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小册子03——《逆鳞》重置版背后的虚与实

第十一章《和平日》部分
达成成就:在心灵终结同人文里看侦探推理番。
节日现场取代了弹雨纷飞的战场,隐藏在人群中的罪犯取代了生死搏杀的敌人,无处不在的士兵变成了满城狂欢的平民与备受狂热追捧的乐队,任务目标从改变战争走向的军用武器变成了一颗隐藏在游行花车中的定时炸弹……本章纯属欢乐向日常番,有看日漫爱好的朋友应该能看出一些来自《名侦探柯南》等名作的恶搞彩蛋。剧情发生时间位于MO3官方战役剧情的EP11“奇点”(半岛战争爆发导致中国与太平洋阵线同盟破裂)前夕。
中冈赠送给“疾风”小队特摄海报上的人物“疾风队长”:出自《迪迦奥特曼》,由京本政树饰演,初登场于第48集《月球来的逃亡者》,在《迪迦奥特曼》剧情中系月面基地“卡罗”的驻员队长,是一名追踪袭击了月面基地的怪兽回到地球的王牌飞行员。根据MO3焚风附加战役“时间胶囊”的作者Takitoru_介绍,于该关卡初次登场的中国阵营精锐部队“疾风”的代号,正是源自于《迪迦奥特曼》中的疾风队长这一人物,详见关卡设计介绍文章: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13872562?from=search&spm_id_from=333.337.0.0

马休.佩里与黑船开国:美国海军准将马休.佩里于1853年和1854年先后两度率领舰队抵达日本要求进行贸易,逼迫幕府签订了开国贸易的条约,由于美国海军舰队使用的蒸汽动力战舰将船身涂尾黑色,因此日本将这一事件称为“黑船开国”或“黑船扣关”,视作是日本近代化的开端。
本章出现的栋居警官:名字源于日本推理小说名家森村诚一笔下的人物栋居弘一良,是《人证》《新 人性的证明》等《警探栋居弘一良》系列小说中的主角,被设定为警视厅刑事部搜查一课的资深警官。在《新 人性的证明》一篇中,栋居警官通过对客死日本的中国译员杨君里进行调查,逐渐揭露出二战时期731部队的累累罪行,栋居及其创作者森村诚一,代表了日本正视历史、反对军国主义罪行的声音。
莫合烟以未抽完的香烟作为线索的推理情节:源自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北京公安侦破的一起重大诈骗真实案例,参考自刑侦纪实书籍《京城十案》(萨苏 著)中记录的第六案,东北勃利县某大队书记前来北京为生产大队购买联合收割机,被诈骗犯冒充供货商骗走了公款一万元现金,一名绰号“教授”的老公安为侦破此案所作的两大关键判断,一是诈骗者在初见面时,请受害人在北京火车站门口的劣等饭店吃饭,据此判断诈骗者很可能为外地人;二是通过复盘受害人的供词,注意到诈骗者在火车站与受害人见面取钱时,在接到钱的时候就把没抽完的烟丢掉了,据此在火车站现场的百余个烟蒂中找到了诈骗者当时丢掉熄灭的半截香烟,通过香烟的品牌对犯人进行了更准确的锁定。笔者参考这一案例,创作了本章中“莫合烟”寻找罪犯香烟的情节。
被罪犯丢掉的“富士杉”牌香烟:品牌名称来自《红色警戒3》中升阳阵营的情报官富士杉。

