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回眸一笑娇百媚,再回首已百年身

2020-04-08 10:04 作者:Tinkie_Yang  | 我要投稿

回眸一笑娇百媚,再回首已百年身(一)

黑字作者:王鑫

绿字作者:杯中的海

 

一说起艺伎、歌妓和烟花女等词语,不知道你会不会带着惯有的偏见,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她们?

这些女性,虽是烟花柳巷的风尘女子,但也曾是不谙世事、羞赧清纯的妙龄少女。然而,有多少人自觉或不自觉地认为她们的骨子里就是下层人,纯洁美好的词汇她们是不配拥有?

似乎从来无人打破过“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句千古传唱的关于风尘女子的七言绝句,但谁又知道这绝句背后沉淀着多少狭隘心理和从众偏见。

直到电影《金陵十三钗》的问世,似乎一举推翻了这句无可更改的红颜祸水说法的“至理名言”。

不得不说,金陵十三钗们,国难当头,义不容辞的英雄壮举,使我们的盲目判断和狭隘偏见,瞬间溃散得一塌糊涂。

故事是以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南京大屠杀为背景,讲述了1937年日军大举入侵南京,城内乌烟瘴气,百姓中大部分男士都被屠杀,女性遭到了凌辱和胁迫,甚至连老人和儿童都不能幸免。影片高潮部分当然是十三钗挺身而出换上女大学生的衣服代替她们去军营唱颂歌。在此前,妓女们刚进入教堂时霸占了地窖,妓女们袒胸露乳、浓妆艳抹、话语粗俗,随后教堂内女学生与妓女发生冲突,在上厕所的问题上引来的争吵。与后妓女们打算顶替女学生们去军营,脱掉华丽的旗袍,剪去妖艳的头发换上学生的服装,女学生对她们的看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想这不光是女学生们,所有人都是对她们的行为感到震惊与敬佩。

国危家难之时,金陵十三钗身上依然体现着一种摄人心魄的——美的双重性:心灵和形貌内外兼美。她们并非由于沉溺金钱而变得麻木不仁,而是由于外在冷酷的环境麻木不仁不断蹂躏着她们地身心,最后使得她们不再相信还有善良的人性,因而她们只敢把自由的希望寄托在金钱上——为了赎身而贪财。

实际上,金陵十三钗们身上时刻体现着对人间真情的眷恋、对生命自由的追逐、对自身尊严的捍卫:具体体现在她们对亲情的依恋,对爱情的向往,对自由的渴盼,对尊严的寻求。

金陵十三钗的深明大义和自我牺牲精神,让我们明白,没有谁比她们更懂得“什么是人与兽之间的差距”,“什么是纯洁”,“什么是生死”。

最后,剧情回到最初的时刻,十几个风华绝代的女子,唱着风情万种的曲调,朝着我们的眼睛走来,仿佛所有逝去的岁月风华都可以重新再来,而我们知道,她们的肉身再也不会回来。

从今而后,只有缅怀她们的记忆,不断在你的意识中滴落成海、任由海浪自在翻卷、日夜奔腾不已。她们轻微而有力的呼喊,终将化成历史的低语,掷地而有声,渺渺却不绝。不论清醒还是做梦,你会铭记一种无法刻镂却又活力永驻的美。

回眸一笑娇百媚,再回首已百年身(二)

作者:张珊珊

电影《金陵十三钗》是根据严歌苓的同名小说改编的,它以一位女学生书娟的回忆为叙事线索,讲述了南京大屠杀期间在一个教堂发生的绝望与救赎的故事。

《金陵十三钗》标题就有着中西方文化交融的双重象征。曹雪芹的《红楼梦》中有着“金陵十二钗”的经典形象,因此,“金陵十三钗”可以说是从中国文化角度出发的象征着《红楼梦》的“金陵十三钗”,同时也暗示着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玉墨、豆寇等既像林黛玉、薛宝钗们那样年轻、美丽,但又有着比她们还要悲惨的度过余生。

“十三”也暗含着不祥的含义——与耶稣为了解救人类、牺牲自己,如同玉墨和她的姐妹们救了女学生,牺牲自己一样。

电影刚开始的时候,不管是乔治还是女学生,没有人喜欢那些妓女,她们言语粗俗、举止轻佻,与单纯的女学生们相比,简直是云泥之别。女学生们都看不起那些妓女,经常与她们发生争执,甚至连茅房都不让他们上。

可就是这些低贱的风尘女子牺牲自我,保护了女学生们的纯洁。她们清楚的知道日本的邀请并不是什么单纯的唱歌,所有人都知道去了意味着什么,但是金钗们的一句“姐姐们替你们去”,最终终结了一切无望的讨论。电影最后没有交代她们的结局,但我们都知道她们已经是凶多吉少了。

谁说商女不知亡国恨呢?谁都是自私的,但是她们现在成了一个个无私的人,就是英雄。最后她们被送上车的那个眼里含泪,嘴角带笑的回眸,我想那是她们最美的时候吧。

回眸一笑娇百媚,再回首已百年身(三)

作者:陆洁

几乎无人不知李商隐这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诗歌,也几乎所有人在有意识和无意识中已经默认了——这是举世公认的真理。

然而,影片《金陵十三钗》里的烟花女子玉墨却说,她和姐妹们要证明她们这些“商女”也是知道亡国恨的。 

当仅存的纯洁被污染,暂时的宁静被打破,谁又曾想到正是这些低贱的风尘女子散发出的人性之光保护了孩子们的纯洁。她们清楚日本军队的邀请没有想象的单纯,所有人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也许当初一句“姐姐们替你们去”只是为挽救孩子们别做傻事所找的借口。可是回到地窖,谁也没有多少片刻的轻松。玉墨的提议有人犹豫,有人反驳,但最终这些女人的善良战胜了内心的恐惧。

在临走的前一天,她们高兴地让约翰为自己化妆,因自己从未试过的装扮而像个小女孩般雀跃不停。如此模样其实正是她们心中所真正渴求的,浓妆艳抹实属被迫无奈之举。最后送给妹妹们的一首《秦淮景》,又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辛酸。或许被送上敌车回首的那一刹那,正是她们人生中最美的时刻。

结局的最后,那一群女学生跟着神父逃离出了南京,并没有交代十三钗的下落,但是谁都心知肚明,她们善人最后没有得到善终。

想起最近看到的一条新闻,巴西黑帮因为不满政府的毫无作为,出手帮助巴西实行隔离,这个举动可以说震惊世界,什么是白,什么是黑,一个人的职业真的能评判一个人的好坏吗,能说明这个人品性的优劣吗,事实告诉我,并不能。

 

 


回眸一笑娇百媚,再回首已百年身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