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出售超200处商业物业意味着啥?
恒大出售超200处商业物业意味着啥?
7月7日,恒大集团多名员工于社交媒体发布消息称,恒大计划出售全国范围内1000平方米以上的多类商业物业。网传出售标的覆盖上海、北京多个地方,包括写字楼、酒店、购物中心等类型。有接近恒大的人士确认了出售消息,并称此次资产出让,公司将对促进交易的员工给出“高佣金”激励。
自媒体“闻旅”指出,恒大此次引人注目的兜售计划,传递出了多个商业地产在后疫情时代挣扎的信号。
*疫情对商业地产是重创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本来自过去十年以来,商业用房的建成开业率只有43%左右。自2019年以来,受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影响,中小城市新建商业地产开发投资额、新开工和销售面积均出现同比下降。原因在于,有统计显示,在百强房企所持有的商业项目中,有超过6成的项目是亏损。
而2020年新冠疫情防控引发的消费信心和行为变化,更是给商业地产带来了致命一击。有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中国主要商业街商铺和重点商圈(购物中心)商铺租金水平整体下跌。租金下滑的背后,是实体商业客流受冲击严重导致空铺率进一步恶化,赢商网统计表示上半年的店铺空置率已经超出行业公认警戒线。
*恒大巨大的债务压力
集团层面的债务高企,才是此次恒大资产出售计划的核心。2019的财报显示恒大的资产负债再度增加。为缓解持续走高的负债率,许家印彼时表示,恒大从2020年开始转变发展方式,全面实施‘高增长、控规模、降负债’的发展战略。
作为典型的重资产,商业物业的开发和持有导致大量资金沉淀,必然大幅拖累房企的债务水平和资金周转效率。此次恒大公开出售批量商业物业资产,显然是集团顶层意志回款战略的有效贯彻。
*恒大放出了很多重点项目
此次恒大物业兜售的总规模,似乎可比拟当年的万达文旅资产世纪大交易。在这份被曝光的重资产转让清单里,不少项目是恒大耗资重金辗转得来,甚至包括恒大此前颇为重视、大面积营销投放轰炸的项目。
一些标志恒大转型,比如代表服务业的两大医院,代表文旅业的多家酒店、会议中心都被列在清单里。显然,此次出售绝不像相关人士回应的“正常出售”“非核心资产”。
*商业地产已是“一地鸡毛”
进入房地产下半场,伴随消费市场认知升级、企业资金持续沉淀、运营能力迟迟难以提升等因素,这种通过酒店、商场等配套拉低土地价格太高溢价的传统模式操作已经越来越困难。
在地方政府层面,其一直缺乏专业性规划和控制引导;站在开发商角度,这个群体只侧重于短期利益,轻视和忽略了商业本质;而谈到运营商,由于完全着眼于自身利益,片面迁就开发商对眼前利益的诉求,追求高租金,导致不正确定位填铺,不考虑正确定位和项目持续运营。
某种程度上,这些被“放弃”的项目可能“生来就是错误”,无法自我造血。这到底该谁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