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临潼发现武王征商簋
陕西临潼发现武王征商簋
《文物》 1977年08期 临潼县文化馆
1976年3月上旬,零口公社西段大队发现了一批铜器。我们闻讯后即赴现场进行调査,发现铜器出土地点是一处周代遗址,面积约二万平方米。遗址位于零口街西北一公里的南罗村南、西段村东,在东距零河半公里的二层台地上(图一)。
遗址耕土层下即为周代文化层,灰土堆积不厚,内含西周及春秋时期的陶尊、陶盆、陶鬲等残片。1975年5月,在南罗村南曾发现一座西周前期竖穴土坑墓,出土铜、玉、蚌、贝等器(为一残墓,巳清理)。这次出土铜器坑位在该墓西200米处,铜器巳被取离坑位,出土情况不详,但从断崖上残存的坑壁观察,为一深2米、宽70厘米的窖藏。共出土铜器六十件和铜管状络饰九十一件。现报道如下:
(一)铜礼器:五件。
利簋一件。深腹,方座,双耳有珥(图版壹、贰,1、2;图四,2)。通髙28、口径22厘米。腹与方座均以云雷纹为地,上饰兽面纹、夔纹,方座平面四角饰蝉纹。圈足亦以云雷纹为地,上饰夔龙纹(图一八)。器内底有铭文四行三十二字(图二)。
陈侯簋一件。浅腹,方座,双耳有珥。一耳出土时巳残失(图版叁,2.图四,1)。腹部有脊棱。通高25、口径22厘米。颈部饰2状夔纹,腹与方座饰两头夔龙纹,方座平面四角饰变形兽面纹(图一六,图一七)。器内底有铭文三行,十三字(图一四)。
两件(图版叁,1、4.图四,3)。器形、纹饰及大小均相同,唯乙壶耳比甲壶耳略小,高51.5厘米。兽首耳,衔环,兽鼻上卷,角作螺旋状。盖面饰变形兽面纹。盖沿及颈部’饰窃曲纹。盖口饰波纹。腹饰变形龙纹及束带纹,束带中间作突起菱形,上下又各有一突起三角形(图二O)。出土时两壶内均存留有半壶清水。甲壶口内壁与盖外壁各有三行铭文(图九,图一二)。乙壶口内壁有铭文二行,盖外壁有铭文三行(图一O图一三)。铭文均为九字:
王盉一件(图版叁,3;图四,4)。高36厘米身扁圆,方口,有盖、流与蔓。盖上饰一",篁为一卷尾套龙,四夔龙足。器身正面饰寿纹,云纹和重环纹。鋬与流之圆面饰窃曲数。流上部饰划纹,下面饰重环纹(图一九)。董内有铭文三行十四字(图一一)。
(二)铜乐器
甬钟一组共十三枚(图版贰,3,4).形式相同。长甬中空,圆形单旋。干部无纹饰。钮部篆带饰云雷纹。纹饰大同小异,互有变化,篆带上下与两篆间各有突起的乳钉(图一五)。其大小见表一(见73页,13号钟残甚,其尺寸未列入)。
(三) 铜工具
斧十件。均为条形,方麦。长11.3-14.7厘米。可分两式。I式,六件,偏刃(图八,3]图二五)。I式,四件,双刃(图八,4、5,图二七)。其中一件娈旁有一纽。
凿一件。条形,方麦。长13.3厘米(图七,右图八,2)。
铲四件。方鉴。长14厘米(图八,7:图二六)。
铲刀三件。扁梯形。长9.7-13、厚0.5厘米(图七,中图八,1)
角刀一件。圆蜜,鉴面有一穿。长23厘米(图七:左1图八,6)
削四件。其中一件完整。柄部有椭圆形、方形和半月形之别。茎皆方扁。完整的一件长24厘米(图八,8图二四)。
(四) 铜兵器
戈六件(图二二)。其中两件完整。援直而短。锋呈三角形。无上齿。完整者内长6—7,援长12—14厘米。中胡。阑内有三穿或四穿,内上有一穿。其中一件有脊棱(5号戈,图二二,左中)。
镞一件。翼形。长4.5厘米。
(五)铜车马器
车辖四件。辖首作兽头状。长12.5厘米(图五,2;图二一,下)。
带扣一件。作哑铃形。长5.1厘米(图五,7.图六,左下)。
饰件一件。器身分三支,三支交接处隆起。主支与其它两支间有二棋形纽。每支中部各有一穿(图二三,左;图五,1)。
扣饰三件。背部下凹,各有二株形纽。两件头部作鸟首状,饰变体蝉纹(图五,6.图二一,左上)。一件无纹饰(图五,5;图二一,右上)。三件共长13.5厘米。
马络饰九十一件。呈管状(图六,右)。
节约三件。两件作交叉形,
上饰兽面纹(图五,4,图六,左上)。一件作十字形,上饰蝉纹(图五,8.图六,左上)。
筒状锥形器一件。上端作圆筒形,下端作四棱锥形(图二三,中图五,3)0
叶形器一件。上部有长方形穿。长13.5.厚0.2厘米(图二三,右)。
(六)其它
铜饼 一件。径20厘米(图三)。
铜器座 一件。简状,上小底大。高9、口径10厘米。
这批铜器包括了不同时期的遗物。利贯为武王伐商时所作,这是除大丰声以外的第二件有明确纪年的武王王盉和?车父壶应为西局晚期物。陈侯声和编钟的时代,可能为东周初期。窖障的时代,应以时代最晚的为准,因此,它可能也为东周初期。
武王征商簋的出土,是极其重要的发现。迄今为止,有明确记载西周王世的铜器,只有寥寥几件,这件铜赏的发现又为西周铜器断代研究提供了一件重要的标准器。这件铜器正处于武王灭商的年代,武王在位年代不长,因此,它为探索文王晚期和成王初期的铜器也提供了重要线索,并为同时期的墓葬和遗址的时代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不言而喻,考古材料有了明确或者比较明确的年代,对于帮助说明社会历史问题,是有重要意义的。
临潼殷周时为骊戎所在地。《水经注》“戏水北迳骊戎城东”,《括地志》“丽戎故城在雍州新丰县东南十六里,殷周时丽戎国城也。”这次发现的遗址和窖藏铜器与上述文献记载有无关系,或者有什么关系,是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