嗅觉的表象(二)
经过一间水果店,一股五味杂陈的果香味迎面而来,使得我不由自主地走了进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码放整齐的各式水果。
忽然间有一股特殊的果香气强烈地撞击着我的嗅觉,不加思索就知道那是我最爱吃的水果榴莲。
要知道,榴莲气味是由榴莲分子扩散在空气中,然后被呼吸吸入鼻腔对鼻腔内的神经产生刺激而形成的,不同的物质分子对鼻腔神经的刺激力度是不一样的,所以会有不同的气味,这是气味形成的物理过程。
从以上过程我们形成了一连串的嗅觉表象,各种水果以它们自身所独有的气味形式表现着自身。
我通过我身体的嗅觉功能与物质分子的作用而形成了气味,这个过程足以说明气味的现实性,好像对气味表象的讨论是多余的。
我们应该清楚的是,在气味的这种现实性和直接性之上,还站立着使得气味显现的存在,这个存在就是精神意识,正因为精神意识的存在,气味才被显现为表象的存在。
对于认识活动而言,我们人类始终无法摆脱表象的枷锁,任何事物只有从它们的表象着手才能被把握,从一个表象进到另一个表象。
要想跳过事物的表象去把握事物本身是不可能的,因为当我从事物的表象推进到事物的本身时,事物的本身同样被我们把握为一种表象,这就是本质的表象。
所以当我们通过榴莲气味的表象来追问榴莲本身时,遇到了所有哲学家都无法确定的一个问题,榴莲的本身是什么?如果可以确定,那么我们又以什么样的方式确定这种存在?左寻右寻,到最后,又进到了榴莲本身的表象上了,人们始终觉得只差那么一步就可以达到榴莲本身,但始终无法通达。
也许是大家忽略了一个根本性的问题,这就是精神意识永远保持在精神之中,精神活动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跳出精神之外去与对象发生关系。
对榴莲气味的感受是人体器官与榴莲气味分子作用的结果,在这种感受中形成榴莲气味的表象,并在知性中将这种表象转变为印象。
在知性的印象中,我们可以将对榴莲气味的印象随时拿出来感受,或者再次闻到这种气味时,立马就知道这是榴莲的气味。
嗅觉表象中所表现的对象存在,依然保持在嗅觉表象之内,对象实在的状态使得我们无法去反驳它,只有在它的基础上去建构它。
榴莲作为物质实在也是如此,我们只能以我们的方式去认识它,而它自身则不需要在意我们是怎样的,这是由榴莲的物质属性决定的,它自在的就在那里自存着,不需要感受或被感受,因为感受或被感受只是相对于人类而言的。
对于榴莲的气味,有些人喜闻,有些人则反感,这是由人对榴莲气味表象的知性储存中的印象所决定的,喜闻与反感都是通过外部对精神的刺激作用而形成的意识存在。
事物的外部表现形式是多样的,对榴莲气味的嗅觉表象只是榴莲诸多表象中的一种,人类由味觉功能对榴莲所产生的味觉表象,由视觉功能对榴莲所产生的视觉表象,比如榴莲的空间性,它的颜色等等,这些都是由两两间相互作用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