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发 | 考官最爱逻辑陷阱之过强假设

今天我们就深扒一下考官最喜欢用的
逻辑陷阱
典型的过强假设的错误选项
……
首先来回顾一下
关于假设类题目的考官出题思路中
已经讲过的假设选项的功能:
1.补全从题干信息推出结论逻辑推理的缺失部分
2.引入一个能够保证结论成立的前提条件
氮素!
有些选项看起来确实引入了能让结论成立的前提
但其实却是考官精心设计的陷阱
这个陷阱就是过强假设
过强假设具体有下面几种:
1.过度扩大需要假设的范围
比如说,题干讨论的主体是猫,选项的主题却是所有动物。题干讨论的主体是某班学生,选项的主体却是所有学校的学生。这种扩大了主题范围的假设,往往都是过强假设的迷惑选项。
2.过度扩大了假设需要的条件
比如说题干只需要证明一个因素利大于弊即可,选项却假设这个因素没有任何弊端。
3.题干需要引入的能够让论据到结论的推理成立的假设,而不是仅仅让论证成立的假设。
说了这么半天,
具体怎么考的呢?
现在
来一轮
花~式~举~栗~

【例题】小明的父亲马上要发年终奖,所以他一定会用奖金给小明购买一台游戏机。
以下哪些选项是题干论述成立必须的假设:
Ⅰ:发年终奖的父亲都会给自己的孩子买游戏机庆祝。
Ⅱ:小明的父亲的年终奖金额远远超过一台游戏机的价格。
Ⅲ:近期家庭不会有其他的必要开支花掉所有的年终奖金。
Ⅳ:小明父亲做过承诺,如果发了年终奖,就一定会给小明买游戏机。
Ⅴ:小明快过生日了,家人说会给他一台游戏机作为生日礼物。
A:Ⅰ、Ⅱ、Ⅲ
B:Ⅰ、Ⅱ、Ⅲ、Ⅳ
C:Ⅲ、Ⅳ
D:Ⅲ、Ⅳ、Ⅴ
E:以上5个都是题干论述需要的假设。
【解析】选C。
我们首先找出题干的结论和论据来分析题干的推理过程。
题干的论据为:小明的父亲要发年终奖。
题干的结论为:用奖金给小明买一台游戏机。
Ⅰ:属于第一种过强假设的迷惑选项,题干讨论的仅仅是小明的父亲,没必要假设所有的父亲发奖金后都会给孩子购买游戏机。
Ⅱ:属于第二种过强假设的迷惑选项,题干只需要假设年终奖够买游戏机就可以了,没必要假设远远超过游戏机的价格。
Ⅲ:属于引入前提出题思路的正确选项,对Ⅲ取反带入。如果小明家有必须要花的钱,花掉了年终奖,那么自然就无法用奖金给小明购买游戏。在引入前提类假设的考官出题思路中,我们讲过,取反后让结论不成立的选,就是题干成立需要的假设。
Ⅳ:属于补全逻辑出题思路的正确选项,题干从论据到结论的推理是不能凭空成立的,要让结论成立,就必须在选项中补上这个逻辑。
Ⅴ:选项也属于典型的迷惑选项,该选项只是给小明买游戏机这个结论成立需要的假设,而并不是从 “发奖金→买游戏机”这个逻辑推理成立需要的假设。
所以题干论述成立需要的假设为Ⅲ和Ⅳ,其他均不是题干成立必须的假设,正确答案为C。
呀!好简单呀
已经掌握了

你想的美
还有真题需要练习呢~

话不多少
我们继续练题~
【2002.1.31】W 公司制作的正版音乐光盘每张售价25 元,赢利10 元。而这样的光盘的盗版制品每张仅售价5 元。因此,这样的盗版光盘如果销售10万张,就会给W公司造成100万元的利润损失。为使上述论证成立,以下哪项是必须假设的?
A.每个已购买各种盗版制品的人,若没有盗版制品可买,都仍会购买相应的正版制品。
B.如果没有盗版光盘,W公司的上述正版音乐光盘的销售量不会少于10万张。
C.上述盗版光盘的单价不可能低于5元。
D.与上述正版光盘相比,盗版光盘的质量无实质性的缺陷。
E.W公司制作的上述正版光盘价格偏高是造成盗版光盘充斥市场的原因。
【解析】选B。
提干的结论是:“音像公司会损失150万元”
题干的论据是:“盗版光盘销售10万张”。
很明显,如果要得出“音像公司损失150万元”的结论,需要的前提条件是“正版光盘少销售了10万张”,而提干给出的论据则是“盗版光盘销售了10万张”。这个区别就是题干推理的逻辑缺陷。C选项很明确的指出了结论成立需要的前提假设,即“盗版光盘卖了10万张”等同于“正版光盘至少少卖10万张”。如果没有这个前提假设,即使盗版光盘被禁止销售,原本购买盗版光盘的人也未必去购买正版光盘,自然就无法得出“音像公司损失150万元的这个结论。”
A选项是我们今天讲到的过强假设的迷惑选项,题干讨论的仅仅是盗版光盘,那么只要假设买盗版光盘的人会去买正版就可以了,没必要假设购买任何盗版制品的人,没有盗版的情况下,都会去买正版。
如果把A改为下面的F选项,则为正确选项。
F:那些购买W公司盗版光盘的购买者,如果没有盗版光盘,他们一定会去买正版光盘。
【2007.1.31】张华是甲班学生,对围棋感兴趣。该班学生或者对国际象棋感兴趣,或者对军棋感兴趣;如果对围棋感兴
趣,则对军棋不感兴趣。因此,张华对中国象棋感兴趣。
以下哪项最可能是上述论证的假设?
