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表面修饰磷酸钛/锆基团聚乙烯亚胺/酰肼基化磁性/含N/P基团改性二氧化硅微球的研究

2022-09-28 14:06 作者:生物探究ruixi  | 我要投稿

瑞禧小编下面给大家分享的科研知识是表面修饰磷酸钛/锆基团聚乙烯亚胺/酰肼基化磁性/含N/P基团改性二氧化硅微球的研究,一起来看!

含N/P基团改性二氧化硅微球的研究:

在硅基吸附剂表面接枝膦酸基团,合成了有机膦酸功能化磁性二氧化硅吸附剂(PA-SMM)。吸附实验结果表明,有机膦酸功能化磁性二氧化硅微球能有效吸附U(VI),在pH 5.0及298K时,U(VI)最大吸附容量76.9 mg/g。在120 min时吸附趋于平衡。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模型,吸附动力学符合拟二级模型,表明以化学吸附为主要机理。PA-SMM对U(VI)吸附容量远高于SMM微球,吸附主要通过膦酸根与U(VI)络合,为自发吸热过程。吸附U(VI)后的PA-SMM用酸性EDTA溶液再生,可重复使用多次。

PA-SMM有较高的吸附容量和较好的重复使用性,且易于磁分离。第三章合成了二胺功能化的中空二氧化硅微球(DA-HSM),用于高效吸附U(VI)。DA-HSM吸附U(VI)在低pH下为阴离子交换机制,而高pH下为胺-U(VI)络合机制。吸附动力学可以用拟二级模型来描述;而吸附等温线可以用Langmuir模型拟合,298K最大吸附容量达126.6 mg/g,吸附平衡在100 min时达到。在DA-HSM上的U(VI)吸附是自发吸热过程。

DA-HSM可以再生和重复使用,而不会显着降低吸附能力。第四章采用嫁接法,将原材料介孔硅SBA-15用纳米Fe_3O_4修饰,并将修饰前后的材料再进行氨基化改性,考察了pH、铀浓度、固液比、吸附时间及温度对吸附剂对吸附UO_2~(2+)的影响,对吸附剂性能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氨基改性Fe_3O_4@SBA-15吸附效果最佳,在pH5.0、吸附剂用量0.4g/L、吸附6 h、25℃时吸附性能最佳,吸附容量达193.9 mg/g,并且在60 min时吸附动力学曲线开始平缓。

相关内容

中空巯基纳米二氧化硅微球(SiO2-SH)

氨基功能化SiO2包覆Fe3O4磁性纳米微球

二氧化硅包覆超顺磁性铁氧纳米微球

中空二氧化硅/钛纳米微球

烷基链长表面活性剂纳米孔二氧化硅微球

草莓型聚苯乙烯-二氧化硅纳米复合微球

聚丙烯/SiO2微球纳米复合材料

丙烯酸(AA)功能化纳米二氧化硅微球

纳米氧化铈/二氧化硅微球

球状空心介孔硫化铋/二氧化硅纳米微球

全无机铯铅卤化物钙钛矿纳米晶修饰二氧化硅微球

纳米SiO2/聚丙烯酸甲酯复合微球

哑铃型磁金纳米复合材料(Au-Fe3O4)

SiO2微球表面CdS纳米微粒

介孔二氧化硅(mSiO2)包覆载银纳米粒聚苯乙烯微球

RXYWX.2022.9.28

 


表面修饰磷酸钛/锆基团聚乙烯亚胺/酰肼基化磁性/含N/P基团改性二氧化硅微球的研究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