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小辞典·外国哲学史部分》2.3.15 梅叶
【本文转载自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 仅供学习参考】
15、梅叶(公元1664—1729年)
十八世纪法国早期启蒙思想家、唯物主义者、空想共产主义者。出身于农村纺织工人家庭,一生在农村做天主教神甫,长期和农民相处,使他深切了解农民所受的残酷剥削和迫害,对僧侣、贵族的暴行极端仇恨。晚年写出《遗书》三卷,对教会和封建统治反戈一击,作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并提出通过农民斗争消灭私有制、实现公有制的社会思想,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准备时期最激进的社会思想之一。《遗书》于一七三〇年以手抄本形式流传,一八六四才全文出版。
梅叶从宗教的起源、教义、道德等方面揭露了宗教的荒谬和虚妄。他在《遗书》中说,一切宗教都是人们捏造出来的谎言,任何宗教信条和仪式活动“都是先由奸猾狡诈的阴谋家虚构出来,继而由伪预言家、骗子和江湖术士予以渲染扩大,而后由无知无识的人盲目地加以信奉,最后由世俗的国王和权贵用法律加以维持和巩固”[1]。他还指出世俗国王及贵族是世间“最大的强盗和凶手”,而宗教僧侣和神甫“乃是无耻的欺蒙人民的骗子手”,“是拴住牛鼻子的绳子”、凶杀的“鼓动者”,他们“互相庇护支持”,残害人民。所以他主张用神甫的肠子做成绞索,把那些贵族老爷们吊起来绞si。[2]
梅叶反对上帝创世说,坚持物质是万物的“始因”。他认为无限多的物质粒子在无限的宇宙中运动,彼此相遇、相撞、组合,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形态,构成自然界的万物。他坚信“物质只能由自身获得运动”[3],而决不是什么非物质的精神力量所推动。
在社会问题上,他认为财富分配的私有制产生人间极度的不平等,这是社会的主要祸害。但他又错误地认为这是由于一部分人的暴力、阴谋及人民的懦弱无知而造成的。他主张财产公有,号召人民团结起来,打垮暴君,摆脱残暴统治的桎梏。但认为只有依靠最有智慧、最有教养的人,才能唤醒人民起来斗争。他幻想着普遍平等的制度,认为人天生都是平等的,应该人人从事有益的劳动,共同享受劳动成果。他的这些思想反映了被压迫劳动群众、小生产者的愿望。
梅叶的自然观是直观的唯物主义,他的历史观是唯心主义和空想的。因此他对宗教和封建统治的批判自然有其不彻底不科学之处,但他对十八世纪法国启蒙运动却起了先导作用。
注:
[1] 《十八世纪法国哲学》676页。
[2] 《十八世纪法国哲学》676-677页。
[3] 《十八世纪法国哲学》7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