贯穿到本体论,保证世界实实在在的一些客观事物按照秩序摆动。但到认识论,这个秩序就会二分,人类心灵体验到维度注定会将知识弄脏。
|本体论:1=“秩序”
建构论在本体论上还是认为世界就是有一个秩序化的物质充盈其中,它的本体论还是基础主义的,有一个自下而上的因果性,因果网络在决定。
建构论认为认识论和本体论是二分的,泾渭分明的,人的有限性导致人在认识论上是有限的,但他们还是相信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是按照规律行事的。只不过这种规律无法被人类完全摸透。
|认识论:2=“自然科学vs社会”
建构论上认为知识的发生学会被各种利益关系,习俗偏好,信仰弄脏的。不存在一个纯科学。建构论摒弃了科学话语,知识本身的超越性地位。认为知识是有历史的。是从利益格局中生产出来的,不存在绝对中立客观的知识,它们都是受ideology污染的。
|讲解:建构论对于心理学和社会学的学科独立性是很重要的。这种认识论的二分就意味着,在知识被人类扭曲的部分需要依靠心理学来纠偏,克服意识形态和主观因素。而社会知识需要由社会学来探测。
建构论的反思透到了知识合法性的纬度,所以它需要心理学和社会学这两门学科来负责生产。大家都意识到了世界没这么简单秩序在构造或者支撑本体论上,也就是跨主体的,主体之间的公共空间的事物和现象是有一定稳定性的[都看到一个东西],但秩序在认识上容易在第一人称的,有一定历史性位面的主体体验的发生学中出岔子
这是1114的必然走向,1114认识到了宇宙秩序的自行其是,这时只能回到人的自我关怀[两种体验的对立]
因为人发现它的内心体验和宇宙秩序间是有冲突的[认识论的开裂]这时建构论就告诉你,你的体验都要经由社会的维度,语言的维度,社会的承认知识范式的维度才可知识化。
这是文科知识分子或者心理学知识分子的典型心理。
|意识形态:世界所呈现的真实面貌是永远需要符号系统来中介的。它的认识化,或者变成认识识-cognization。要在前面加上re-。这就是说所有的认识化其实永远都是re-cognization的。只是因为主体特有的反思性,先验性,无脑的反思性。
在这个意义上现代梓本想要实现对于现代社会的尺子[英文],它就一定要使它的认识论加倍化
比如工业精英知识分子可能有一部分生产那种重复性的知识,比如把一个材料学的大定理渗透到各个材料学领域,在这个情况下他可以这样对待材料,但无法这样对待心理,因为这个材料最终要进入消费端,变成钱,而人的符号系统面对这个钱会癔症化,不会直接用数字来玩钱的。这种否定性是白嫖的。所以这时紫本就需要这种话语作为它的另外一个仆从。
|关系:1-1科学实在论的四门分类其实是四种心理学。111是还原论的心理学;112是建构论的心理学;113是认知主义的心理学,搞心灵学,开始研究主体心灵的发生机制;114行为主义心理学,完全忽视主体内在的维度,把人当动物
补充信息:本文字稿只用于传播和交流学习。创作权归原创者。文本有差异于原创,有疏漏和错误请予以指出,编辑者将承担修改的责任,避免造成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