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求开箱产品的意见和工作汇报
这两天的情况,给朋友们做下汇报:
蛟龙P,买了,刚刚到货。

微星大家关注的5500M显卡的性能,低色域屏,我其实不咋想买的。
这个机器起着给大家对A卡解惑的作用了。

机械革命S2 AIR、code01也经预约,我尽可能买到,拜托勿催。
幻14没买到,抱歉!人家都有外挂,到手加价1000卖,抢不过。
华硕灵耀14我拍了,但是没有付款,没啥性价比,偶有人点名,不开感觉对不起他们。
公众号征求过大家意见,普遍意见是不要浪费时间,ok,那就不买了。

飞行堡垒8,已买,刚才送到了。
红米16 锐龙也到了。

Y9000K、小新Pro,都在官网下单了,坐等到货。
刚才的消息是Y9000K今天有可能会发出,小新15 4800U我忘了买,反正工作量也搞不定,那就和大家一样时间买吧。

为什么价格和大家不一样,是因为我用了乐豆(类似于京豆或者积分之类的东西),反复也解释了的,部分人不用阴谋论。

联想的三个机器的付款记录
突然这几天有很多人在公众号文章后问,是不是我买了机器,厂家再给我报销。
特别无语。

R7000/Y7000还有一堆机器没有开。
朋友们点名的暗影6 plus,我更想等暗影6。
微星GS66,我不认可价格,价格合适我就买。
戴尔7501,我是觉得太可预期,也不想开那么多intel产品,所以优先级降低了。
我自用手机的更新,咱们的受众人均手机高玩,已经听大家的,没付款三星note10,买了小米10Pro,感谢大师们。

屏幕测试,一般正经厂家测试都是万元级以上的设备。考虑使用感受层面,亮度是最明显的,我补足了这方面的空缺。买了亮度计,后续尽可能实测到亮度参数给大家。

有时候,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增加的工作量,甚至让人更容易栽赃抹黑。
比如说热成像显示,说我故意不对准之类的。
这里还是再次回应,我的工作就是这么糙,更多只是迅速呈现一个机器的基本状态。
我不收你,也不收厂家一分钱,我只对我自己的观点负责。
说这些话其实挺累,有办法可破,那就是做视频一期,再直播重复一期,工作量怎么办呢?
如同yoga14s那次,做视频一期,然后不剪辑再次呈现一次,人和人的互信有那么低?有那么下限?
估计也是被各种骗太多,或者在这个大环境下,做个正常人都有点让人不可思议了吧。
没上市的产品我没法云开箱、胡说八道,请不要问我。
我也不是厂家内部人员,我不知道上市的周期、未来的定价。
偶尔会通过某些合理渠道得知,也会主动通报大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