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政治经济学教科书》18.5 市场问题的尖锐化、企业的经常开工不足和经常的大批失业

2023-09-22 10:40 作者:晦无  | 我要投稿

【本文转载自人民出版社1959年 仅供学习参考】


5、市场问题的尖锐化、企业的经常开工不足和经常的大批失业


  市场问题的尖锐化,是资本主义总危机的不可缺少的特征。这首先是由个别国家脱离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和资本统治范围日益缩小引起的。例如,有广大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的俄国脱离了资本主义体系,不能不引起资本主义世界联系联系的严重破坏。在资本主义总危机时期,资本主义生产和生产能力的增长同群众购买力的落后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他们的生活水平日益降低。开始在市场上同旧的资本主义国家进行竞争的殖民地和附属国的本地资本主义的发展,也使市场问题尖锐化。殖民地国家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的发展,也使帝国主义国家在国外市场的状况复杂化。

  资本主义总危机时期市场问题的尖锐化,不能理解为市场容量的绝对缩小,商品流转额的减少。资本主义世界的地盘虽然缩小了,但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流转额却仍在增长。在资本主义总危机时期,市场问题的尖锐化表现出商品流转额的增长落后于资本主义生产和生产能力的增长。例如,在包括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在内的16年[1]中,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产量增长41%,而世界输出总额[2]增长21.5%。在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在内的19年[3]中,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产量增长95%,而按不变价格计算的输出总额增长56.4%。

  市场问题的尖锐化产生了在质量上崭新的现象    企业的经常开工不足和经常的大批失业。

  在过去,工厂的普遍开工不足仅仅发生在经济危机时期。而资本主义总危机时期的特征则是企业的经常开工不足。

  例如在1925-1929年的高涨时期,美国加工工业的生产能力只利用了80%。在1930-1934年,工业的生产能力的利用率下降到60%。同时必须估计到美国资产阶级的统计资料在计算加工工业内生产能力时,没有把长期停工的企业统计在内,并且是以企业的一班制工作为条件的。

  经常的大批失业同市场问题尖锐化以及企业的经常开工不足密切的联系。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劳动后备军在危机时期扩大,在高涨时期则比较减少。在资本主义总危机时期,失业规模很大,就是在复苏和高涨时期也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劳动后备军变成了经常性的失业大军。

  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工业最繁荣的时候[4],美国全失业的人数为150万以上。英国参加保险的人中全失业人数在1922-1938年期间每年不下于120万。千百万工人靠偶然的工作勉强度日,忍受半失业的痛苦。

  经常的大批失业使工人阶级的状况急剧恶化。它使资本家有可能大大加强企业的劳动强度,把那些因过度劳动而筋疲力尽的工人赶出大门,招收身强力壮的新工人。因此,劳动者的“劳动年龄”和他在企业内工作的年限不断缩短。劳动者日益失去对明天的信心。资本家利用经常的大批失业来大大降低在业工人的工资。工人家庭的收入也随着家庭做工人数的减少而降低。

  在美国,根据资产阶级的统计材料,由于失业的增长,工业、建筑业和铁路运输业中的工人每年的平均工资不断降低,从1920年的1,483美元降低到1933年的915美元,即降低38.3%。

  经常的大批失业也严重地影响到农民的状况。第一、它缩小国内市场,降低城市居民对农产品的需求。这就使农业危机加深。第二、它使劳动市场状况恶化,使破产后进城谋生的农民难以参加工业生产。因此,农业人口过剩和农民的赤贫化日益加深。经常的大批失业,同企业的经常开工不足一样,是资本主义腐朽性的明证,是它没有能力利用社会生产力的明证。

  在资本主义总危机时期,工人阶级所受剥削的加重和他们的生活水平的降低,必然使劳资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尖锐化。


注:

[1] 从1913-1929年。

[2] 按不变价格计算。

[3] 从1937-1956年。

[4] 1929年。

《政治经济学教科书》18.5 市场问题的尖锐化、企业的经常开工不足和经常的大批失业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