A.如果对国际象棋感兴趣,则对中国象棋感兴趣。
B.甲班对国际象棋感兴趣的学生都对中国象棋感兴趣。
C.围棋和中国象棋比军棋更具挑战性。
D.甲班学生感兴趣的棋类只限于围棋、国际象棋、军棋和中国象棋。
E.甲班所有学生都对中国象棋感兴趣。
【解析】选B。
题干的结论:张华→中国象棋感兴趣
论据:1.张华→围棋感兴趣
2.对国际象棋感兴趣 or 对军旗感兴趣
3.对围棋感兴趣→对军旗不感兴趣
结合我的书第一章形式逻辑部分讲到的知识点 A or B 等价于 非A→B,也等价于非B→A;我们发现从论据只能得到如下逻辑 张华→围棋感兴趣→军旗不感兴趣→国际象棋感兴趣。
所以为了得到结论张华对中国象棋感兴趣,我们必须补全下面的逻辑,即 国际象棋感兴趣→中国象棋感兴趣,所以选B。
A选项为扩大范围的过强假设,我们讨论的是A班的学生,那么比起全世界的人和A班学生,显然结论成立只需要假设A班学生的状况,而没必要假设全世界的人均如此。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
E选项同本文第一道例题中的错误项Ⅴ。本选项是可以让结论直接成立的假设,但不是从题干的逻辑推出结论所用的逻辑需要的假设,所以不选。
【2003.1.57】没有一个植物学家的寿命长到足以研究一棵长白山红松的完整生命过程。但是,通过观察处于不同生长阶段的许多棵树,植物学家就能拼凑出一棵树的生长过程。这一原则完全适用于目前天文学对星团发展过程的研究。这些由几十万个恒星聚集在一起的星团,大都有100亿年以上的历史。
以上哪项最可能是上文所做的假设?
A.在科学研究中,适用于某个领域的研究方法,原则上都适用于其他领域,即使这些领域的对象完全不同。
B.天文学的发展已具备对恒星聚集体的不同发展阶段进行研究的条件。
C.在科学研究中,完整地研究某一个体的发展过程是没有价值的,有时也是不可能的。
D.目前有尚未被天文学家发现的星团。
E.对星团的发展过程的研究,是目前天文学研究中的紧迫课题。
【解析】选B。
题干的结论是:我们可以通过研究不同阶段的星团,来拼凑出星团发展过程的研究。
得出此结论的依据是:我们可以通过研究不同生长阶段的很多棵树,来拼凑成树的成长过程。
对B取反,如果我们不具备对星团不同阶段研究的条件,那题干的结论自然也就随之不成立了。
A项属于假设范围过度扩大的过强假设的迷惑选项。因为我们讨论的是树和星团之间的类似性,没必要假设任意领域的研究都可以用在其他领域。如果把A改为:对长白山红松的研究方法同样适用于星团的研究。那么就是一个正确的选项。
【2006.10.52】山奇是一种有降血脂特效的野花,它数量特别稀少,正濒临灭绝。但是,山奇可以通过和雏菊的花粉自然杂交产生山奇-雏菊杂交种子。因此,在山奇尚存的地域内应当大量地人工培育雏菊,虽然这种杂交品种会失去父本或母本的一些重要特性,例如不再具有降血脂的特效,特这是避免山奇灭绝的几乎唯一方式。
上述论证依赖于以下哪项假设?
Ⅰ 只有人工培育的雏菊才能和山奇自然杂交。
Ⅱ 在山奇生存的地域内没有野生雏菊。
Ⅲ 山奇-雏菊杂交种子具有繁衍后代的能力
A.只有Ⅰ。
B.只有Ⅱ。
C.只有Ⅲ。
D.只有Ⅱ和Ⅲ。
E.Ⅰ、Ⅱ和Ⅲ。
【解析】选C。
本题考查的重点是过强假设。
Ⅰ项为过强假设,错在没必要假设只有人工雏菊才能跟山奇杂交。如果把只有去掉,改为“人工培养的雏菊可以跟山奇杂交”就是正确选项。
Ⅱ项也是过强假设,错在没必要假设一点野生雏菊也没有。如果改成“在山奇生存的地域内野生雏菊的数量不够山奇的繁殖”就是正确选项。
Ⅲ是题干成立需要的假设。
【GCT.2004.6】 患有行为紊乱症的动物的大脑组织中,含有大量的铝元素。由于一种硅基化合物可以固定这些铝元素,并阻止其影响大脑组织,所以,这种化合物可以用来治疗动物的行为紊乱症。
上述论证基于以下哪项未陈述的前提?
