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声称炸死乌军600余人,西方媒体为何说“炸歪了”

文/行走斯图卡
在2023年的跨年夜,“疑似”在美军的协助下,乌军定位了俄军在顿巴斯的一个军营,使用“海马斯”火箭炮袭击了那里;由于违规使用手机,俄军在这次袭击中伤亡惨重,截至目前死亡人数上升至89人,而乌克兰宣称俄军死亡“400余人”。
不管最终数字多少,俄军遭受了巨大的人员伤亡,这是不争的事实;随后俄军也对乌军展开了猛烈报复。据塔斯社报道,俄罗斯国防部宣布,对顿巴斯地区克拉马托尔斯克市两处乌军临时住所发动袭击,作为跨年夜乌军袭击事件的“报复行动”。报道称,俄军情报部门发现乌克兰军队在克拉马托尔斯克的一个学校里驻扎了大量人员,其中两栋宿舍楼共有约1300到1400名乌军,俄军随后发动了袭击,造成约600名乌军死亡。
但是很快,乌克兰否认了俄军的报道,西方媒体也纷纷造势,宣称“俄军炸歪了”。路透社随后宣称,记者实地走访了这两处建筑,宣称俄军的导弹没有准确命中宿舍楼,而且大楼里面也没有驻扎乌军,现场也没有人员伤亡的迹象。
俄罗斯说得有鼻子有眼、乌克兰和西方坚决予以否认,宣称这是俄军的“信息战”,用来转移人们的视线。那么真相到底如何?我们依旧不得而知,在西方的配合和帮助下,乌克兰的网军发挥出了惊人的战斗力,其表现远远优于乌克兰的陆海空三军。
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乌克兰不断释放假消息,以此来混淆战场的透明度,这从战争初期就表现得非常明显,比如著名的“蛇岛77勇士”,事后证明基辅纯粹是瞎扯——当时蛇岛上的乌克兰驻军有二百多人、而不是77人,最后他们全部选择投降,而不是奋战致死。
这些信息最终形成了一个厚重的战场迷雾,掩盖了俄乌战场上的很多关键信息,以至于有人相信“在北约的帮助下,乌军个个都是神兵下凡、以一当百,就跟打电玩、送外卖一样轻松容易”。
西方刻意淡化乌克兰的损失,并不代表乌克兰真的损失很小。事实上,越来越多的信息显示,乌克兰在这场战争中付出的代价相当沉重,甚至已经影响到往后好几代人的正常生活:大量人口流失、无法弥合的心理创伤、满目疮痍的基础设施、绝望到让人窒息的未来……这些都是乌克兰试图成为西方“反俄桥头堡”所带来的结果。
但是西方不愿意看到这样的结果,更乐意渲染俄罗斯的代价,试图将这场战争描述为“反抗西方意志的下场”;这就才是所谓“认知作战”的本质,那就是鼓励其他国家成为西方的棋子、吓阻其他国家反抗霸权的决心。因此当俄军宣布对“跨年夜袭击”事件进行报复之后,西方媒体第一时间为乌克兰方面进行“澄清”,不管俄罗斯的报复是否成功,乌克兰都必须“损失甚微甚至没有”、俄罗斯只能“炸歪了”、只能“无能狂怒”。
西方这种“认知作战”,说穿了就是“用大量虚虚实实的信息,来达成某种地缘政治或军事目的”;这种作战方式,既可以用在俄罗斯身上,也可以用在中国或其他国家身上。
无论是炸死63人或者炸死400人,还是更多的600人,数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显示了现代战争的残酷。2023年,以导弹和死亡拉开了序幕,这让我们倒吸一口凉气。以土地换和平,难道不香吗?最差的和平远胜过最正义的战争,拜登和他的傀儡,放过乌克兰人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