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沉愁科见学 | 八天原 第二期

2023-05-28 16:20 作者:脑糜十official  | 我要投稿


我的理想是宗教家,但如今却扮演着文艺逼的形象。

跑去书店买书,趁着全场半价买了点鲍德里亚,付钱的时候感觉自己像是为了某种形象而消费文化符号的恶心人。

用着各种术语来描述我的想法也有类似的感觉。即使我就是利用这些词语来帮助自己理解自己的,现实中和朋友聊可以轻松的找到大学话语的权威性给自己背板,因为大家都玩这一套。在这种极其平面而方便快捷的思想交流中,这是一种快速地交换彼此掌握的信息且保证一定的信息可信度的方式。

然而在互联网上,这种背书毫无意义。至少我不会去看那些重复一遍书中原话的视频、各种讲解视频。就算是不严肃地东拼西凑强行用a的方法论解释b也是有趣的尝试,记得nbht几年前在知乎上写过几篇《后现代魔法》,并没有什么与现实结构直接联系的方法但就是很有趣,对年幼的我来说眼前一新,大概和我现在开始做肉魔法师也有关系。

然而在现在的互联网语境中,对于一些并没有第一套完整世界观的观众来说,各种身份下的各种评价只是造成了混乱,各种混乱又狭小的方法论营造出价值迷狂的大锅炖,在这样的情况下保持理中客的身份当然不可能,冲突、争执不可避免。

那么我也应该有敌人才是。

在我所讨厌的绝大多数人之中选择“敌人”。

这对我来说是很难的事。

我并没有多么讨厌我的原生家庭。他们并没有“成为正确”的完整义务,有好有坏,我尽量将他们对我造成的恶果减少到最小,从结果来看我做的不错。

在这点上我面对我生活中的绝大多数恶事都是一样,我并不是理想着活在乌托邦的人。甚至是,我讨厌乌托邦,我拒绝一个完全美好的世界。

如果真理完整的直接显现,那么人就没有表达的责任和动力。愤世嫉俗总是一种根本性的表达动力。

何况在被迫成为恶人之后,发现善与恶其实牵扯地比各种文艺作品中都更为纠结,所以各种文艺作品才会有这么多的表达空间,很有趣。

所以我变成了一个不直接宣扬我所谓“正确”的人。

生活变成一种质料,作品成为其形式,像看电影一般经历我的人生,不断切换着叙事语言做着各种各样玩笑般的价值判断,这是我的病症之一。周围的人有说我疯了,有说我像幽灵。在与人的交往中看着对方把我装进某种社会中既存的飘浮模具中让我感到纯粹趣味的好笑,一种乐趣,一种快乐。对于我写下的这些文字,用观众视角看说不定也像狂人呓语,虽然我为了让观众能看懂已经用极常见的逻辑串起上下文,但说到底也是随笔闲文,我并不希望用 八天原 来表达某种身份,这种不明所以不知所云就是我的真诚。

感受到趣味的人感受到了趣味,无感的人我为您泡杯茶,看我胡言乱语实在是辛苦您了。

沉愁科见学

我是22级入学文殊大学的大王具足虫,名八十八,沉愁学院肉魔法专业,目前在呼吸的时间里见学,请多指教。


顺便发在推上的画第一次拿了百赞以上,关注也涨了不少,从亲友团到陌生人的大飞跃,对于我这种完全不画同人也不做任何宣传的怂包阿呆来说真是喜从天降,大感谢,感谢父母,感谢祖国,感谢所有人。

沉愁科见学 | 八天原 第二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