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在洛阳执政的帝王 东汉少帝刘辩

2022-10-19 00:56 作者:索易记录  | 我要投稿

洛阳,一座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四千多年建城史以及一千五百多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缔造了无数中华文明的传奇。“山南水北为阳”,洛阳因地处洛水之阳而得名,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夏都斟鄩、商都西亳、东周王城、汉魏洛阳城、隋唐洛阳城五大都城遗址沿着洛河一字排开,举世罕见。百余位帝王在此执政。今天就说说东汉少帝刘辩。

少帝刘辩(176年——190年3月6日),189年在位5个月。父亲是汉灵帝刘宏,母亲是来自南阳郡宛县(今河南省南阳市)的宫女何氏。被废为弘农王,成为东汉唯一被废黜的皇帝,在董卓胁迫下自尽,时年仅十五岁,是东汉唯一被废黜的皇帝,葬于今河南省洛阳市附近。

少帝在位时期,东汉政权已经名存实亡。公元184年(甲子年),朝廷外部爆发了黄巾起义,东汉朝廷没有能力镇压,将权力下放给地方,形成了军阀割据的局面;朝廷内部出现了以大将军何进为首外戚集团与以十常侍为首宦官集团。中平六年夏四月十一丙辰日(公元189年5月13日),灵帝驾崩。少帝辩继位后,一切政事取决于临朝称制的何进外戚集团。何进外戚集团和宦官集团的矛盾愈演愈烈,终于导致宫变的发生。

汉灵帝时有个宦官集团,人称“十常侍”。十常侍,指中国东汉(公元25年—220年)灵帝时操纵政权的十二个宦官:张让、赵忠、夏恽、郭胜、孙璋、毕岚、栗嵩、段珪、高望、张恭、韩悝、宋典,他们都任职中常侍。其首领是张让和赵忠。中平六年四月,(公元一八九年)初夏,灵帝害病快要死了,打算立王美人生的皇子刘协做太子。但十常侍认为先杀死大将军何进,才能保皇太子日后平安。何进原来是一个杀猪的,因妹妹是何皇后,生了皇子刘辩,何进才掌握了大权。何进知皇帝要杀他,没有入宫,回到家里,召集大臣商议如何杀掉十常侍。袁绍劝何进趁早把十常侍这些宦官杀掉,何进将这个想法告诉何太后,何太后正宠信张让等人,便不同意。朝廷派往西凉领兵的刺史董卓,手下有二十万大军,野心很大。这天,他接到何进的檄文,心中十分高兴,起兵向京城洛阳进发。张让、段圭等宦官们听到风声,就决定先下手为强, 便先派五十名刀斧手埋伏在长乐宫嘉德门内,让何太后召何进进宫。何进自觉手中掌握天下大权,不听劝阻进了皇宫。刚一进门便被十常侍乱刀砍死。何进的属下吴匡、张璋、袁术等见何进的人头被人从墙里扔了出来,大怒,挥舞着宝剑高叫着杀入宫内,碰见宦官,不论大小,全部杀死。光熹元年(公元189年)八月二十六己巳日,天亮后,宦官们乘机裹胁何太后、少帝、陈留王协和省内官属,劫持宫内其他官员从天桥阁道逃向北宫德阳殿。 何太后中途被尚书卢植所救。光熹元年(公元189年)八月二十七庚午日,张让、段圭等迫于追兵,被困北宫中,无计可施,绑架着少帝、陈留王等数十人步行出谷门。入夜后到达黄河岸边小平津。 河南中部掾闵贡夜里到达黄河岸边小平津。少帝又饿又渴,闵贡杀羊进上,又厉声斥责张让等人祸国乱政,并持剑砍死数名宦官。张让等人投河自尽。闵贡扶着少帝与陈留王,乘着夜色走了几里地,得到百姓家一辆板车,三人乘车到雒舍。光熹元年(公元189年)八月二十八辛未日天亮后,找到两匹马,少帝独骑一匹,陈留王与闵贡合骑一匹,从雒舍往南行。

奉何进之令入京“勤王”的并州牧董卓率军来到显阳苑,听说少帝一行在北边就要回宫了,就率军与大臣们一起到雒阳城北的北芒阪(今北邙山)下迎接少帝。少帝见董卓突然率大军前来,吓得哭泣流泪,语无伦次,而陈留王对答如流。董卓入京后,自封为司空,权倾朝野。昭宁元年九月初一甲戌日(公元189年9月28日),董卓在崇德前殿召集百官,逼何太后下诏书立刘协为帝,废黜皇帝为弘农王,皇太后还政。陈留王遂即位,改元永汉,是为汉献帝。



在洛阳执政的帝王 东汉少帝刘辩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