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怎样避免被“无症状感染者”传染新冠肺炎呢?

2020-04-08 10:07 作者:阿黄医生  | 我要投稿

小伙伴们大家好,近来国内的疫情渐渐接近尾声。本土新增病例,已经多日不见出现,形势一片大好。似乎,只要做好境外输入病例的防控,就能够控制国内的疫情。但是,真的是这样吗?

近日,国家的疫情通报中,新增加了一类人群——无症状感染者。这又是什么意思呢?这些人群意味着什么呢?该怎样避免被他们传染呢?别慌,我来教你几招!(声明:本文所述均仅针对单纯的传染病预防问题!不含有歧视无症状感染者、新冠肺炎患者之意。)

国家疫情通报中,增加了“无症状感染者”的分类

一、“无症状感染者”是什么意思?

我们都知道,感染了一种疾病,一般而言都会出现相应的症状。比如:感冒了会咳嗽、打喷嚏(流感病毒感染);吃坏肚子了会腹痛、拉肚子(肠道细菌感染)等。通过这些症状,我们就能识别出某人患有某样疾病。

同样的,有症状的新冠肺炎感染者,一般都会出现发热、咳嗽。胸闷等症状,我们一看到这些症状,潜意识里就会觉得这个人风险比较大,有感染新冠肺炎的可能,就会远离他,这样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我们被感染。

但是,如果有某个人感染了新冠肺炎,但是却一点症状都没有,也不发热,也不咳嗽。你根本就不知道他是一个传染源,还在笑呵呵地和他交谈、吃饭,那你被感染的概率,也就大大增加了。

一个无症状感染者,可以传染一家人


二、“无症状感染者”造成的危害大吗?

关于这一点,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大家,无症状感染者造成的危害是很大的。

其实大家自己也能想明白——就好比你和别人打架,你看到对方身强力壮,还手持尖刀,那么你就会害怕,就不会和这个人打架,也就不会丧命;但是对方如果装作病恹恹的,并且把尖刀藏起来,那你去和对方打架,可能就会要命喽!

背后藏刀,不小心可能会要命哦!

关于无症状感染者的危害,其实历史上有一个十分经典的例子,那就是美国的“伤寒玛丽”。

“伤寒玛丽”,本名叫玛丽·梅伦,生于爱尔兰,15岁时移民美国。起初,她给人当女佣。后来,她发现自己很有烹调才能,于是转行当了厨师,靠着自己精湛的厨艺,每月能赚到很多的薪水,生活也过得不错。

玛丽虽然身体一直健康,但是,但凡是玛丽工作过的餐厅,都相继出现了伤寒杆菌的感染者,却没有发现传染源,一时间众说纷纭。最后,通过流行病学追溯,发现了玛丽。玛丽虽然身体健康,没有症状,但是她却携带了大量的伤寒杆菌,以至于餐厅老板疏于防范,导致玛丽感染了大量的无辜者。

当年的美国报纸对“伤寒玛丽”的报道,“TYPHOID MARY”即“伤寒玛丽”的英文。

由此,人们认识到,除了发病的患者、无病的健康人之外,还存在“无症状感染者”这么一类人群,从此揭开了对于无症状感染状态研究的序幕。

无症状感染者,并非都会广泛的传播疾病。有些疾病的无症状感染者,传染别人的能力是很弱的。但是对于新冠肺炎而言,无症状感染者的传染能力还是不算弱的,如果不注意防范,很可能目前大好的防疫形式,就会被无症状感染者所击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无症状感染者,可能会造成疫情的大范围传播

三、怎样避免被“无症状感染者”传染?

其实,任何传染病的预防,都不外乎以下三点:①消除传染源;②切断传播途径;③保护易感人群。

对于无症状感染者而言,消除传染源并不容易做到。我们很难去识别这些无症状感染者,自然也就难以对其进行集中隔离治疗。而目前新冠肺炎的疫苗还尚在研发中,所以也无法有效的做到保护易感人群。那么我们能选择的,就只剩下一条路——切断传播途径。

其实,如何切断传播途径,都是些大家已经熟悉的方法——出门戴口罩,回家勤洗手,不要聚众,能做到这三点,即便接触了无症状感染者,也能够尽量降低被感染的概率,很好地保护自己。所以大家千万要绷住弦,意识不能松懈,现在还不是放松警惕的时候!

战疫仍在进行,千万保持警惕!

①bilibili(健康知识工坊),不定时发布各类医学知识科普文章、医学知识科普视频,欢迎关注。

②作者为前甲状腺外科医生,临床医学硕士。如果有小伙伴想要咨询个人病情备注:仅限于甲状腺疾病),可私信联系。

怎样避免被“无症状感染者”传染新冠肺炎呢?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