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的屈光发育档案,是否有必要建立?
据世界卫生组织2017年的调查显示,我国近视眼患者已达6亿,其中青少年近视率为70%,居世界第一。小学生的近视率也接近40%。
在眼科,我们经常会听到这种声音“哎呀,我的孩子视力平时都挺好的,怎么一检查就是近视了呢?”。
不久前,就有一位家长带着孩子来重庆佑佑宝贝妇儿医院眼科检查视力,因为孩子说看不清黑板了。家长表示这是第一次带孩子进行专业的眼科检查,检查结果出来却让在场的人员大吃一惊。
这个年仅7岁的孩子近视度数已经达到了300度,眼轴长度比同龄孩子长接近1毫米!孩子无疑确定为真性近视。
家长焦急地咨询医生近视能治疗吗?得到的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因为真性近视是不可逆、不能治愈的,而且随着孩子年龄增长,如果处理不当近视度数往往还会持续增加,目前只能通过佩戴适合的眼镜和调整、培养良好的用眼习惯,来延缓和阻止近视的增长。
因此,佑宝在这里要提醒各位家长不要等到孩子说看不清东西了,才来检查视力,这时往往已经为时已晚。
近视防控,应重在“防”!国家青少年近视防控指南提出,为孩子建立屈光发育档案是预防近视有效的措施之一。
一、为什么要建立屈光发育档案
举个例子:
两个同年龄的孩子多多和明明,多多从3岁就建立了屈光发育档案,每半年就会进行眼科相关检查。
5岁的时候,多多的屈光度发生了异常,远视储备消耗较多,眼轴增加快于同龄孩子,在医生的指导下,家长进行了合理的干预,有效地推迟了近视的发生。至今6岁了,多多仍未发生真性近视。
明明则一直都没有检查过视力,家长也从来没有听说过孩子看不清楚。直到小学入学前检查,才发现明明的右眼已经有了300度近视,左眼正常。
由于单眼视力正常,明明在平时看东西的时候不会感觉模糊,家长也无法察觉。最终,明明需要戴镜矫正视力。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认识到,给孩子建立屈光发育档案,定期进行检查,密切关注孩子眼睛发育有多重要。
二、建立屈光发育档案的时机?
婴幼儿的眼部结构和视觉功能随着眼球的发育和眼轴的延长而逐渐发育,逐步达到正视水平。但这种视觉功能的发育必须在外界环境对眼的适当刺激条件下才能完成。
眼科医生建议,从4岁开始建立儿童屈光发育档案。
监测儿童随年龄变化的屈光状态,并进行眼轴、角膜曲率、眼压和身高等测量,记录并保存。每半年复查一次。
屈光发育档案既能提前发现近视的苗头,早期给予有效地防治干预,也能筛查出斜视、高度远视或高度散光等导致的弱视,并及时给予矫正和治疗。
三、屈光发育档案包含哪些内容?
“屈光发育档案”是一份像学籍一样的视觉健康档案,包括裸眼视力、矫正视力、屈光度、眼压、角膜曲率、眼轴等10多项与视力发展相关的项目。
四、屈光发育档案的作用?
家长可以直接通过屈光发育档案了解到孩子眼球发育情况。
屈光发育档案可以有效预警近视的发生,发现导致弱视的常见原因:斜视、散光和高度远视等。
根据屈光发育档案数据分析,眼科医生可以为孩子提出有效的、个性化的近视防控方法和建议,以及尽早进行斜视、散光、远视和弱视的治疗。
近视是逐渐发生的,因此,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对眼屈光相关数据进行连续监测,能够及时发现一些参数的异常,可作为近视的预警。再通过系统全面的干预手段,可以推迟近视的形成或延缓、阻止近视发展的进程,这对于孩子的近视防控有着重要意义。
五、如何预防近视?
想要有一双健康的眼睛,还需要掌握以下8个爱眼小知识:
1、每次看书或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不要超过半小时。
2、不要趴着、躺着看书,更不能走路或在行走的车上看书。
- 3、看书和看手机要保持35cm以上,看电脑要保持60cm以上,看电视要保持2米以上。
- 4、每天2小时以上阳光下户外活动。
- 5、多吃深绿的蔬果,少吃含糖食物,均衡饮食。
- 6、眼睛使用30分钟,看远3-5分钟,每天睡饱8-10个小时。
- 7、记得每半年做一次视力检查,及时发现孩子的视力和视功能问题。
- 8、如果发现孩子视力问题必须及时、科学、规范的处置。
参考文献:
1.眼视光门诊视光师手册(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 :121-140
2.刁红星;林智 眼健康管理(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3.葛坚 眼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