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二战传奇—马利诺沃村突袭战始末

2021-12-30 23:59 作者:沉默的红色沙皇  | 我要投稿

          马利诺沃村突袭战发生在苏德战场上的“白俄罗斯战役”,即著名的“巴格拉季昂”行动期间(1944年6月23日—8月29日)。是苏联红军1944年对德军十次打击中的第五次打击。在北部战线,苏军波罗的海方面军向拉脱维亚方向对德军发起了猛烈的进攻,将拉脱维亚地区的德军“北方”集团军群与“中央”集团军群分割开来,在里加周边地区形成了一个小突出部。由于里加是波罗的海的重要海港,因此作为该港南部门户的多瑙堡(Dunaburg,今名陶格夫匹尔斯,Daugavpils)就成了双方的必争之地。而成就奥托·卡利乌斯这成名一战的马利诺沃村(Malinava)就位于多瑙堡以北。

       当时苏军经由明斯克以西的公路和鲍里索夫(Borissov)到维特比斯克(Witebsb)一线,其侧翼包抄了德军防线,德军则凭借地形进行顽强抵抗,使苏军进攻连连受挫。因此苏军想利用坦克数量上的绝对优势,从多瑙堡的东北方向冲击德第270步兵师的阵地,以此达到彻底分割德军的目的。

       早在1942年德军就组建了第一批独立重型坦克营,装备了当时最先进的“虎”式重型坦克。其中第502重型坦克营是最先驾驶“虎”式坦克参加实战的部队。之后便一直在苏德战场北部战区作战。截至1944年夏季,由于德军在东线战场上的接连失利,德军的装甲部队数量越来越有限,只能被不断调拨援救,以此来苦苦支撑着这场已无任何希望的战争。

       但就是在此种危局之下,奥托·卡利乌斯所属的国防军第502重型坦克营2连被匆忙派至拉托维亚的多瑙堡,以阻击苏军的装甲部队。

二战德军大名鼎鼎的“虎”式重型坦克

       为了阻止苏军的攻势,1944年7月20日,卡尔尤斯受命率队前进到位于多瑙堡北面的贝尔维特(belwagen)阻击苏军。贝尔维根的东面是一个叫马利诺沃(Malinava)的小村子。卡尔尤斯赶到小村西侧的丘陵地带时,第502重型坦克营第1中队的鲍尔特(Johannes Bolter)又率3辆“虎”式坦克赶来增援,这样他们就凑到了8辆坦克,可以和苏军一战了。

       此时,第270步兵师的残部正在仓皇地向西撤退,大群的半履带车、卡车和摩托车堵在村西边的小路上,使得道路被堵得水泄不通。为了大致地了解情况,卡利乌斯和老搭档科舍尔少尉(Kerscher)开了1辆VW82式吉普车前往侦察。

       在途中他们遇到了第270步兵师下属的“貂鼠”突击炮部队的一名军官,据他讲述:苏军大约有90-100辆坦克正从东、南两个方向杀来,他已不清楚马利诺沃村是否被苏军占领,他们本来应该向南撤退,与师部汇合,但现在他们不敢过去了。在经过一阵短暂的商议后,卡尔尤斯决定先将苏军前锋部队击溃,以阻滞其进攻,并打通马利诺沃村以南的道路,让第270师残部与其师部汇合。

       而卡利乌斯的任务布置是有道理的,因为目前村内的情况他们不清楚,如果所有战车都进村的话,有可能会引发混乱的巷战,且将失去对村东面道路的监视与控制——而这里应该是苏军的主要进攻方向。另外,通往村子的泥泞小路很窄,两侧更是近似沼泽的草塘,如果数辆坦克一起冲上去的话,很有可能会淤塞在道路上,刚才第270师的几辆Sd.Kfz251半履带运输车已经陷在那里了。

       待安排完毕后,两组人员分别驾驶他们的“虎”式坦克向村子全速冲去,卡利乌斯的217号在前,科舍尔的213号“虎”式坦克在卡尔尤斯的后方150米处掩护跟进。而村内的苏军万万没有想到刚刚溃退的德军竟又会明火持杖地反扑过来,当卡尔尤斯快到村口时,2辆T-34/85坦克急忙调转炮塔瞄准了217号“虎”式坦克。而在卡利乌斯侧后方掩护的科舍尔“213”号虎式坦克抢先开炮,两炮打将T-34打“瘫”在路边。


       待进入村里后,卡尔尤斯降低车速小心翼翼地在村内搜索着苏军的踪迹,科舍尔则迅速靠拢过去,掩护217号的左侧方向。而这时,村子里的苏军还不知道已经有德军坦克杀了进来,还以为炮弹来自于村外某处。当卡尔尤斯的坦克驶过村口的房子,突然,一辆他们从没见过的坦克出现在瞄准镜中。

