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重庆市第八中学2023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六)地理试卷及答案汇总

2023-02-28 00:01 作者:橙子辅导  | 我要投稿

试卷解析及答案发布地址公告

①发布于微博:橙子辅导1(数字1)

②发布于微博:考试研究所 ·

请通过方式①或②快速获取

以下均为复习备考资料及相关练习题,以供使用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教学设计

一、课程简介

本堂课基于高中地理实践力展开,将热力环流原理与生活中的实际案例相结合,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从而帮助学生提升地理实践力。

二、教材分析

1、内容的作用和地位分析

热力环流原理是大气受热过程相关知识的延伸,是大气运动的最基本原理,并为后期“大气的水平运动”、“气压带风带”、“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常见天气系统”等知识的学习做铺垫。

2、课程标准分析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要求是:运用示意图说明大气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原理,并解释相关地理现象。课程标准对本节内容的教学提示不仅包括运用示意图,还强调充分利用景观图像、地理视频、周边自然与社会资源等来支持教学,并指导学生运用体验、观察、观测、实验、野外考察等方式开展地理实践活动来完成教学,所以本节课力图通过“绘制简单示意图,观看地理视屏和相关实验,结合身边的自然与社会资源来帮助学生理解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以此完成对课标的解读。

三、学情分析

对于高一学生,必修一已经学习了“影响到达近地面太阳辐射量的因素”、“大气的受热过程”,以及初中物理的相关知识,这为本节内容的学习提供了理论支撑。热力环流属于原理方法类知识,高一学生空间思维较差,学生在短时间内将大气运动与自然地理环境相联系难度较大。

四、教学目标

1.掌握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及形成过程

2.通过观察热力环流的模拟实验,理解热力环流形成原理;

3.运用热力环流原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海陆风、城市热岛效应等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⑴、 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及形成过程;

⑵、 绘制热力环流示意图;

教学难点:

运用热力环流原理解释生活中的地理现象。

六、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

(1)、实验教学法:通过现场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现象到本质理

解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和基本原理,为学生顺利完成热力示意图的绘制做好铺垫。

(2)讨论探究法: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去思考和解决问题,不断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归纳能力。

(3)、生活案例分析法:运用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调动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运用热力环流相关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合理的城市规划、列车冷暖风系统的安装、海陆风的变化等,都与热力环流密切相关,将理论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4)、传统讲授法:由于本课的知识原理比较复杂,不易掌握,老师仔细的分析阐述才有利于学生理解根本的原理,从而掌握相关知识并在生活中运用。

七、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演示教具

重庆市第八中学2023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六)地理试卷及答案汇总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