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地坛》的摘抄
1.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哪儿做过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譬如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譬如秋风忽至,再有一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味道是最说不清楚的,味道不能写只能闻,要你身临其境去闻才能明了味道甚至是难以记忆的,只有你又闻到他,才能记起它的全部情感和意蕴。 2.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3.春天是祭坛上空漂浮着的鸽子的哨音,夏天是冗长的蝉歌和杨树叶子哗啦啦地对蝉歌的取笑,秋天是古殿檐头的风铃响,冬天是啄木鸟随意而空旷的啄木声。 4.春天是树尖上的呼喊,夏天是呼喊中的细雨,秋天是细雨中的土地,冬天是干净的土地上的一只孤零的烟斗。 5.我常以为是丑女造就了美人。我常以为是愚氓举出了智者,我常以为是懦夫衬照了英雄。我常以为是众生度化了佛祖。 6.我来的时候是个孩子,他有那么多孩子气的念头所以才哭着喊着闹着要来,他一来一见到这个世界便立刻成了不要命的情人;而对一个情人来说,不管多么漫长的时光也是稍纵即逝,那时他便明白,每一步每一步,其实一步步都是走在回去的路上。当牵牛花初开的时节,葬礼的号角就已吹响。 7.太阳每时每刻都是夕阳也都是旭日。当他熄灭着走下山去收尽苍凉残照之际,正是他在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巅布散烈烈朝晖之时。有一天,我也将沉静着走下山去,扶着我的拐杖。那一天,在某一处山洼里,势必会跑上来一个欢蹦的孩子,抱着他的玩具。当然,那不是我。但是,那不是我吗? 8.爱如禅,不能说不能说,一说就错。 9.人有时候只想独自静静地待一会儿。悲伤也成享受。 10.心里明白没了依靠,唯规规矩矩做个好孩子是得救的方略。 11.一代人与一代人的历史是不同的,这是代沟的永恒保障。 12.世上的一些事多是出于瞎操心,由瞎操心再演变为穷干涉。 13.命定的局限尽可永在,不屈的挑战却不可须臾或缺。 14.既然是梦想,不妨就让他完美些罢,何必连梦想也那么拘谨那么谦虚呢? 15.既了解达官显贵奢华而危惧的生活,又体会平民百姓清贫而深情的岁月,既知晓人类文明的丰富璀璨,又懂得生命路途的坎坷艰难。 16.既饱尝过人情友爱的美好,又深知了世态炎凉的正常。 17.很可能,生和死都不过取决于观察,取决于观察的远近。 18.所有的人都在白昼的魔法下扮演着紧张、呆板的角色,一切言谈举止,一切思绪和梦想,都仿佛被预设的程序所圈定。 19.风过树林,带走了麻雀和灰喜鹊的欢声。钟声沉稳、悠扬、飘飘荡荡,连接起晚霞与初月,扩展到天的深处,或地的尽头。 20.人的故乡并不止于一块特定的土地,而是一种辽阔无比的心情,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 21.风是什么样子?是树的摇动,云的变幻,帽子被刮跑了,或者眼睛让尘沙迷住。 22.童年,在这一刻漂流进一种叫作“历史”的东西里去了,永不复返。 23.历史惯以时间为序,勾画空间中的真实,艺术不满足这样的简化,所以去看这人间戏剧深处的复杂。 24.午后,如果阳光静寂,你是否能听出,往日已归去哪里?在光的前端,或思之极处,在时间被忽略的存在之中,生死同一。 25.这一段童年似乎永远都不会长大,因为不管何年何月,这世上总是有着无处可去的童年。 26.良心,其实什么都明白,不过,明白,未必就能阻止人性的罪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