       卡尔尤斯在其回忆录《泥泞中的老虎》中记载:“我们爬上了缓坡,苏军坦克一下子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之中,这还是头一次在北部战线上看到JS-2这种威力强大的坦克,全车人员都大吃一惊,它长得和‘虎王’挺像的。最可怕的是它有1门122毫米口径的大炮......可当我们与它交手之后,我们发现这种坦克有着致命的缺点:它的反应很笨拙,所以尽管它的装甲很厚,火炮口径又大,却不适合与‘虎’式在近距离周旋。不过我们也很清楚,现在已经被敌人发现,苏军坦克可能正静静地等着猎物送上门来......前进中,我们都陷入了极度紧张之中,这次突击太冒险了,但我们已经没有退路了,每个人的汗毛都立起来了。”



       的确,在战场瞬息万变的复杂环境中,区分“虎王”重型坦克和“斯大林-2”重型坦克最好的办法就是看它们的负重轮,有着交错负重轮的是德军的“虎王”坦克,而只有单排负重轮的是苏军的“斯大林-2”坦克。而卡尔尤斯他们在观察镜中看到的正是苏军的“斯大林-2”坦克。

       在干掉“斯大林-2”重型坦克之后,卡利乌斯与科舍尔以并排方式前进,两辆虎式坦克开始向相反方向旋转炮塔。沿着村里的道路一路杀了过来。卡利乌斯负责干掉路上和路边左侧的坦克,科舍尔则负责干掉右边的。在他们的相互配合之下,一辆接一辆的苏军坦克被近距离击毁。而幸存的苏军坦克乘员纷纷逃离着火的坦克,东奔西跑以此躲避“虎”式坦克的车载机枪的疯狂扫射。

      “右前方发现T-34一辆!炮塔转向两点钟方向!穿甲弹,发射!”随着一声巨响之后,又一辆苏军坦克被打成了浓烟滚滚、熊熊燃烧的废铁,而两辆“虎”式坦克继续进行着它们的死亡巡游。在这场近乎屠杀的战斗中,“虎”式坦克的炮管在急促的射击中已经过热,微微有些发黑。组成员精神高度紧张......车长快速地搜寻下一个目标,炮长急速转动炮塔瞄准;装填手一发接一发地装填着穿甲弹。炮塔里充满了橡胶烧灼的糊味——这是炮塔在快速旋转里,液压系统密封件受损造成的。

       而卡利乌斯并没有忘记还有东侧的敌人没有解决,他命令科舍尔向南到村口去警戒,自己则迅速绕到村东,偷袭苏军坦克的背后。20分钟后,在卡利乌斯和鲍尔特6辆坦克的共同夹击下,剩余的JS-2和T-34/85也都被摧毁了。至此德军已全部控制了马利诺村,此战德军共击毁了苏军17辆坦克,其中包括6辆JS-2重型坦克(一说10辆)。

       马利诺沃村之战和西线著名的波卡基村之点相比,可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卡利乌斯指挥“虎”式坦克在完全处于劣势的情况下,不仅取得全胜,而且自己没有损失一辆坦克,真正地做到了零伤亡。最值得称道的是他们遇到的对手是强大的JS-2,卡尔尤斯、科舍尔和鲍尔特之间的默契配合,以及对战场形势的正确判断等素养,肯定都在魏特曼之上。总之他不是在斗狠斗勇,也不是懵打懵撞;他确实是位大胆、果断而且善于指挥的王牌车长。

      在马利诺沃村之战后,卡里乌斯后被调任负责指挥第512坦克歼击车营第2连,他乘坐“猎虎”后期型坦克和“猎虎”坦克歼击车参加了1945年3月攻击雷马根大桥的战斗。德国战败前夕卡里乌斯向美军投降,战后定居在黑尔施韦勒佩特斯海姆(Rhineland-Palatinate)。1945年,开始作为药店店员工作。1947年,他前往海德堡大学学习药理学。

      1951年,他继续作为药店店员工作。1956年,他开了自己的“虎式”药店(Tiger Apotheke)。1960年,他的回忆录《泥泞中的老虎》出版。2012年,《泥泞中的老虎》中文版出版。1996年,日本田宫模型公司以卡里乌斯在马利诺沃村之战的217号座车出品了一套1:35的“虎”I中期型坦克模型,并赠送一套给他。2011年1月31日,奥托卡里乌斯进入半退休状态工作。2015年1月24日,奥托.卡利乌斯辞世,享年92岁。


二战传奇—马利诺沃村突袭战始末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