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重庆市第八中学2023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六)化学试卷及答案汇总

2023-02-28 00:01 作者:橙子辅导  | 我要投稿

试卷解析及答案发布地址公告

①发布于微博:橙子辅导1(数字1)

②发布于微博:考试研究所 ·

请通过方式①或②快速获取

以下均为复习备考资料及相关练习题,以供使用

课题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江苏鳳凰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教科书化学必修第一册专题2第三单元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教材设置学科提炼、温故知新、学以致用、扩展视野以及交流讨论等栏目,旨在让学生以原子结构模型为例,能从宏观和微观结合的视角理解原子结构模型提出的证据,初步形成模型建构的认知方式。 这对学生系统性地学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和元素周期表等知识有重要作用,并且有助于学生在日后的学习中能从原子结构的有关知识角度认识某些元素的化学性质,帮助学生构建模型思维。

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了原子的相关知识,对原子的构成、结构已经有所了解,知道中子、质子以及核外电子之间的电量关系,对原子核外排布规律基本掌握。所以,本节所学内容相对简单,学生学习不会感到困难。

化学是在分子、原子水平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和应用的一门科学。要研究物质的宏观性质必须从微观角度寻找原因。原子结构知识是物质结构的基础,“结构决定性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理论,因此学好原子结构知识是学好化学的基础。原子结构模型演变相关知识虽然在学生的考试中一般不会出现,但它却是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的优秀资源,因此要认真挖掘,使学生更好感受科学实验以及科学思维对创造性工作的重要作用,充分感受到科学家探究未知世界的艰辛。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再结合前面所学的物质的分类,化学计量,实验问题学生可以较全面认识化学家是如何研究物质世界的。本节课设计主要采用“故事叙述、模型建构”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同时培养学生模型认知和证据推理的能力。

教学目标

1. 了解原子结构的发展历程及其趋势,认识化学科学需要实证与推理。

2. 注重宏观与微观的联系,了解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及其质量与电量关系。

3. 了解模型在化学研究中的运用,认识原子组成的符号,可以辨析元素、核素及同位素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1.构成原子的微粒之间的量的关系;2.核素、同位素的概念。

难点:1.对构成原子的粒子间的关系及结构和性质关系的理解;

2.元素、核素、同位素之间的关系及概念的区别。

教学策略

讲授法和演示法


重庆市第八中学2023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六)化学试卷及答案汇总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