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观众编曲问题回答第二回(完)

2020-01-21 21:52 作者:吃瓜王萌零  | 我要投稿

继续回答问题


1一整首的歌曲应该怎样构思安排,像主歌副歌这些段落应该怎样安排才不会在接的时候显得不突兀?

鼓,FX音效,滤波器效果等,这些都可以帮你连接段落。还有就是通过元素的慢慢增加来酝酿情感。一般的套路就是主歌清淡,预副歌(或buildup)开始燥起来,最后进入高潮(副歌或drop),可以多参考别人的编配和手法,自己学着做几次就好了。


2.请问在一首歌中,音色的进入或者段落的转换能否都依赖filter,还有没有其他一些更好的过渡方式?

答:滤波可以让声音很平滑的加入,在电子风格中很常用,大量使用也可以,但即使电子风格也有直接加入的元素,感觉还是不要过犹不及。传统的流行编曲不太用滤波,一般在大段落间的连接处(或重复段落之间)找准时机加入即可,或者加入提前有一些提示(比如电吉他的刮弦、或是弦乐的上行)


3.听到一个音色,自己尝试还原去捏的正确思路应该是怎样的?尤其是当这个音色听起来不像基础波形的时候

答:电子音色很复杂,又涉及不少声学、电子知识啥的,其实挺难,我也不太懂。建议换个思路,多去学习一些音色的制作方法,可以通过看教程或是研究别人的预设。当你有了一定的见识,再听到一个音色,说不定就有思路了。


4.如何更好的利用随身可用的采样技术丰富作品元素?如何制造一些跳脱框架的音色/构曲设计?如何令作品富有"个人特色"?

答:这三点,其实都是一定境界才能做到了,至少我这种喜欢循规蹈矩和模仿的菜鸟,还回答不了这些问题。

比如我翻译的San Holo讲解自己《Light》的视频,里面我比较音箱深刻一个是用它的一个硬件合成器采样人声做出来的音色,一个是去商店敲平底锅顺手用手机录下来的音色。有多新奇不好说,至少很unique。

音色也好,跳脱的设计也好,个人特色也好,我觉得这些都是要自己去思考和感悟的。

推荐最近看到的一个视频,挺好的


5如何写抓耳的旋律

答:多培养乐感,节奏律动很重要,另外可以试试用特别一点的音阶看看


6.DAW基本上都自带编曲常用的效果器,那么为什么大部分制作人还要购买(或白嫖)外置插件使用呢?自带的效果器制作曲子是不是普遍情况下很难达到出版级的效果?

答:如果你看国外的插件网站,里面的各种宣传真的让你觉得它会给你一些特殊的东西

特别是你花钱之后,就更加那么坚信了。

当然也有一些第三方插件确实做得很强,比如fabfilter Q3

实际嘛,自带插件效果也不差,也许不过是一些色彩上的区别,比如总觉得数字插件冷冰冰,analog(实际也是模仿的)的就温暖些啥的

至于出版级,挺玄学的,用硬件效果器的还看不上软件呢

反正现在是流媒体时代,不需要那么讲究的


好了,年前真的很累,我也不想参加这个活动了

感觉已经不会再填坑了,填坑已经跟我没关系了,我先喝杯牛奶milk

观众编曲问题回答第二回(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