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小辞典·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部分》2.90 泛神论
【本文转载自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 仅供学习参考】
90、泛神论
流行于十六到十八世纪西欧的一种哲学学说。它认为神就是自然界,自然界就是神;神和自然界是等同的,神融化在自然界的一切事物之中,不存在什么超自然的精神力量。代表人物有意大利的布鲁诺和荷兰的斯宾诺莎。
泛神论不同于有神论。有神论认为,世界之外还有一个凌驾于世界之上的神,它创造一切、支配一切。泛神论否认有神论的这些观点。泛神论讲的神,实际上就是自然界。泛神论认为,世界的本原是自然界,而不是超自然的神。因此,泛神论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是披着泛神外衣的唯物主义。正如费尔巴哈所说的:“泛神论是神学的无神论,是神学的唯物主义,是神学的否定,但是它本身是站在神学的立场上的”[1]。
从历史的分析可以看到,由于当时神学和经院哲学占着统治地位,泛神论表面上在讲神,实际上以泛神论为掩护来宣传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在批判神学和经院哲学的斗争中,泛神论曾经起过积极的作用。由于历史的和阶级的原因,泛神论不得不带着神学的色彩,这也反映了资产阶级反封建的软弱性和反对有神论的不彻底性。随着阶级斗争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日益深入人心,唯心主义的不断破产,现代资产阶级抽掉了历史上泛神论的唯物主义内容,把泛神论说成是主张世界是存在于神之中的一种学说,这是利用泛神论的形式来调和科学和宗教的对立,宣扬唯心主义与宗教,因而泛神论便成为一种反动的学说了。
注:
[1]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138-13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