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知识点整理11】第四章第四节:时间知觉与运动知觉

2020-08-29 23:53 作者:躺坑老碧的学习瞎记  | 我要投稿

知识点如下——

第四章 知觉

第四节 时间知觉与运动知觉

一、时间知觉

A:时间知觉(temporal perception)的概念

No.1:什么是时间知觉?

书上定义——我们直觉到客观事物或事件的连续性和顺序性。

分类——时序、视距、时间点知觉。

  1. 时序知觉——能分辨事件发生的前后顺序:

  2. 时距知觉——能估计出事件存在的持续时间——分类——

    a.空时序——一个时间的起止时间;

    b..实时距——在某个时间间隔内包含着一个持续的事件。

  3. 时间点知觉/对时间的确认——某个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

    分类——“过去时间知觉、现在时间知觉、未来时间知觉。

 

No.2:时间知觉的复杂性——

  1. 不是某个特定感觉通道的功能,人借助于视觉、听觉、皮肤觉和触觉都能知觉到时间;

  2. 时间知觉的参照物是多种多样的;

  3. 人的时间知觉有时能意识到,有时不能意识到。

 

No.3:时间知觉与空间知觉——

区别——

  1. 空间知觉是对事物现存的种种属性的认识;

  2. 时间知觉在多数情况下,则是在事件进行之后才作出反应的——不能知觉过去未知觉的时间。

联系——人对空间的知觉有时受到时间知觉的影响——由于刺激的视距加大,被试觉得刺激物的空间间隔也增加了。

 

No.4:时间知觉的重要性——

例子——

  1. 成功的课应该对时间作出恰当的安排,错误的估计时间,必将给教学带来混乱的效果;

  2. 准确地测量时间在心理学研究中也有重要的意义——认知心理学的许多实验都是通过测定信息加工的时间来实现的。

 

B.影响时间知觉的各种因素

No.5:影响视觉知觉的因素——

  1. 感觉通道的性质——判断时间的精确性:听觉>触觉>视觉

  2. 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数量和性质——在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数量越多,性质越复杂,人倾向于把时间估计得较短;事件的数量少,性质简单,人倾向于把时间估计得较长;

  3. 人的兴趣和情绪——人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会觉得时间过得快,出现对时间的估计不足;相反,对厌恶的、无所谓的事情,会觉得时间过得慢,出现时间的高估。

 

C.时间知觉的脑机制

No.6:时间知觉和脑

关系——时间知觉依赖于人脑对事物或事件的连续性和顺序性的分析和综合,它的发生与大脑的广大脑区有关。

实验——时距判断作业——脑磁共振成像:双侧前额叶、颞叶、顶叶下部、辅助运动区及右脑岛等激活。

小脑——运动计时提供了精确表征。

相关疾病——

a.基底节功能紊乱——影响到时间的信息加工;

b.海马损伤——丧失外科手术前一两年的记忆;

c.颞叶内侧广泛性损伤——发生倒溯10~20年的逆行性遗忘——对时间估计,将出现严重的困难;

d.额叶损伤——难以完成包含时间顺序的任务,如,不能估计近来或遥远事件的次序;

e.额叶大面积损伤——很少关心过去和未来。

 

二、运动知觉

A.什么叫运动知觉(motion perception)

No.7:运动知觉的概念和作用

书上定义——物体的运动特性直接作用于人脑,为人们所认识,就是运动知觉。

重要性——运动知觉对动物和人的适应性行为有重要意义。

 

No.8:运动知觉的神经机制

网像运动系统——

内容——视网膜上相邻的点受到连续的刺激是运动知觉的信息来源——运动着的物体移过视网膜时,它将依次刺激视网膜上的一系列感受器,并使相邻感受器受到连续的激发,从而提供了运动的信心。

局限性——网像运动系统不能充分解释运动知觉的复杂现象——人们在知觉物体的运动时,如果移动眼睛、头部和身体,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映象相对静止,仍能知觉运动;人们在看静止物体时,移动头部,与物体达成相对移动,仍能知觉静止。

 

 

头-眼运动系统——

内容——人需要具有关于自身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的信息,即由中枢神经系统发出的动作指令——这种信息与视网膜映象流汇合在一起,共同决定人的运动知觉——人自身的运动和物体的运动相抵消。

 

B.真正运动的知觉

No.9:什么是真正运动(real movement)的知觉?

