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常识刷题】
1. (单选)强调,“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 ),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A.有信念、有本事、有品德
B.有灵魂、有本领、有作为
C.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
D.有信仰、有作为、有奉献
【答案】C
【三级知识点】常识判断-政治-时政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时政。
第二步,十九大报告专列一个段落阐述青年的作用,这在党代会历史上尚属首次。勉励新时代广大青年: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与C项表述一致。
因此,选择C选项。
2. (单选)以下公文处理做法正确的是:
A.任职于内蒙古自治区的小刘,并用汉字和蒙古文字草拟公文
B.任职于某区委的小高向市委报送请示,同时抄送请示事项相关的街道办
C.因时间紧急,虽然涉及其他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务未协商一致,小李仍向下级单位印发了通知
D.小何在向上级机关报送报告时,在报告中就相关事项请示上级机关
【答案】A
【三级知识点】常识判断-管理公文-公文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公文。
第二步,《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11条规定,公文使用的汉字、数字、外文字符、计量单位和标点符号等,按照有关国家标准和规定执行。民族自治地方的公文,可以并用汉字和当地通用的少数民族文字。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
B、D项:《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15条规定,向上级机关行文,应当遵循以下规则:
(一)原则上主送一个上级机关,根据需要同时抄送相关上级机关和同级机关,不抄送下级机关。
(二)党委、政府的部门向上级主管部门请示、报告重大事项,应当经本级党委、政府同意或者授权;属于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项应当直接报送上级主管部门。
(三)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如需以本机关名义向上级机关请示,应当提出倾向性意见后上报,不得原文转报上级机关。
(四)请示应当一文一事。不得在报告等非请示性公文中夹带请示事项。
(五)除上级机关负责人直接交办事项外,不得以本机关名义向上级机关负责人报送公文,不得以本机关负责人名义向上级机关报送公文。
(六)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一个上级机关行文,必要时抄送另一个上级机关。
选项B属于本条第(一)项,表述错误,不当选。
选项D属于本条第(四)项,表述错误,不当选。
C项:《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16条规定,向下级机关行文,应当遵循以下规则:
(一)主送受理机关,根据需要抄送相关机关。重要行文应当同时抄送发文机关的直接上级机关。
(二)党委、政府的办公厅(室)根据本级党委、政府授权,可以向下级党委、政府行文,其他部门和单位不得向下级党委、政府发布指令性公文或者在公文中向下级党委、政府提出指令性要求。需经政府审批的具体事项,经政府同意后可以由政府职能部门行文,文中须注明已经政府同意。
(三)党委、政府的部门在各自职权范围内可以向下级党委、政府的相关部门行文。
(四)涉及多个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务,部门之间未协商一致的,不得向下行文;擅自行文的,上级机关应当责令其纠正或者撤销。
(五)上级机关向受双重领导的下级机关行文,必要时抄送该下级机关的另一个上级机关。
选项C属于本条第(四)项,表述错误,不当选。
3.(单选)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公共预算作为重要的财政管理活动,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之一。关于公共预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公共预算实行总额控制,即公共预算一旦确定,政府支出就不能再行增加
B.公共预算具有计划、管理、控制三大基本功能
C.公共预算要确保资金运作效率,即在既定时间内,迅速完成可支配资金的支出
D.财政问责是公共预算管理的重要手段,而非最终目标
【答案】B
【三级知识点】常识判断-管理公文-管理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管理。
第二步,公共预算指经立法程序批准的政府年度财政收支计划,以及政府的资金筹集,使用计划及相关的一系列制度等,存在于市场经济中并且与公共财政相适应的国家预算类型。阿伦·希克把政府预算的职能划分为三种:计划、管理、控制。与B项表述一致。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
A项:预算编制是对未来一段时间内公共部门收支进行测算和计划的活动。公共预算的过程分为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决算。预算执行由本级财政部门负责,包括收入执行,支出资金拨付和预算调整三个环节。决算是对预算结果的总结和评价,目的是为了集中反映预算活动的基本情况和政府绩效,为编制新的预算提供参考。预算方案可以随实际情况进行调整。选项A表述为预算一旦确定,政府支出就不能再行增加。A项错误。
C项:公共预算注重强化财政资金管控,确保资金安全高效运行。但并非要求迅速完成资金支出。C项错误。
D项:财政问责是公共预算应承担的受托责任,是指政府的财政活动应履行其对公民和社会的承诺,真正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是公共预算的最终目标。选项D中表述为财政问责并非公共预算的最终目标。D项错误。
4. (单选)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A.创造根本社会条件
B.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C.提供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
D.提供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
【答案】B
【三级知识点】常识判断-政治-时政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时政知识。
第二步,2021年11月11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下简称《公报》),《公报》指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
A项:《公报》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根本社会条件。应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而非“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A项错误。
C、D项:《公报》指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继续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使人民摆脱贫困、尽快富裕起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应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而非“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C项、D项错误。
5. (单选)“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在讲话和文章中多次引用这首诗,以此说明群众利益无小事、民生问题大于天。这首诗的作者是:
A.范仲淹
B.龚自珍
C.郑板桥
D.王安石
【答案】C
【三级知识点】常识判断-人文-文学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古代文学。
第二步,这首诗出自清代文学家郑板桥的《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丞括》,又名《墨竹图题诗》。意思是一个凄风冷雨的夜晚,我在县衙书斋躺着休息,听见风吹竹叶发出萧萧金石之声,立即联想是百姓啼饥号寒的怨声。我们这些小小的州县官,老百姓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我们的感情。C项正确。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
A项:范仲淹,字希文。北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在地方治政、守边皆有成绩。其文学成就突出。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A项错误。
B项:龚自珍,字璱人,号定盦(一作定庵)。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
龚自珍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次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著有《定盦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15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B项错误。
D项: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中国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在文学上,王安石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名列“唐宋八大家”;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风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其词写物咏怀吊古,意境空阔苍茫,形象淡远纯朴。有《临川集》等著作存世。D项错误。
6. (单选)电影《长津湖》以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中的长津湖战役为背景,生动诠释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赢得广泛好评。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出国作战
B.其本质是以正义之师行正义之举
C.上甘岭战役也发生于抗美援朝期间
D.2021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
【答案】D
【三级知识点】常识判断-历史-中国史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国史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抗美援朝,又称抗美援朝运动或抗美援朝战争,是20世纪50年代初爆发的朝鲜战争的一部分。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拉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1953年7月,双方签订《朝鲜停战协定》,从此抗美援朝胜利结束。1958年,志愿军全部撤回中国。10月25日为抗美援朝纪念日。故抗美援朝时间为1950年10月—1953年7月。2020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D项中“2021年”表述错误,符合题意。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
A项: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宣告成立,从此中国人民开始当家做主。1950年10月开始的抗美援朝出国作战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出国作战。A项正确,与题意不符。
B项:2020年10月23日,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彭德怀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率领下进入朝鲜战场。这是以正义之师行正义之举。B项正确,与题意不符。
C项:上甘岭战役,也称为三角山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一场重要战役,是1952年10月14日至11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与“联合国军”在上甘岭及其附近地区展开的一场著名的战役,在持续43天的战斗中,志愿军与“联合国军”反复争夺阵地达59次,志愿军共击退“联合国军”900多次冲锋。最终志愿军守住了阵地,取得了胜利。C项正确,与题意不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