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腰部手机品牌还有突围机会吗
【说的就是你:魅族】
你发现了吗,在如今的手机行业,消费者、媒体等各界的关注力都已经被头部大厂(华为+ VIVO+OPPO+小米+苹果)占据,中腰部品牌逐渐消失在了主流视线之外。
IDC数据显示2020年Q3,华为+ VIVO+OPPO+小米+苹果这前五大拼盘占据了国内手机市场近97%的市场份额,留给others的份额不仅从2018年的12.3%缩小到了3%,增速也出现了19.9%的负增长。
others的名单可能包含了,为梦想窒息的乐视、受乐视牵连的酷派、一蹶不振的中兴、联想,卖身字节的锤子,资金链断裂的金立等多个品牌,当然也包含魅族。
以魅族为例
销量:在2018年Q3,魅族的销量为189万部,市场份额仅有1.8%。2020年推出的魅族17系列,配置上能跟主流看齐,但销量最多的一款,评价仅有5.1万条。
产品:华为专注高端,小米和OV的产品线既有中低端产品也有高端产品,这压缩了中腰部企业效仿一加通过专注某条产品线突围的空间;
渠道:除了门店下沉到中国各线城市的OV,华为、小米也在布局,与之相比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吐槽,“找不到魅族的店了。”
魅族们还有机会吗?
在行业进入稳步发展期后,后来者选择差异化的胜算往往更高,这点也在一加、realme、荣耀三者的身上得到了验证。但也要考虑到,这三者并不需要担心供应链上的问题。
手机厂商和供应商的合作关系更像是中国传统婚姻观念当中的“门当户对”,双方空有热情是不行的,必须有与之相匹配的能力。
至于出海,对于魅族们来说也已错失良机。虽然魅族在1月5日发布了Lipro系列,进入了IOT领域,但问题和它进入国外市场是相似的,竞争对手太多,且时间有些晚。
在2021年这个时间点上,在头部品牌一刻也没有放松脚步的情况下,摆在others面前的现状就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