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我最大的问题就是傻

任正非的太太曾说他“最大的问题就是傻、执着”,任正非也说自己“幼稚可笑、愚钝”,“也许是我无能、傻、才如此放权,使各路诸侯的聪明才智大发挥,成就了华为”。
从任正非过去的历史来看,他确实是挺“傻”的,比如在国企上班的时候,做生意被骗走200万,按说他不是唯一的责任人。
但所有的责任都由他扛起来了,为此,他失去了工作,也离了婚,带着孩子和老人蜗居在铁皮屋里,人生差点就是万劫不复了。原公司不给打官司的资金,任正非就自学法律,走上了漫长艰难的追债之路。最终要回来一部分,然后自己创业赚钱后又还回了剩下的部分。
这是一个重视信誉和责任的男人,尽管在别人看起来特别傻。但是,我们为什么又说任正非是一个“人精”呢?
首先,人无信不立,通过坚持还债的行为,任正非树立了自己个人的信任品牌。这让他在后来创办华为的时候,赢得了合作伙伴和下属的信任。
华为起步之初缺乏资金,但交换机厂商之所以愿意把上亿的产品赊销给他,就是基于对任正非背景的调查和信任。还有最早聚集在任正非身边的那些精英人才,他们在当时的深圳处处都有更好的机会,但条件最差的华为因为有个值得信任的老板,所以他们就加入了华为。
“我们只有内心坦荡诚恳,才能言出必行,信守承诺。诚信是我们最重要的无形资产,华为坚持以诚信赢得客户”。企业创始人的诚信必然会传导到企业的诚信,任正非对员工强调:华为十几年来铸就的成就只有两个字——诚信,诚信是生存之本、发展之源,诚信文化是公司最重要的无形资产。
为了建立企业的信任,在初期被厂商断货的情况下,华为仍然会从市场上买货发给客户,以维护自己信任。在IT泡沫的时候,华为处境困难,但仍然是召回了大量的产品,“把客户所有的烂设备换回来,要十几亿人民币,那时我们已经穷得揭不开锅了,还是要换回来,从此赢得了客户的信任”。
实际上,企业越大越发展,就越需要信任的加持,经商无信不成,对商人来说,企业破产不可怕,可怕的是信誉的破产。当然,这对于那些鬼精鬼精的人来说,坚持守信才是最傻不过的。所以他们永远无法企及更高的成就和境界。
“小胜靠智,大胜在德”。华为能够成就今天的事业,与任正非在诚信上的坚守有很大关系,不仅仅是国内市场,还有在全球市场,华为都是一个被信任的品牌。
今天的中国企业要出海,首先面临的就是信任问题,我们有不少500强企业,很有钱,很有规模,但几乎没有哪个企业能像华为一样获得海外市场的尊重、尊敬。

有的老板说自己可以给客户创造价值啊,但是,这种价值是必须以诚信为基础的,不然你没有办法建立起可持续的双方关系。
诚信的本质在于责任,这种诚信文化创造的价值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很多企业的问题就在于它们从根本上没有担负责任的意愿和动力,更不用说很多“聪明人”也没有这个能力了。这就必然无法可持续的为客户创造价值。
真的,今天的商业需要更多任正非这种“傻、愚钝”的精神,聪明的利己主义者的泛滥,只会透支信任,萎缩市场,从而无法创造增量利益,只能是在存量蛋糕上相互搏杀。
其次,是任正非的坚持,“华为就是一只大乌龟,二十五年来,爬呀爬,全然没看见路两旁的鲜花,忘了经济这二十多年来一直在爬坡,许多人都成了富裕的阶层,而我们还在持续艰苦奋斗……”
坚持的内涵是专注、聚焦、执着、坚持不懈和长期主义,是不被眼前的短暂利益所诱惑。
“我们是一个能力有限的公司,只能在有限的宽度赶超美国公司。不收窄作用面,压强就不会大,就不可以有所突破……我们只允许员工在主航道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不能盲目创新,发散了公司的投资与力量”。
任正非一再告诉华为人要有战略定力,要持续不懈的努力奋斗,“乌龟精神被寓言赋予了持续努力的精神,华为的这种乌龟精神不能变,我也借用这种精神来说明华为人奋斗的理性。我们不需要热血沸腾,因为它不能点燃为基站供电。我们需要的是热烈而镇定的情绪,紧张而有秩序的工作,一切要以创造价值为基础”。
任正非说自己的人生只是聚焦在一个窄面上,华为的成功也是基于同样的逻辑,它采取压强原则,就像“针”一样盯死一个地方。数十年来,华为几百人、几千人、几万人都是在对准一个“城墙口”冲锋——逐渐在一个窄窄的面开始领先西方,这样我们有了市场基础,就有了资金积累;资金积累以后,我们还是不分散,集中对这个“城墙口”进攻,所以我们逐渐在这个窄窄的面上开始领先了市场。
这是任正非和华为的成功之道,也是我们值得反思、学习的地方。
然后,是任正非的利益分享。“我创建公司时设计了员工持股制度,通过利益分享,团结起员工”,任正非说华为成功就是因为“分赃”分得好,华为主张在顾客、员工与合作者之间结成利益共同体,华为强调人力资本不断增值的目标优先于财务资本增值的目标。
为此华为持续培养、赋能员工,花费了很大的代价,付出了很多的成本,在这方面,很少有企业像华为那么早、那么持续投入在这方面。在很多老板看来,这些都是很傻的做法。
而且既然可以赚100元的利润,那为什么要分给员工50元呢?知道财散人聚的老板有很多,但能做到财散人聚的老板却很少,其实很多企业并不是在发展,而只是在维持罢了。
“什么是人才,我看最典型的华为人都不是人才,钱给多了,不是人才也变成了人才”。任正非说,仅凭自己过去的人生挫折,感悟到与员工分担责任,分享利益。“我什么都不懂,就懂一桶浆糊,将这桶浆糊倒在华为人身上,将15万人黏在一起,朝着一个大方向拼命努力”。没想到,这种无意中插的花,竟然今天开放到如此鲜艳,成就华为的大事业。
所以,究竟什么是聪明,什么是傻呢?
有大格局的人往往是大智若愚,任正非劝年轻人多学学阿甘,“要简单,阿甘就是一个傻孩子”,他最欣赏的两个人,一个人是国外的阿甘,一个是国内的许三多。两人都是“傻傻的”,不像别人那么聪明。
任正非说华为就是阿甘式成功,“从公司过去的情况看,其实优秀的人都走光了,就剩下我们这些不优秀的人,我也是个阿甘,相信傻干会成功,所以我没走,你们也傻就留下了。过去傻成功了,你今天同样傻也会成功的,华为文化最大的特点就是傻,傻的人就是以客户为中心,在人生的路上我们是合作奋斗,每个人去自省吾身去改变自己”。

事实上,任正非和华为人的这个傻,其实是简单、单纯的意思,因为简单、单纯,他们才能心系一处,板凳甘坐十年冷,一往无前,义无反顾。而太聪明太复杂的人,往往是瞻前顾后,只能在小格局里打转转。
“华为从上到下都是大傻瓜,为什么呢?好不好都使劲干,因为人多了,自然而然就能给你摸到这个方向,而且我们号召大家听听外面的东西,这个社会阿甘很可爱,这个社会不需要太多聪明人,如果满社会都是聪明人,谁来种粮食”?
劝君不要太聪明,聪明反被聪明误。人生成就,事业成功,我们应该学习任正非这样的“人精”,经济学家张五常说,“在中国的悠久历史上,算得上是科学天才的有一个杨振宁,算得上是商业天才的有一个任正非”。信哉此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