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常识午餐】



1.(单选)评价者主要依靠评价者的主观判断,随意评价,无客观标准,是( )的缺点之一。
A.比较法
B.人物比较法
C.配对比较法
D.强制分配法
【答案】C
【三级知识点】管理-管理概述-其他(管理学基本原理)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管理学基本原理知识。
第二步,配对比较法也称相互比较法、两两比较法、成对比较法或相对比较法。就是将所有要进行评价的职务列在一起,两两配对比较,其价值较高者可得1分,最后将各职务所得分数相加,其中分数最高者即等级最高者,按分数高低顺序将职务进行排列,即可划定职务等级,由于两种职务的困难性对比不是十分容易,所以在评价时要格外小心。缺点是没有明确的评价指标或没有评价要素进行明确的尺度规定。只能得到顺序数据,因此不能对各等级间的差距进行测量,评价者主要依靠评价者的主观判断,随意评价,无客观标准。此外,用于排序的对象个数也不能太多,一般要少于10个,否则很容易出现错误、遗漏。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
A项:比较法是一种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是通过观察,分析,找出研究对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它是认识事物的一种基本方法。A项与题意不符,排除。
B项:人物比较法亦称标准人物比较法,是一种特殊的比较法,人物比较法是先在员工中选择一人作为标准,其它人通过与这个标准员工的比较来得出其绩效水平。缺点是:①标准人物的挑选很难。②无法与组织的战略目标联系。③很难发现问题存在的领域,不便于提供反馈和指导。④主观性质,容易发生晕轮误差和武断评价。B项与题意不符,排除。
D项:是根据正态分布原理,即俗称的“中间大、两头小”的分布规律,预先确定评价等级以及各等级在总数中所占的百分比,然后按照被考核者绩效的优劣程度将其列入其中某一等级。缺点是:①如果员工的业绩水平事实上不遵从所设定分布样式,那么按照考评者的设想对员工进行硬性区别容易引起员工不满。②只能把员工分为有限有几种类别,难以具体比较员工差别,也不能在诊断工作问题时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③个别组织为了应对强制分布法,想出了办法就是“轮流坐庄”,老好人战略,这样不能体现强制分布法的真正用意。D项与题意不符,排除。
2.(单选)在传统控制方法中,不适用于高层领导、耗时较长或技术复杂的工作,且是最古老最直接的控制方法是:
A.现场观察法
B.统计数据资料分析法
C.专题报告分析法
D.人员管理控制法
【答案】A
【三级知识点】管理-管理概述-其他(管理学基本原理)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管理学基本原理知识。
第二步,现场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到真实的发生地点、观察真实的物品、向真实的人了解事实的真相,这就是现场观察的核心。其基本作用在于获得第一手的信息。这也是最古老最直接的控制方法。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
传统控制方法包括现场观察法,内部审计法,统计数据分析法,专题报告分析法,人员管理控制法。
3.(单选)某公司进行招标,最终留下甲、乙、丙三个公司,由业务部、事业部和策划部组成的决策群体对三个公司进行成对表决。业务部和事业部认为乙公司要好于甲公司,甲公司被放弃,留下乙和丙公司进行比较,这时业务部和策划部认为丙公司要好于乙公司,那么最终将与丙公司合作该公司的做法使用的方法是:
A.博尔达计数
B.赞成投票制
C.正负表决法
D.孔多塞标准
【答案】D
【三级知识点】管理-管理概述-管理学基本原理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管理学基本原理知识。
第二步,孔多塞标准是一种多数决定的方法,常被称为“两两对比法”或“成对表决法”。它是由法国数学家孔多塞首先提出的。指对所有的备选方案都进行两两比较,即先表决两个方案,获得群体成员过半数赞成票的方案再同余下的方案进行成对比较,依次表决直至得出最终结果。例如,有A、B、C三个备选方案,由甲、乙、丙三人组成的决策群体对之进行成对表决,如果甲和丙认为B优于A,那么A就会被放弃,留下B与C进行比较,如果甲和乙认为B优于C,那么B就获得最终通过。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
A项:博尔达计数是指按投票者的偏好顺序,给数个方案中的每一个打分,分值从1到M,分数最高为M,最少为1,然后把每一个方案的所有得分加总,最高得分的方案通过。即首先给每个各选方案按照偏好次序依次排列打分,得最高分数者胜出。A项与题意不符,排除。
B项:投票制度是指根据投票人的选择以选出结果的方法。最常见的投票莫过于选出公职的选举。投票其他用途包括授奖、选出行动计划、或由电脑程式决定复杂问题的解决方案。与投票相对的是共识决策法。B项与题意不符,排除。
