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被讨厌的勇气》摘抄

2022-11-23 20:28 作者:不可执一而论  | 我要投稿

1.当一个人开始下定决心,结束一段人际关系时,无论对方做什么,都会让人讨厌,这是在收集结束关系的材料。 2.我怎么对待其他人,这是我的课题;其他人怎么对待我,这是其他人的课题。 3.干涉甚至担负起别人的课题会使自己的人生沉重而痛苦,如果你正在为自己的人生而苦恼,这种苦恼源于人际关系,那首先请弄清楚“这不是自己的课题”这一界限;然后请丢开别人的课题。这是减轻人生负担使其变得简单的第一步。 4.“原因论”认为人之所以走到今天这一步,现在怎么做和未来将要去哪,都是因为过去的一切都受到过去的制约。 5.而目的论认为过去已经无法改变,能做的也只是根据自己的目的来。合理的解释过去,现在和未来怎么做,有着怎样的生活方式,这都完全取决于自己而已。 6.目的论不会忽视孩子隐藏的目的,也就是报复父母,如果自己出现不良行为、逃学甚至是割腕,那么父母就会烦恼不已,父母还会惊慌失措,痛不欲生。孩子正是因为知道这一点,所以才出现问题行为。孩子并不是受过去原因(家庭环境)的影响,而是为了达到现在的目的(报复父母)。 7.假设你在恋爱关系中怀疑“她可能不专一”,并且还积极寻找对方不专一的证据。你认为结果会怎样呢?任何情况都会发现像山一样的不专一的证据。对方无意的言行、与别人通话时的语气、联系不上的时间...如果用怀疑的眼光去看,所有的事情看上去都会成为“不专一的证据”,哪怕事实并非如此。 8.人只有在能感觉到“我对别人有用”的时候才能体会到自己的价值,但是,这种贡献也可以通过看不见的形式实现。只要有“对别人有用”的主观感觉,即“贡献感”就可以。 9.决定我们⾃⾝的不是过去的经历,⽽是我们赋予经历的意义。 10.一味执著于“被给予了什么”,现实就会改变吗?我们不是可以更换的机械。我们需要的不是更换而是更新。 11.答案不应该是从别人那里得到,而应该是自己亲自找出来。 12.在意你的脸的只有你自己。 13.把他人的幸福看作“我的失败”,所以才无法给予祝福。 14.决定背不背叛的不是你,那是他人的课题,你只需要考虑“我该怎么做”。如果不敢去信赖别人,那最终就会与任何人都建立不了深厚的关系。 15.如果把强烈的聚光灯对准“此时此刻”,那就会既看不到过去,也看不到未来。 16.必须得有人开始,即使其他人不合作,那也跟你没关系,我的意见就是这样:应该由你开始,不必去考虑他人是否合作。 17.当我们在人际关系中遇到困难或者看不到出口的时候,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倾听更大的共同体的声音”这一原则。 18.活在害怕关系破裂的恐惧之中,那是为他人而活的一种不自由的生活方式。

《被讨厌的勇气》摘抄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