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 抗战胜利后上海的第一个春节 到处喜气洋洋
经过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以后,1946年的上海终于迎来了抗战胜利后的第一个春节。美国《Life》杂志的摄影记者 George Lacks来到了新年中的上海,拍摄了这些老照片。

图为燃放鞭炮的上海市民。

过年写春联是少不了的。那时候的春联,都是手写的,不像现在基本上是印刷的。

喜气洋洋的上海老百姓。身后是一幅幅的中国传统年画,当年过年是要贴年画的。

抖空竹的上海市民。

大刀,从来都是小孩子的玩具。

卖年货的小店,东西还不少。

卖纸钱香烛的,进庙烧香用的。

这里放的可是小电影。

过年了,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这才是过年的味道。

祭拜祖宗。

过年,妈妈分红包了,这是小孩子过年最盼望的时刻。这一看,就是个殷实之家。经过八年艰苦抗战,终于迎来了上海的新生,那年上海过年特别的热闹。上海虽然是个西化很严重的城市,可贴春联、放鞭炮、发红包、祭拜祖宗等等,这些中国传统习俗都一个不落地保留了下来。只是现在这些传统习俗,很多都没有了。

可惜的是,安稳日子还没过多久,中国人就打起了内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