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小辞典·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部分》2.89 无神论
【本文转载自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 仅供学习参考】
89、无神论
同有神论相对立,一种否定鬼神存在的哲学学说。它反对一切宗教迷信,认为世界上根本不存在鬼神。无神论的理论基础是哲学唯物主义。它坚持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的原则,否认有离开物质而独立存在的精神,否认世界是由神或上帝创造的,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按照自己固有的客观规律运动着的物质世界。
无神论的产生和发展是同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知识的发展密切联系的,是在同有神论的斗争中产生发展起来的。历史上的无神论者都以唯物主义观点,批判和反对有神论的宗教世界观,从而建立和发展了无神论学说。如公元一世纪时,我国东汉的法家著名代表王充,在同宗教神秘主义斗争中,提出了无鬼论和无神论的思想,驳倒了反动儒家董仲舒一伙的“天人感应”说[1],批判了反动阶级的愚民神学。公元五世纪南朝的范缜,是一个著名的无神论战士。他同宗教迷信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并著有《神灭论》一书,有力地批驳了佛教的灵魂不灭的谬论,揭露了佛教的欺骗性,动摇了佛教的理论基础。十八世纪的法国唯物主义者梅叶、爱尔维修、狄德罗、霍尔巴赫等,都是战斗的无神论者。如梅叶以唯物主义观点,深刻地批判上帝创造世界的谬论。他指出:在世界上根本没有“创造主”的地位,宗教是有势力的人捏造出来欺骗人民的工具,教会和政府是两个互相袒护的强盗。他还号召人民起来斗争,反对世俗压迫者和宗教神秘主义。
无神论是进步阶级反对反动阶级的思想武器。我国先秦法家思想集大成者韩非,在同没落奴隶主阶级及其思想代表儒家的斗争中,提出“用时日,事鬼神,信卜筮,而好祭祀者,可亡也”。[2]即认为迷信鬼神是衰亡的象征。他还说,“乱弱者亡”,“治强者王”,国家兴亡是由于力量强弱的对比,与天命鬼神无关。他的无神论思想为新兴地主阶级夺取政权提供了理论根据。历史上的无神论者在反对唯心主义和宗教有神论的斗争中,曾经起过重大的进步作用。但由于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无神论者都受着阶级的历史的局限性,虽然揭露和批判了宗教迷信的罪恶、危害,但对宗教和鬼神产生的历史根源和消灭宗教的真正途径,还不能作出科学的阐明。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建立起了真正科学的战斗的彻底的无神论。它第一次深刻地阐明了宗教有神论的产生、存在、实质及其消灭的途径,并指出宗教是剥削阶级从精神上奴役人民的鸦片,是维护反动统治的工具。因此,无产阶级在进行革命斗争中,要把宣传辩证唯物主义和无神论,反对唯心主义和宗教有神论,作为自己一项长期的战斗任务。列宁在《论战斗唯物主义的意义》中指出:“恩格斯早就嘱咐过现代无产阶级的领导者,要把十八世纪末叶战斗的无神论的文献翻译出来,广泛地传播到人民中去。”[3]要把各种无神论的宣传材料供给人民群众,“要善于唤起最落后的群众自觉地对待宗教问题,自觉地批判宗教”。[4]
注:
[1] 认为万物都由有意志的“天”产生,人间的一切都由天的意志安排。
[2] 《韩非子·亡征》。
[3] 《列宁选集》第四卷605页。
[4] 《列宁选集》第四卷60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