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不知道如何做时间管理?看了10篇硬核干货后,我总结了这4个方法论

2023-03-10 20:07 作者:高宇聊内容  | 我要投稿

当我们总结别人成功的方法论,发现都离不开一个词:时间管理


时间管理这个词我们总是熟悉而陌生,我们常常挂在嘴上,常常写进反思总结里,却从未真正拥有过它。


GTD、番茄钟、SOP效率提高法、效率清单、SMART原则......针对时间管理有很多正确而明晰的方法,但这些方法好像也从未真正而切实地帮助过我们。原本制定好的计划依旧会被打乱会拖泥带水地完不成,原本想要管理时间却总是反被时间教做人。



如何改变这个现状呢?


首先需要我们达成一个共识:“时间是个问题,可是‘管理’它却不是正确有效的方法,因为那是几乎做不到的事情。”——李笑来《把时间当作朋友》


所以当自己无法做好时间管理时不要懊恼内耗,要承认,完美的“时间管理”的确很难很难。


但我们面对如此繁多的任务,依然需要把它们完成,该怎么做呢?




1

学会减少选择


我们完成每天每周任务的流程一般是:明确任务、制定计划、执行,这三个流程。大脑的本性是懒惰,大脑保持思考的精力有限,所以要把时间用在刀刃上,用在执行计划上。在选择任务做计划上消耗时间越多,留给行动的时间越少,计划越是没法按时按量完成,得不到正反馈,又陷进死循环中。



我们要明白,人们总是会后悔没有做出最准确的选择,而现实没有那么多精力和时间去做出最准确和不会后悔的选择,所以尽快选定又急又有用的事,然后去做,尽量沉浸进去,达到“心流”的状态。这样,即使做的不是最正确的事,也比什么都没做好。




2

学会随手记备忘录


上文提到大脑精力有限,所以要让大脑思考那些重要的而非琐碎的事务上。突然想到需要去做但又不那么急的事,突然布置的任务、一闪而过的灵感等等都可以随手记到一个小本子或者手机备忘录上。有空的时候瞅一瞅,既不会忘记,也不会干扰现在做的事。


但是如果面对密密麻麻的待办清单又陷入焦虑怎么办?



学会拆解,把难的任务拆解为一个个小任务,而已经琐碎的任务再放在碎片时间进行。比如把写论文拆解为在知网看论文,总结论文,整理大纲,在排队时处理碎片消息、浏览任务清单。让难的任务变简单,碎片任务随手解决不影响自己大块独立的时间




3

学会主动休息


休息≠摆烂,休息是为了工作学习时精神更加饱满。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个情况,明明一天什么也没做却觉得疲惫不堪,总是提不起劲,觉得头昏脑胀,效率低下而且对工作内容反感,很难着手去做。如果你有同感,那么你需要主动休息!


休息也是一种蓄能,不是只有拼命加班才叫上进。同时注意正确地休息。不是等到事情做完了才休息,彻底疲倦的时候再休息已经晚了,要有弹性地去选择休息



比如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树,每天不管自己状态如何,都只写10页稿纸,4000字。这样安排简单高效,既培养了写作习惯,保证每天都有文字可以输出,又让自己处于弹性休息和工作中,有源源不断的能量。并且值得一提的是,村上春树在选择休息方式时并没有选择高刺激的娱乐方式,而是坚持自己喜欢的跑步、听音乐来进行休息,这样避免了多巴胺上瘾,停止娱乐时情绪失落的状态,是十分值得借鉴的休息方式。




4

学会管理自己


你真的了解自己吗?自己什么时间段效率最高?什么时间段效率最低?自己适合什么休息方式?自己一天大概多少小时投入工作?可以进入心流状态多少小时?



如果你不知道,不妨花两天记录一下,自己分别在什么时间段做什么,又有何感受?更加了解自己的情绪,增加对时间的感知


畅销书《认知觉醒》作者周岭就有每日记录自己“时间管理手账”的习惯,通过四个部分:待办事项、计划完成、实际完成、备注,让自己对当天时间利用效率一目了然。


当然,没有适用于所有人的方法,希望大家可以有所收获,尽快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成为“时间的朋友”!


不知道如何做时间管理?看了10篇硬核干货后,我总结了这4个方法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