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为她人做嫁衣!现代牧业盈利提升背后自有品牌梦已然渐行渐远

2020-12-23 18:42 作者:鳌头财经  | 我要投稿

作者丨佟思

出品丨鳌头财经(theSankei)

“十五年是行业的一个轮回,同时也是一个新的起点,崭新的时代正向我们扑面而来。”12月17日,现代牧业(01117.HK)总裁高丽娜在现代牧业15周年盛典上如此表示。

的确,奶源市场需求巨大,背靠蒙牛(02319.HK)和新乳业(002946.SZ)两座大山,现代牧业龙头地位稳稳当当。在今年全球奶源价格上涨的红利下,现代牧业迎来近5年来最好成绩。

接下来的路,即有新时代的机遇,同时,也伴随着不少挑战。

一方面,此前好不容易扭亏为盈的局面,很重要的原因取决于奶源整体价格行情决定,现代牧业自身缺乏议价能力,未来要如何保持稳定增长态势,显示是门长期功课。

另一方面,对手“伊利版现代牧业”要筹备上市了,营收已然超过现代牧业,如何守住第一奶源商的光环,同样不可懈怠。

业绩全面大涨背后缺乏议价能力

从兴起、巅峰、低谷再到爬坡,尝尽了奶牛养殖行业的酸甜苦辣咸后,现代牧业在公司成立的第十五年及登陆香港联交所的第十年,为自己立下了新目标—— “五年领跑计划”。

提出到2025年要实现牛和奶“双翻番”:存栏奶牛从目前的25万头增长到50万头以上,年产鲜奶从目前的150万吨增长到360万吨以上,同时进军肉牛产业。

之所以有如此底气,是近两年业绩全面大涨给出的信心。

自2018年重回盈利轨道后,中国最大的奶牛养殖第一股现代牧业业绩全面大涨,2019年净利润达到3.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8.56亿元;核心指标自由现金流更是比上年同期大增197.1%至10.23亿亿元。

2020年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28.28亿元,同比增长10%;净利润2.21亿元,同比提升77%;自由现金流增至6.32亿元,同比增长80%。

连续两年业绩大增,主要得益于奶源价格上升带来的市场红利。

2019年至今,国际奶粉拍卖价稳中有升,国内原奶价格明显上涨,原奶需求巨大,作为中国规模最大养牛企业,现代牧业在供不应求大环境下,顺势逆袭。

虽然取得了好成绩,但也从侧面反映出现代牧业议价能力缺乏,导致抗风险能力弱。从现代牧业前几年经营情况来看,在奶源价格下跌的时候,其经营状况就堪忧,201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7.42亿元。2017年至2018年,公司分别净亏损9.75亿元和4.96亿元。

显然,一旦遇上行价变动,现代牧业的盈利能力就随之震荡,自救能力几乎使不上力。

为何会出现如此情况?背后现代牧业自有品牌市场销量不佳的尴尬处境。虽然手握中国最大牧场、奶源品质也处在上层,但现代牧业的自有品牌在市场上却并没有掀起多大的涟漪。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现代牧业80%的奶源供应蒙牛,10%供应新乳业。也就是说留给现代牧场自有品牌和其他乳制品加工企业的份额加在一起仅有10%。

鳌头财经树立几大电商平台,现代牧业品牌销量也并未挤进前十。

做不好自有品牌,意味着难以提升产品附加值,始终在为她人做嫁衣。

尤其是在蒙牛增持控股后,现代牧业第一大客户成了自己的老板,还能掌握多大的议价能力就更难以言喻了。

规模最大养牛企业背后营收已被反超

疫情的洗礼,牛奶的营养价值获得了从“庙堂”到“江湖”的认同、追捧,“喝奶抗疫”已是社会共识,而且,身处一二线城市中的老百姓也在逐步完成“喝上奶”到“喝好奶”的消费升级,这对于现代牧业而言,是个利好信号。

众所周知,没有好的奶源,再优秀的生产工艺,也无法加工出好的牛奶。

基于此,“养好牛、产好奶”将是未来中国乳业发展的“主旋律”,而这对于现代牧业等牧场龙头来说,无疑是等来了机遇。

现代牧业也提前做好准备。在十五周年盛典上,现代牧业对外宣布,将在未来五年的时间完成“五年领跑计划”,即2025年存栏数翻至50万头以上,年产鲜奶增长至360万吨,实现牛、奶双翻番。

“15年来,作为国内最早开展规模化养殖的‘鲜’行者,我们率先完成了从粗放养殖到精细化养殖的转变。”高丽娜透露,未来,现代牧业将与时俱进,建设现代数字化牧场,用科技作为提升质量、提高单产、节省成本的支撑。

作为最大的奶牛养殖企业,如今的现代牧业,已是蒙牛进行高端乳制品布局以及鲜奶全国化发展的战略支撑点。

正如卢敏放所言,为了给中国消费者提供世界品质的高端乳制品,蒙牛率行业之先,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优质奶源的前瞻性布局,而现代牧业就是整个布局的重中之重。

同时,现代牧业也在加速从幕后走向台前。同时,今年下半年现代牧业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北京商报采访时也表示,现代牧业目前已经完成了中高端全产品线的布局,这被业内看作是现代牧业释放重新加码2C市场的又一信号。

这意味着,现代牧业与其大股东以及最大客户——蒙牛在终端奶市场短兵相接。也有业内人士认为,现代牧业重新加码终端奶市场,是为了尽快摆脱对蒙牛的依赖。

从市场格局来看,现代牧业虽有蒙牛背书,稳坐中国最大的养牛企业宝座,但竞争压力也不小。就在上个月,“伊利版现代牧业”要筹备上市了。

公开资料显示,优然牧业成立于1984年,曾是伊利旗下全资附属公司,2015年将业务从伊利分拆出来运营,目前伊利一直是优然牧业最大的客户。

招股书披露的数据显示,优然牧业营业收入自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依次为50.91亿元、63.34亿元、76.68亿元、53.44亿元,期间复合增速为22.7%;净利润依次为2.78亿元、6.52亿元、8.02亿元、7.44亿元。

尤其是2020年上半年,营收与净利润均超现代牧业,同期相比的增幅55.5%和103.8%也跑赢现代牧业。

目前来看,虽然二者各为自己的主子效劳,不存在市场份额抢食竞争关系。

但就在两个月前,优然牧业订立购股协议收购恒天然中国牧场旗下的两个牧场群,再次扩大原料奶业务,未来或在奶源版图上和现代牧业不分高下,削弱现代牧业规模化养殖优势,成为现代牧业资本市场上以及跑马圈地之争上有力的竞争对手。

眼下,现代牧业的五年目标在巩固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也在寻找突破口,进军肉牛产业,拓展多元化业务布局。未来成效如何,有待市场见证。


为她人做嫁衣!现代牧业盈利提升背后自有品牌梦已然渐行渐远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