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小组长的权力有多大?戴笠甘愿卸下军统局长,去当侍从室组长

2021-10-20 11:25 作者:战旗红  | 我要投稿

作者:小橘子

提起蒋氏,大家可能对其一手建立的庞大军统、中统两大特务集团耳熟能详蒋氏不仅运用这两大鹰爪压迫人民,也用扫除异己、震慑敌,以树立自己的绝对权力

鲜为人知的是,军统中统还谈不上是蒋氏最器重最倚重的特务机关事实上,无论是戴笠一手遮天的军统,还是陈果夫兄弟掌权的中统,蒋氏都还有几分猜忌和不信任。说到蒋氏最倚重的特务机关,当属他形影不离的“心腹团队”——侍从室


有人听名字,可能觉得这不过是蒋氏的保镖或秘书班底,其实远非那么简单由于朝夕相处的原因当权者喜欢将贴身侍卫视作最可信赖也乐于委以秘密重任的心腹古代皇帝最信赖的内侍太监,就是一个例子。明朝的内侍太监发展了东厂西厂等特务机关。

蒋氏的“侍从室”也是如此,其机构下设很多,分管许多事物,有很多根本保安不搭界,其中有个“二处”就是专门监督统管军统中统的机构二处的头子就是被人誉为蒋氏“文胆”、“影子”的陈布雷。

许多人误以为只是蒋氏御用文人,是笔杆子,其实陈布雷可不是书呆子、老夫子,其真实身份,是戴笠都不能与他相比的大特务头子。


陈布雷

陈布雷是蒋氏老乡,浙江慈溪人,本名陈训恩,布雷是他一个笔名。陈布雷原来是上海一个小有名气的青年记者,因拥护辛亥革命,陈布雷进入中山先生的幕僚班子,负责起草檄文、翻译资料。蒋氏夺权后,看中了陈布雷的文采,于19275月委任他出任秘书处书记长

那么“侍从室”又是怎么来的呢?我们知道,效仿西方组建的蒋氏集团,其实漏洞百出,不可避免造成其内部严重勾心斗角、相反倾轧拆台。蒋氏固然是一个独裁者,却也在这种内斗中屡次失势下野。

1928年蒋氏第一次下野时,痛感自己缺乏忠诚不贰的心腹,即便有一两个也力量太分散,于是决心将最信赖的心腹始终团结在自己身边,并赋予他们极大而又隐形的权利这就是“侍从室”的最初构想。

1933年蒋氏第二次下野,开始全力以赴地组建侍从室。一开始只挂“警卫室”牌子,下设四个小组一组管警卫,二组管文秘,三组管调查,四组管总务。蒋氏将一些他最信赖欣赏的参谋、秘书与机要人员收罗其中。

蒋氏地位越巩固,侍从室也越壮大。1936年,侍从室扩大到两个处六个小组。一处负责军事和情报工作,二处负责党务。一处的主任先后钱大钧、林蔚、张治中、贺耀、林蔚、商震等人担任;而二处主任十几年始终陈布雷一人担任可见陈布雷是蒋氏最铁杆的心腹。

陈布雷的权力有多大?除了作战指挥没有直接插手,其余党、外事等各个部门送来的文件,他都第一个过目审阅,他决定哪些文件重要,哪些不重要,他觉得不重要的,蒋氏要等到出了乱子才能知道,可见陈布雷在蒋氏集团地位之高。


戴笠

许多人都觉得戴笠是蒋氏心腹,可是戴笠在陈布雷面前,只能自称小弟他想见蒋氏,还要早早给陈布雷打招呼,陈布雷安排了才能见,陈布雷不做安排他只能等。戴笠递交的文件也只能任由陈布雷“编号排队”。因此,戴笠见了陈布雷只能低眉顺眼,摇尾巴结。

戴笠为了成为蒋氏真正的“体己人”,曾想方设法进入二处当个“小组长”按条例,他要进二处,就必须卸下军统局长的职务,即使这样戴笠也愿意,可见侍从室一个“小组长”有多位高权重!

侍从室中,最令蒋氏高官惧怕的部门,是陈布雷组建的“经济情报处”。这个机构对所有高官都进行窥探调查,搞得人心惶惶,生怕被调查出什么把柄。

当然,凡事都有两面性。陈布雷尽管对蒋氏忠心耿耿,也深得蒋氏欣赏信任。但对于蒋氏来说,除了他自己,没有任何人可以绝对信任。蒋氏效法封建君主的“御人术”,有意让部下相互牵制内斗,他才好在其中安抚调和,各得人心蒋氏既然给陈布雷极大权监察他人,必然也会安排他人来制约他蒋氏在侍从室中,故意将一些事物的管理权,重复交给不同部门,造成“三驾马车”的局面。

陈布雷深知,自己不过是蒋氏的工具因为得罪人太多,整日忧心忡忡,患上严重失眠、神经衰弱,苦不堪言。对子女经常告诫:“你们走什么路都行,就是别走我的路,太肮脏了!”可见陈布雷内心的矛盾


1945年后,蒋氏决心对心腹组织进行改组,戴笠、陈布雷等人失去宠信,戴笠失事死亡,为蒋氏效劳十几年的陈布雷也被蒋氏踢出侍从室。尽管1946以后还挂了委员顾问秘书长等职,但已经是虚设之职。

后来陈布雷在一些财经问题上,比如停止滥发“金圆券”,限制四大家族的经济盘剥,屡屡向蒋氏谏言,都被蒋氏冷嘲热讽一番陈布雷深感羞辱,彻底绝望,于是于19481113日在家中自而亡

小组长的权力有多大?戴笠甘愿卸下军统局长,去当侍从室组长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