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轻武器科普之麦德森冲锋枪系列

2020-02-13 13:53 作者:老Azzz  | 我要投稿

好久没更新轻武器科普了

M45(并非瑞典造)冲锋枪

数据一览:

全文名称 Madsen M1945冲锋枪

口径 9mm Luger-9x19 Luger / Parabellum

总长,800mm

枪管长度,315mm

空重,3.15kg

弹匣容量 50

循环射速,850发/分钟

Madsen M1945冲锋枪由丹麦著名的武器制造公司Dansk Industrie Syndikat AS(DISA)于1945年研发,该商标以“ Madsen”商标闻名。Madsen 1945年型冲锋枪是最后一种“老式”冲锋枪之一,设计用于昂贵的老式制造技术,包括大量钢的铣削和机械加工,而不是冲压和焊接。不足为奇的是,这把枪价格昂贵,却收效甚微-出售给墨西哥和萨尔瓦多的数量非常有限,在推出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它被生产更简单,更便宜的武器,即1946年的Madsen型号所取代。

Madsen M1945冲锋枪只能通过全自动模式开膛待击。枪栓和复位簧的设计是在气体反冲式之后,因为后膛块固定在长的“滑块”上,该滑块将枪管在腔室的大部分长度内封闭。复位簧位于发条盒周围,通过握住滑块侧面的锯齿并向后拉动滑块直到螺栓被烧灼器锁定,从而实现了翘起。撞针是一个独立的可移动装置,由于内部杆控制了撞针的运动。保险是通过位于扳机护罩前部的杠杆实现的。武器被放入步枪式的木制枪托中,尽管也曾短暂推广过一种由钢条制成的带有可折叠底托的版本。枪是从  Suomi型50发盒式弹匣。瞄具包括前准星柱和两个分开的折叠后照门,刻度分别标记为100米和200米

麦德森冲锋枪系列

二战刚结束后的1946年,麦德森公司就推出了一种独特的9mm口径冲锋枪,命名为M/46,该枪的特点是包括握把和弹匣座在内的整体式机匣完全由冲压制成,其结构非常简单,便于大量生产,成本低廉。后来又分别在1950年和1953年推出了其改进型M/50、M/53和M/53 Mk.2。这一系列的冲锋枪通常被统称为麦德森冲锋枪。麦德森冲锋枪卖给了许多亚洲和南美国家,并在部分国家有仿制,其中巴西更生产了.45 ACP口径的M/50式麦德森冲锋枪。但该枪没有被丹麦军队采用,丹麦军队二战后的制式冲锋枪是霍维M1949,类似于瑞典M/45冲锋枪。

M/46型

麦德森冲锋枪的机匣最大特色是由几乎完全相同的左、右两半构成,在后端用铰链连接起来,并在前段用枪管螺套固定。要拆卸枪支时,只要拧出枪管螺套,就能打开左半边的机匣,而枪管、枪机、复进簧和发射机构则装在右半边机匣内,所以事实上右机匣才是真正的机匣,而左机匣等于是机匣盖。左、右机匣的外表平滑,合起来后合缝紧密,防尘效果比较好。左机匣内壁前端的凸起起抛壳挺的作用,抛壳口在右机匣上。

M/50型

枪管接合在机匣前端的枪管座内,其尾端的凸缘卡入机匣左、右两侧相应的槽中,以阻止枪管前后运动。弹膛的后方有一道凹槽,与机匣左壁上起抛壳挺作用的凸起扣合,借以防止枪管转动。两种M/53增加了一个带散热孔的枪管护筒,用户可视需要而自行安装或拆卸。在枪管护筒上还有剌刀座。

***管护筒和刺刀的M/53 Mk.2

该枪为自由后坐式枪机,前冲击发。 枪机为长方体形状,沿右机匣底部的平面作往复运动。击针为固定式,拉壳钩位于枪机右前方,用垂直销固定。拉机柄装在枪机上方,用横销固定,机匣顶部有机柄导槽。M/46的拉机柄为框架形结构,从M/50开始拉机柄都改成圆柱形。

复进簧装在枪机通孔内,其后端抵在复进簧座上。复进簧座又抵在右机匣的后壁,座的前方为复进簧导杆。

麦德森M/50冲锋枪

发射机构位于右机匣的底部,由扳机、阻铁,阻铁簧等组成。当阻铁在其簧力作用下上抬并卡入枪机底部的待发卡槽时,枪机成待发状态。M/46、M/50和M/53都只能全自动射击,而M/53 Mk.2则在机匣左侧增加了一个快慢机,标有A和E两个标记,A为连发射击,E为单发射击。

枪托上包着皮革套

手动保险机位于机匣左侧,在扳机上方。把保险钮拨到后面,便能锁住击发阻铁,使枪机无法运动,但只有当枪机处于待发状态时,保险机才能动作。而麦德森冲锋枪另一个特色是在弹匣座后面有一个杠杆式的自动保险,射击时,要握好弹匣座上的杠杆,才能释放枪机。否则,自动保险会阻止枪机复进到位,所以即便不小心扣压扳机或掉在地上也不会走火。

该枪采用32发弹匣供弹,其中M/46和M/50采用直形弹匣,而两种M/53则采用弧形弹匣,以提高供弹的可靠性。

握把是空心的,里面放置有一个专用的弹匣压弹器,使用时,将压弹器置于弹匣口部,用其顶杆压下托弹板,当枪弹底滑入弹匣的枪弹口内时,托弹簧的簧力由压弹器的顶杆所承受。然后松开顶杆,枪弹即装入弹匣。但由于握把是机匣上的一个整体,而又没有其他的开盖,要取出压弹器就必须先拆开机匣,所以很多士兵并不经常使用这个“制式附件”。由于握把是冲压式机匣的整体部分,手感不会太舒服,只有最后的M/53 Mk.2才在握把两侧增加了两块护木片。

扳机及其上方的手动保险

机匣和握把后端铰接有一个框形折叠式枪托,由钢管折弯而成,通常枪托外面会包裹着一个皮革外套,让抵肩和贴腮更舒服一些,但也有些用户拆掉这个皮革套。枪托不使用时可折叠到枪的右侧。背带环安装在左机匣上。

弹匣座后面第一个扳杆是弹匣卡笋,第二个是自动保险

在机匣前端安装有刀形准星,机匣尾端则安装有固定式的觇孔照门,射程装定为100米。

枪械数据
准星和照门
机匣左侧的背带环
枪管螺套
机匣左侧的背带环
机匣顶部的拉机柄、机柄槽及准星座
机匣上的铭文
枪管
M/53的弧形弹匣
在越战中SOG所使用的杂牌武器
在越战中SOG所使用的杂牌武器
弯弯在1950年代装备过麦德森冲锋枪

福利时间(放张图保命)

好吧,那么本期的内容到此为止,喜欢的小伙伴们不妨三连一波,点击头像可查看往期内容,有什么想说的可以在评论区留下自己的想法与建议哦,点个关注不迷路,让我们下期再见!

注:资料转载自MF和枪炮世界(已获得教授的转载许可)  

轻武器科普之麦德森冲锋枪系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