真正运动——物体按特定速度或加速度,从一处向另一处作连续的位移

真正运动的知觉——由真正运动引起的知觉就是真正运动的知觉。

 

No.10:运动知觉的影响因素——

运动下阈——刚刚可以觉察的单位时间内物体运动的最小视角范围(角速度);

运动上阈——看到闪烁时的速度;

生物运动(biological movement)——在漆黑的房间,表演者关节上放灯光,不动,观察者不知道灯光的意义,运动后,观察者能够准确判断是一个人在运动;

运动知觉阈限的影响因素——目标物的视网膜定位、刺激物的照明和持续时间、视野中有无参照点的存在、目标物离观察者的距离、知觉者的职业特点等。

 

C.似动(apparent movement)

No.11:似动的概念——

书上定义——似动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者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的运动。

相关观点——一些研究者认为,似动可能依赖于低水平的方向选择细胞(direction selective cell)的活动,这些细胞对具有低空间频率的图像运动敏感。

 

No.12:似动的分类——

  1. 动景运动(stroboscopic movement)/最佳运动/Phi运动——当两个刺激物(光点、直线、图形或画片)按一定空间间隔和时间距离相继呈现时,我们会看到从一个刺激物向另一个刺激物的连续运动;

  2. 诱发运动(induced movement)——由于一个物体的运动使其相邻的一个静止的物体产生运动的印象;

  3. 自主运动(auto kinetic movement)——黑暗中,盯着细小的发光点,会觉得它仿佛在运动,就是自主运动;

  4. 运动后效(movement after effect)——在注视向一个方向运动的物体之后,如果将注视点转向静止的物体,那么会看到静止的物体似乎朝相反的方向运动。

 

第四节 错觉

一、什么叫错觉

No.1:错觉的概念——

书上定义——当我们的知觉不能正确地表达外界事物的特性时,出现的种种歪曲。

研究意义——究错觉的成因有助于揭示人们正常知觉客观世界的规律

 

 

实践意义——

a.消极方面——有助于消除错觉对人类实践活动的不利影响;

b.积极方面——利用某些错觉为人类服务。

 

二、错觉的种类

No.2:错觉分类——

A.大小错觉

包括——

  1. 缪勒-莱耶错觉(Mueller Lyer illusion)/箭形错觉——有两条长度相等的直线,如果一条直线的两端加上向外的两条斜线,另一条直线的两端加上向内的两条斜线,那么前者就显得比后者长得多;

  2. 潘佐错觉(Ponzo illusion)/铁轨错觉——在两条辐合线的中间有两条等长的直线,结果上面一条直线看上去比下面一条直线长些;

  3. 垂直-水平错觉(horizontal vertical illusion)——两条等长的直线,一条垂直于另一条的中点,那么垂直线看上去比水平线长一些;

  4. 贾斯特罗错觉(Jastraw illusion)——两条等长的曲线,包含在下图中的一条比包含在上图中的一条看上去长些;

  5. 多尔波也夫错觉(Dolboef illusion)——两个面积相等的圆形,一个在小圆的包围中,另一个在大圆的包围中,结果前者显大,后者显小;

  6. 月亮错觉(moon illusion)——月亮在天边(刚升起)时显大,而在天顶时显小。

 

B.形状和方向错觉

包括——

  1. 佐尔拉错觉(Zollner illusion)——一些平行线由于附加线段的影响而看成不平行的;

  2. 冯特错觉(Wundt illusion)——两条平行线由于附加线段而影响,使中间显得窄而两端显得宽,直线好像是弯曲的;

  3. 爱因斯坦错觉(Einstein illusion)——在许多环形曲线中,正方形的四边略显弯曲;

  4. 波根多夫错觉(Poggendoff illusion)——两条平行线切断同一条直线,看上去不像在一条直线上。

 

C.螺旋和运动错觉

包括——

  1. 螺旋错觉——典型:Fraser螺旋;

  2. 运动错觉——黑白交错的圆形,盯着其中一个圆,会觉得其他圆在转动。

 

D.敏感错觉/Hermann格栅

新发现——格力德(Grid)火花错觉

 

三、人为什么会有错觉?

No.3:相关学说——

  1. 眼动说

  2. 移情说

  3. 完形倾向说

  4. 透视说

  5. 常性误用说

 

 

到这里!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知识点整理11】第四章第四节:时间知觉与运动知觉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