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创
还能不能看到二创了,虽然对营销号这种带节奏的感到反感,希望这类消失,但好的有创意的二创,可是很好的给原作品续命的,尤其是人物续命,一部作品最终是只留下影响深远的角色,而不是整部作品,但角色仅存于原作品里,那就限制了他的影响扩大,一旦少了这种给角色续命的二创,就没多少原作价值了。
偏差不仅仅是失去而形成的左右摇摆的创作,美剧、日剧、韩剧甚至泰剧和印度剧都有迹可循,左右摇摆里,形成了什么?也只有《叛逆者》这部剧看到了一个新的表现手法和形式,有美学,有意境,有诗。在电视剧制作里,加入了美学的元素,意境表达,和精炼的语言,这些只能在内地电影里才能呈现的东西,在这部剧里呈现的淋漓尽致。《重启》是接触的第一部,那个时候还没有将此剧与外来剧进行类比,因为内地剧的制作方式与其他国家的剧制作方式太过不同,当时看时,觉得内地剧的各方面都有所提高了,再查一下相关信息以及当年到去年的一些事件后,觉得,单纯拿剧说的话,优秀,作为网剧就太过优秀了,节奏感和剧情推进是过去内地剧无法比的,但一集的内容也比过去少很多,因为要展示各角色的特性,关系,以及所处环境和时间,事件触发。情感表述这块,是弱势,各个年代都有,但不否认它作为电视剧制作上的优秀这点。
这两部是自己回归到内地影视时遇到的相当优秀的剧了,里面的新才是拉回剧本身的吸引力。怎么说呢?新是改变的一种,而新的内涵又太丰富,包括演员的演绎方式,过去的表演方式,在外来剧的冲击下,已经失去吸引力了,所需要的是戏剧性的表演方式,而戏剧性就要求演员的特性了,演员有自己的壹套表演方式,这是现在对于回归的一批观众而言是必须的(也是现在所谓的流量决定剧的热度一样,但显然是走错了方式),演员的特异性的表演方式,是演员自身的魅力所在,也就是现在的名角。已经消失殆尽的名角时代,突然出现了名角式的文艺工作者,光环效应是必然的。上个时代的名角消逝过后,隔了上十年才在内地出现名角,这是内地之幸,名角的特质太过苛刻,这个时代只可能出现这么一位,后世会不会再出现就不是当代所需要考虑的问题。
标榜时代在快速的消亡当中,何时能整合优质资源,就看这个时代如何选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