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魔幻与青春】《迷镇》(二)

2021-09-07 00:10 作者:李心乱  | 我要投稿


       因为灵伯没有子嗣,所以镇里人包括父亲这些都在尽心尽力讨论筹办灵伯的后事,他们觉得应该让全镇人一起帮忙,毕竟全镇人都知道灵伯生前为小镇帮过人、巡过防、抗过灾。


       镇里人不少,愿意出钱出力的,应该足够让灵伯举行盛大丧事了……


      灵伯给我的药是三天份的,得知他的哀讯时剩下最后一帖,父亲看了看就知道里面有麦冬、山药、大枣、甘草以及枸杞子,都是山上野生易寻的药材,对我的症状也有帮助。


      父亲瞥见了那三张外层写了些看不懂的字体的包药纸,拿了过去,看了看,好像又明白了什么。


      真是奇怪,灵伯怎么好像知道救了我三天后就会离去……


       灵伯已入了冰棺,按民俗,上了年纪的乡亲父老要尽量去瞻仰守夜,是不是亲属没关系,人越多越好。我也在犹豫要不要去灵堂看灵伯最后一眼,可惜是孩子,不怎么符合民俗……


       父亲只说,“灵伯是你的救命恩人,有什么不能去的?我做主意,你们做干祖孙!做人要懂得知恩图报,灵伯真有在天之灵,也会很欣慰的!”


       灵堂里,司仪出场,“今天是灵伯老先生的葬礼,我们乐队精心准备了节目,各位孝子贤孙,街坊邻居,父老乡亲,尽情点歌表达思念吧!”

  

      帆布搭起的舞台的后面是LED显示屏,上面是七彩霓虹灯,一切都显得那么格格不入……


      乐队先唱亲情的歌,“带上笑容, 携上祝愿,陪同爱人,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回家看看……”


      歌是好歌,但唱得我们不明就里。


    “停!这是在干嘛?民俗可不是这样的!”


    “对呀对呀……” 


     “各位父老乡亲,请冷静些!这是根据灵伯的遗言决定的!”


       这是父亲的声音,是父亲在解围!


      “阿雄文,你们家与灵伯非情非故,哪里来的遗言?”


      父亲从口袋里爽快地掏出一张纸,“这是灵伯过世前,在海边救了我家阿真,还免费送药给我家阿真,这就是裹药用的纸!灵伯用小篆在上面写下了他的遗言!这样的葬礼是灵伯所希望的!” 


      “知道你阿文是镇里的教书先生,博学多才,那就念出来让大伙儿听听灵伯的意思,也算有个交代!”


     “ 第一张纸写的是:

     ‘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

      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

       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噭噭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

   

      “不懂!”

   

     “不理解!”


      ……

 

     “阿文,你应该知道什么意思吧?那就请翻译一下吧。”


     “意思是,察觉到人开始原本就不曾出生,不仅不曾出生而且本来就不曾具有形体,不仅不曾具有形体而且原本就不曾形成气息。

      夹杂在恍恍惚惚的境域之中,变化而有了气息,气息变化而有了形体,形体变化而有了生命,如今变化又回到死亡,这跟春夏秋冬四季运行是一个道理的。

      静静地寝卧在天地之间,而我却呜呜地随之而啼哭,我自认为这是不能通解天命的表现,于是停止了哭泣!”

       


       “第二张是:

       ‘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jī)送。吾葬具岂不备邪?何以加此!在上为乌鸢(zhì)食,在下为蝼蚁食,夺彼与此,何其偏也?”


       我一起也翻译吧,大意是:


      我以天地为棺椁,以太阳和月亮为连璧,把星星当作珍珠,把万物当作陪葬品。我的丧葬用品难道还不齐备吗?还有比这更好的么!天葬让乌鸦与老鹰啄食,土葬就让蝼蛄和蚂蚁分食,从乌鸦老鹰那里夺过来给蝼蛄蚂蚁,为什么要这样偏心呢?”


       “没想到灵伯平时与我们少有话语,居然那么学识渊博呀……”


       “第三张,也是最后一张,是灵伯写的一首诗歌:


        贵以身为天下,


        则可托天下;


       爱以身为天下,


       则可寄天下!


       生造死,死造生,


       生生死死根连根,


       万古千秋到如今!


       哪一个,白头不老得长生?  


       哪一个,帝皇不是成古人?

 

       望昔日,神农尝百草,  


       毒发身亡命也终。

 

       望昔日,老聃不死今何在?  

 

      望昔日,彭祖八百一传说……


       到头来,骨化形销如鲸落!”



       “那,灵伯的意思是……”


       以前镇里没有太多娱乐活动,有过一段听‘丧歌’的习惯,也成为乡亲最好的热闹方式。每逢办丧礼唱‘丧歌’时,灵堂都会被来听歌的乡亲们挤得水泄不通。


       那时,灵堂热热闹闹的,从没缺过守灵人。  


      如今,年轻人基本都外出求学打工。家里有长辈过世的,有的工作忙赶不回来,有点路途远赶不回来,有的不想回来后被七嘴八舌询问外面发展如何……所以这些年来,葬礼变得越来越冷清。


       人不在世了,灵堂都是冷冷清清的,好像有子嗣的成了没子嗣,没子嗣好像从来就不存在……


       灵伯好像用了这三张纸,便让镇里人重新团结协作,热热闹闹起来……

 

       葬礼结束后,父亲将灵伯的骨灰撒入迷镇的海港,这是他的诗、故乡与远方,遵照“遗嘱”,确实如此……


       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


       我想这也是灵伯在那时一定要回到迷镇的心之所愿吧……

【魔幻与青春】《迷镇》(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