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分钟哲学】我们为什么会服从(从一只倒霉的猴子谈起、应试教育的意义、如...

﹎﹎﹎﹎﹎﹎﹎﹎﹎﹎﹎﹎﹎﹎﹎﹎﹎﹎﹎﹎﹎﹎﹎﹎﹎﹎﹎﹎﹎﹎﹎﹎﹎﹎﹎
Why shall we obey?
归根结底是恐惧死亡(怕死)——否定/憎恨身体性的痛苦(所有死亡都通过身体杀死我),但人爱身体轮廓的完整镜像
death drive 死亡趋力(deadly drive致死趋力):活着一种无脑循环;是死亡驱动着你;死亡早就发生了——一进入符号系统秩序就死了(把生物学本能/生物学的人杀了),被符号系统/语言/说“我”者给夺舍了,回溯性地构建一种死亡趋力从而压制动物性;
(齐泽克:自我符号系统就是寄生在人形动物体内的异形)
符号学本质回溯性的建构了动物学本质(没有反思性)
否定身体——身体化的否定性 = 对于身体(自发性的欲望/各种需求)的规训/控制 = 服从(服从本身是爽的,是能够满足欲望的)——他者所控制——指向一种精神的虚无(death drive所推动的欲望的唯一对象就是虚无即荒谬无意义的,这种欲望永远不会满足,因而永不停歇地达到一种循环);对于身体的否定性欲望又不停地抑制身体的自发性因而造成一种无脑循环,获得快感(来自主体性本身,只要主体陷入符号学的循环就会获得快感,这是无中生有涌现出来的;人把离散的快感集中到性的爱欲体系里,围绕这个建构一套符号学)
应试教育(绝大部分对于生活无用的内容)使得沉浸在有所指的欲望当中的小孩进入到一种围绕着否定性本身,围绕着虚无、荒谬本身进行的循环。只有当你(符号学系统)受不了这种循环时,“你”才出现了,现代意义上的主体性/个体/才出现了。所以应试教育有现代化的意义,可以促进主体的现代化;应试教育的目的就是让你受不了,靠这种循环把主体淬炼出来,使得主体成为一种否定性的姿态
这种主体以虚无为欲望对象
﹎﹎﹎﹎﹎﹎﹎﹎﹎﹎﹎﹎﹎﹎﹎﹎﹎﹎﹎﹎﹎﹎﹎﹎﹎﹎﹎﹎﹎﹎﹎﹎﹎﹎﹎
●总结:服从令我(现代化的主体)爽
奴性(服从一个外部的、对自身无意义的、与自身不相干的“虚无”来循环)不是一种被动、静态的,逆来顺受不是奴性,反之才是;资本家脱离自身自然原始的环境,投身到资本投机的循环当中去,资本家才是奴才而不是主人!
如何脱离服从:给欲望以规范性,赋予欲望以意义;不要向欲望让步——坚持你的欲望到底,不把它整合入一个外在的意义体系(不要将其整合入某个意义体系里面,为欲望找个主人来解释它)。这种坚持能够使得主体性过剩,强迫那个符号系统被撕裂,这样你才能成为你自己的主人
过剩的快感=主体;围绕着不过剩的、恰到好处的快感,对于它回溯性地建构、幻想,那就获得了一种否定性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