A.将这些硅基化合物引入大脑后不会有任何副作用。
B.这些铝元素是行为紊乱症的病因,而不是结果。
C.不同种类的动物需要不同量的硅基化合物来治疗。
D.正常的动物大脑组织中不含铝元素。
【解析】选B。
题干结论为,该化合物通过固定铝可以治疗动物行为紊乱。
即:固定铝(减少铝的影响),就能够治疗疾病,这个结论成立需要的前提是,铝是行为紊乱的原因,而不是结果,如果铝只是结果,固定铝就不能起到疗效。举一个易懂的明显错误的推理范例。感冒时候往往会流大量的鼻涕,有一个新型的技术可以减少鼻涕,所以得到结论,这种技术可以治愈感冒。
所以对B取反,铝元素是紊乱症的结果而不是原因,这个时候题干能够治疗疾病的结论就随之不成立了,说明B选项是题干成立需要的前提假设。
A选项属于过强假设的迷惑选项。只要药物对人的利大于弊,就可以得到题干的结论。没必要假设一个药物没有任何副作用。对A取反,即使这种化合物有副作用,并不等于这种化合物不能治病,所有的药都有副作用。如果把A选项改为:这个化合物对人体的副作用的弊并不大于它治病带来的利,那么也可以作为题干结论成立需要的假设。
【2006.10.54】区别于知识型考试,能力型考试的理想目标,是要把短期行为的应试辅导对于成功应试所起的作用降低到最低限度。能力型考试从理念上不认同应试辅导。一项调查表明,参加各种专业硕士考前辅导班的考生平均成绩,反而低于未参加任何辅导的考生。因此,考前辅导不利于专业硕士考生的成功应试。
为使上述论证成立,以下哪项是必须假设的?
A.专业硕士考试是能力型考试。
B.上述辅导班都是名师辅导。
C.在上述调查对象中,经过考前辅导的考生在辅导前的平均水平和未参加辅导的考生大致相当。
D.专业硕士考试对于考生的水平有完全准确的区分度。
E.在上述调查对象中,男女比例大致相当。
【解析】选C。
要想知道参加辅导班是否有效,需要比较的是学生参加辅导班前的成绩和参加辅导班后的成绩。可是题干中比较的却是参加辅导班后学生的成绩和未参加辅导班学生的成绩。所以逻辑成立需要的假设是,未参加辅导班的学生水平相当于或者不高于参加辅导班学生辅导前的的水平。
D选项属于过强假设,考试衡量考生的区分度只需要相对公正准确就可以了,没必要一定假设完全准确。
【2002.1.17】心脏的搏动引起血液循环。对同一个人,心率越快,单位时间进入循环的血液量越多。血液中的红血球运输氧气。一般地说,一个人单位时间通过血液循环获得的氧气越多,他的体能及其发挥就越佳。因此,为了提高运动员在体育比赛中的竞技水平,应该加强他们在高海拔地区的训练,因为在高海拔地区,人体内每单位体积血液中含有的红血球数量,要高于在低海拔地区。以下哪项是题干的论证必须假设的?
A.海拔的高低对运动员的心率不发生影响。
B.不同运动员的心率基本相同。
C.运动员的心率比普通人慢。
D.在高海拔地区训练能使运动员的心率加快。
E.运动员在高海拔地区的心率不低于在低海拔地区。
【解析】选E。
题干的结论是,为了提高竞技水平,应该让他们在高海拔地区进行训练,这样运动员单位时间内能够获得的氧气更多,体能发挥也就更好。得到该结论的依据是:高海拔地区单位体积血液中含有的红血球数量更多。
实际上,决定单位时间提供氧气多少的因素有两个,一是心率,二是单位体积血液中含有的红血球数量。所以本题仅从红血球数量一个因素就得到了氧气更多,需要假设的就是心率不能向相反的方向改变,如果在高海拔地区的心率明显低于低海拔地区,那么获得氧气更多的结论就不能成立了。所以选E。
A、D选项均属于过强假设,因为没必要必须假设海拔高低完全不会对心率产生任何影响,或者必须心率加快,不变化或者心率增高都可以满足题干结论的需要。所以相比正确的E选项,A、D均为过强假设。
练了这么多题
这个知识点
有没有牢牢掌握呢?
没有的话
就
……
就再看一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