C项:正负表决法是群体决策方法之一。其基本做法是:对某一备选方案或者投一赞成票或者投一反对票,但二者只可择其一,没有折衷的方式。每一个备选方案的正负之和就是净余票,净余正票最多者获得通过。这种表决将迫使决策者以积极的态度参与表决。防止“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不负责任的态度。同时,还可以避免那些不太受欢迎也不太被反对的备选方案得到通过。最好能设立一个最低限度,要求超过这一下限的方案才能最后通过。C项与题意不符,排除。
4. (单选)领导的( )的大小与职位高低无关,只取决于个人的行为。
A.奖赏性权力
B.专长性权力
C.感召性权力
D.法定性权力
【答案】C
【三级知识点】管理-管理概述-管理学基本原理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管理学基本原理知识。
第二步,管理学中五种领导权力包括:法定性权力,奖赏性权力,惩罚性权力,感召性权力,专长性权力。感召性权力是由于领导者拥有吸引别人的个性、品德、作风而引起人们的认同、赞赏、钦佩、羡慕而自愿地追随和服从他。感召性权力与职位高低无关,只取决于个人的行为。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
A项:奖赏性权力是“强制性权力”的对称。奖赏性的权力是通过奖励的方式来吸引下属,这种奖励包括金钱、晋升、学习的机会等,让人们愿意服从领导者的指挥。A项与题意不符,排除。
B项:专长性权力是指来源于专长、技能和知识的一种权力。B项与题意不符,排除。
D项:法定性权力:在组织结构中,由所处的工作职位(高层、中层、还是低层)而获得的权力就是法定性的权力。员工一旦有了正式的任命,就具有了相应的法定性权力。D项与题意不符,排除。
5.(单选)( )是由( )相对于财务成本(实际成本)而提出来的一个概念。
A.管理成本;德鲁克
B.边际成本;泰勒
C.管理成本;科斯
D.边际成本;法约尔
【答案】C
【三级知识点】管理-管理概述-管理学基本原理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管理学基本原理知识。
第二步,管理成本是近年来相对财务成本(实际成本)而提出来的一个概念。用于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各种成本的总称。如责任成本、变动成本、边际成本、设计成本、质量成本、差别成本、机会成本、沉没成本、重置成本、固定成本等都属于管理成本的范畴。管理成本由科斯首先提出。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
边际成本指的是每一单位新增生产的产品(或者购买的产品)带来的总成本的增量。这个概念表明每一单位的产品的成本与总产品量有关。比如,仅生产一辆汽车的成本是极其巨大的,而生产第101辆汽车的成本就低得多,而生产第10000辆汽车的成本就更低了(这是因为规模经济带来的效益)。关于边际成本是谁提出的,学界里还没有统一的定论。
6.(单选)战略是一种计划,( )强调企业管理人员要有意识地进行领导。
A.凡事做到谋划在前,行事在后
B.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C.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D.企业要适应外部环境,创造条件以更好地进行经营上的竞争或合作
【答案】A
【三级知识点】管理-管理概述-管理学基本原理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管理学基本原理知识。
第二步,战略就是一定时期内对企业发展方向、发展速度与质量、发展点及发展能力的重大选择、规划及策略。企业战略可以帮助企业指引长远发展方向,明确发展目标,指明发展点,并确定企业需要的发展能力,战略的真正目的就是要解决企业的发展问题,实现企业快速、健康、持续发展。“凡事做到谋划在前,行事在后”强调企业管理人员要有意识地进行领导,凡事谋划在前,行事在后。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
明茨伯格的战略5P含义:即计划(Plan)、计谋(Ploy)、模式(Pattern)、定位(Position)、与观念(Perspective)。①战略是一种计划,它代表了用各种各样精心构建的行动或一套准则来处理各种情况。战略计划与其他计划不同,它是关于企业长远发展方向和范围的计划。②战略是一种计谋战略是要在竞争中赢得竞争对手,或令竞争对手处于不利地位及受到威胁的计谋。这种计谋是有准备和意图的。③战略是一种模式,战略是一系列行动的模式或行为模式,或者是与企业的行为相一致的模式。④战略是一种定位该种定义认为,企业战略在本质上是一种定位。战略是确定自己在市场中的位置,并据此正确配置资源,形成可持续的竞争优势。⑤战略是一种观念从这个角度来看,战略不仅仅包含既定的定位,还包括感知世界的一种根深蒂固的认识方式。战略观念通过组织成员个人的期望和行为而形成共享,演变成企业组织共同的期望和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