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马赛马拉:人类进化的嬗变

2020-04-14 09:36 作者:一阎九鼎  | 我要投稿

1

        我身后的一片辽阔草原,就是马赛马拉,位于肯尼亚东非大裂谷。我为什么来到马赛马拉?因为在320万年前,人类也是生活在这一片草原,在这里与野生动物毗邻而居,甚至混居在这片草原。


       320万年前,人类在这片草原上位于生物链条的低端,甚至是食物链条的底层,是很多动物的盘中之餐,是大草原的小可怜。同时,就是在这片土地,人类完成了进化的嬗变。由盘中之餐,大草原上的小可怜,一下子变成了万物的灵长,人类不再是动物的盘中餐。人类何以在短短的三百万年间完成进化嬗变。人可以为“人”?“人”的特质是什么?所有的答案都在这片草原。


       人类为什么诞生于这片草原?因为这里土地肥沃,草木丰美,气候湿润,成为人类的诞生地。人类在这里完成了“人”这一特殊物种的进化。


       在两百万年前,进化的人类开始走出非洲,走向欧洲、亚洲以及五大洲,从此在全世界繁衍生息。这片看起来普通的草原,是人类的故乡。


       今天,我回到人类的故乡,将在这里寻找人类进化的路线,知过去,了解现在,把握未来,这是本次调研的根本价值、研究目的,探寻: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是什么?人何以为人?人何以完成进化的嬗变?人的特质是什么?人的心智模型是什么?

 


2

        动物经历千百万年,甚至上亿年,生活方式几乎没有发生变化。正如在大草原上奔跑的动物,亿万年前和今天的奔跑方式是一样的,千百万年,日日如此。而人类的生活方式却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在马赛马拉国际机场附近的自由贸易市场,当地人穿着民族服装,他们制造、销售商品。人类制造汽车、飞机,跨越千山万水,在很短时间内到达遥远的地方。就像肯尼亚与中国有数万里之遥,但是我们乘着飞机,在一天时间之内就到达了这片荒原,这就是人类的进步、人类的伟大。


       人类与其它生物的本质区别是什么?为什么动物不能制造衣服、汽车,没有先进的交通工具,只能在草原上奔跑?人可以进行知识加工、知识传承、知识裂变,进而自主改变生活、改变生存环境,而其它生物只能在自然选择中“适者生存”,这一进化过程及其缓慢。


       人类的知识传承能力,又是如何形成的呢?源于抽象思维,即用概念来代表现实的能力。于是,人类创造文字,创造城市,创造国家,不仅改变了自身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人的进化方式。


        动物进化的意义在于种族繁衍,生存停留于解决温饱。而人类存在社会需求,存在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走向自我实现,这就是人类未来发展的目标。人类自我实现的前提是自我解放、心灵解放。实现心灵解放可以通过现实生活,也可以通过虚拟生活,或者合二为一,这就是人类未来的生存方式。

 

3

      东非大裂谷宽100-200公里,全长约6000公里,直达埃及红海。在东非大裂谷的谷底是非常平坦的,其中有一条怪石嶙峋的峡谷,为“地狱之门”,成为东非大裂谷最精彩区段的一条“谷中之谷”。


       东非大裂谷作为“人类起源地”,当时这里气候温润,适合各类生命繁衍生息。但到了旱季,食物资源、水资源相对匮乏。所以,动物之间存在激烈的生存竞争,就是在纪录片中常常演绎的狂野荒原。人类在如此原始的生存环境中并没有优势可言,无论体力、奔跑能力、搏击技术等方面,人类与大型动物都相去甚远。人类只能自我进化,不断提高竞争力、生产力。人类开始制造、使用工具,帮助人在与其他动物搏击中胜出。所以,在“人类非洲起源”说中,人类就是在东非大裂谷这个漫长地带完成进化的。有什么证据吗?在最近一百年内,古人类学家在东非大裂谷的几个湖,特别是在图尔卡纳湖西岸发现了著名的“图尔卡纳男孩”(Turkana Boy),这是一具几乎完整的古人类化石,时间大约在160万年前。人类学家在埃塞俄比亚和坦桑尼亚裂谷带发现了370万年至70万年以前的大量古人类遗址和早期人类化石。这些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依据,构成了一个相当完整的演化体系,形成从南方古猿、阿法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到现代智人的完整化石链条,为“人类起源于非洲”提供了有力证据。几乎可以证实,人类起源于东非大裂谷这一带。


        在内罗毕国家博物馆,可以看到不同时代人类化石的完整体系。所以,虽然关于人类起源有各种学说,“亚洲说”、“欧洲说”,但是,大部分古人类学家都认为人类起源于非洲的可能性更大,“非洲说”是能够证实的。

马赛马拉:人类进化的嬗变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