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野生动物疫病防控,助力人类自身健康发展
2022年2月6日,农历正月初六,绿会副理事长周晋峰与国际病毒学家、中美生物安全问题专家熊炜博士就构筑同一健康和狂犬病预防及净零工作展开探讨。
加强人畜共染病防控,特别是加强病毒通过野生动物感染、扩散、传播的防控,有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与人类自身健康发展。中国作为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2030年实现全球零狂犬病目标的缔约国,积极履行国际承诺,实现狂犬病净零目标,也是对同一健康理念的有力践行。

周晋峰表示,践行同一健康(One Health)理念,需要跨学科、跨部门、跨地区协作,进而保障人类健康、动物健康和环境健康。包括狂犬病在内的多种人畜共染病,其传播性、变异性,都会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对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破坏,对生物安全影响重大,加强对野生动物疫病的防控,对实现同一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
熊炜博士介绍了当前口服无毒狂犬病疫苗在研发领域的进展情况,表示狂犬病是全球范围内危害动物和人类生命安全的急性致死性人畜共患传染病,因其潜伏期长,隐蔽性强、致死率高等特点,加之人们对野生动物传播狂犬病在认识上的不足,相关防控工作还很薄弱,亟需得到全社会的重视和关注。近年来,频繁爆发的野生动物疫病,带来的生物安全威胁与日俱增。
2010年5月,赛加羚羊的乌拉尔种群产羔期结束后的短短几天内,1.2万只雌性赛加羚羊突然死亡,死亡数量几乎占该种群的三分之一。2017年1月,蒙古国西部再次发生赛加羚羊大量死亡事件,大约900只、占该亚种群近10%的赛加羚羊死于疫病感染,让这一濒危物种现状雪上加霜。
2021年12月底,以色列北部的自然保护区爆发禽流感疫情,上千只野生鹤染疫致死。据了解,每年有超过 50 亿只候鸟经过该地区,前往温暖的非洲或欧洲地区,这使这里成为全球鸟类旅行的纽带,也是重大禽流感爆发的灾难性地点。以色列媒体报道称,一些去过上述自然保护区的儿童可能碰触了一只感染禽流感的鹤,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禽流感的传播。
双方经过细致沟通讨论,对下一步工作推进做出部署,一致同意加强野生动物疫病的科学研究与防控工作,同时希望向有关部门建议,开展口服无毒狂犬疫苗在野生动物疫病防控领域的试点工作,建立跟踪监测平台,为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2030全球实现零狂犬病目标的实现,贡献中国力量。
文/tammy 审/cherry 编/ang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