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遴选必背】政策理论——社会篇之基层治理(三)
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是贯穿各个申论考试的重要知识点,学习中,我们要会以“小”见“大”。透过案例看本质,例如看到“社区防控”能想到治理能力现代化,才能拿到高分。
当前,还存在着制度体系不完善,治理能力上存在着“一管就死,一放就乱”“一刀切”“层层加码”等乱象,在疫情防控下显得尤为突出。因此,推动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尤为重要。
在意义方面:目的是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把“制”与“治”两个方面有机结合起来,建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制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
给大家四个维度的框架。
从“四治”的维度提升国家治理能力
一是法治的维度。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作用。运用好法治思维和法治手段。以法治为行为指引,确保现代化治理规范有序。
二是德治的维度。强化道德教化作用,引导群众向上向善,让群众在参与道德实践中提升素养。
三是自治的维度。善于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加强居民委员会或村民委员会等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建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共治体系。
四是技治的维度。打造智慧城市,依靠技术治理、智慧治理,更好实现精细化管理;实行“一网通办”,“不见面审批”,强化科技支撑,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是社会篇的基石,遇到社会治理类的题目,大家从这四个维度出发答题,能既全面又有逻辑性,申论不得高分都难。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