从第八章鹿儿岛事件开始失踪的人物天草四季,在本章中以反转士的形象回归,这也是在《逆鳞》重置版中反转士这一作战单位的首次登场,天草在章末留给苦瓜脸等人的嘲笑语音“你们以为斗智能赢得过我吗?哈!”,同样取自游戏中反转士的一句攻击语音。
本章推荐BGM:
「名探偵コナン」-メインテーマ(《名侦探柯南-主题》,作曲:大野克夫):https://music.163.com/#/song?id=27570832
“香烟,乐队,无止境的花车游行,等待着子夜零点引爆的定时炸弹究竟隐藏何方?年纪虽然大了,头脑依旧灵活,看破真相的平凡老警探——栋居弘一良!”(笑)
《君をのせて》(《伴随着你》,宫崎骏作词,久石让作曲,井上杏美演唱):https://music.163.com/#/artist?id=16297
吉卜利动画电影《天空之城》主题曲,本章节中冈和老唐乔装乘坐旋翼机降落花车时乐队演唱的歌曲。
《嵐の中で輝いて》(《暴风雨中的光辉》,米仓千寻演唱):https://music.163.com/#/song?id=32977012
《高达 08MS小队》主题曲,本章节天草四季利用反转光线掩盖机枪扫射影响时,乐队演唱的《闪光的暴风雪》即暗指这首歌曲。
第十二章《幽灵机场》部分
《逆鳞》世界线的朝鲜战争,半岛的中腰部位,位于朝韩边境DMZ的铁原,奇点中的奇点,一小支调查部队将在半岛战争谜局开始的地方将其层层解开。
笔者个人始终固执地认为,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联合国军”方面最优秀的总司令并不是名声响亮的“远东王”麦克阿瑟,而是麦的继任者马修.邦克.李奇微。麦克阿瑟在二战后期通过“跳岛作战”反攻日本而铸就的赫赫威名,仿佛在朝鲜战场上失去了其明星般的光辉,仁川登陆的神来之笔,成为了这位名将最后的辉煌,其后他不愿正视中国人民志愿军已经参战的固执、有关“圣诞节前结束战争”的空头支票,都成为了“联合国军”在朝鲜战争前期一系列挫败的傲慢注脚,也许令战神蒙尘的真正原因,并不在于他失去了曾经令日本军国主义屈膝的威力,而在于他心中对人民志愿军这个对手根深蒂固的轻视与傲慢。李奇微来到朝鲜战场之后的作风,则与麦氏形成了鲜明对比,与坐在“巴丹”号座机上“观摩进攻”、待在一海之隔的日本东京指挥战争的麦克阿瑟不同,李奇微在朝鲜战场上最鲜明的形象,是像一名随时准备打仗的大兵一样,穿着配有空降兵伞绳背带的野战服、挂着手榴弹在前线四处巡视的身姿,在第三次战役期间“联合国军”逃离汉城之时,这位时任美第八集团军司令的指挥官,竟然坐着自己的吉普车去阻拦逃亡的军队,结果被士兵们把吉普车都掀翻到了公路下,由此得出了那句著名的经验感言:“阻止一支溃逃的军队就宛如阻止一场雪崩。”李奇微的名字“Ridgeway”在英文中可直译为“山脊路”,也许他正是引领“联合国军”在朝鲜战场上走出崎岖颓势的那条转折之路,在志愿军大踏步进攻、“联合国军”最为灰暗的战争阶段,李奇微做了一件“连高中生都能够做到”、在“联合国军”指挥部里却没有任何一名高级将领用心去做过的关键之事,即第一次对自己的对手——中国人民志愿军——进行归纳总结分析,仅仅是通过简单回顾和总结已经发生过的战役,李奇微便准确地将志愿军的凌厉攻势总结为以下两大特点:一是为了规避“联合国军”的空中优势与炮火优势,往往只在夜间进行积极进攻,即“月夜攻势”;二是受限于只能连续支撑一周的后勤补给能力,大规模进攻往往也只持续一周左右,即“礼拜攻势”。由此扣准了志愿军的弱势,即炮火和补给的不足。针对这一发现,李奇微连续开创了“磁性战术”(不断以快速机动部队在运动中保持与敌军的接触并予以攻击袭扰,辅以强大炮火援助)和“绞杀战”等一系列新的战术战法,并不断在与志愿军的较量中进行实践检验,如果说直到第四次战役阶段、在横城等地的反击都被志愿军一一化解,那么李奇微为第五次战役所做的部署,则标志着他在不断试错中所铸就的强悍战争机器终于趋近完美,并给我们造成了沉重的打击。李奇微为“联合国军”制定的第五次战役计划,堪称对志愿军“月夜攻势”和“礼拜攻势”的特点反制到了极点,前线“联合国军”被命令充分发挥机械化运输优势,每到白昼即大踏步后退,后退里程亦处于精确计算之中,确保每天撤退“恰好超过志愿军一夜徒步急行军所能追及的距离”,入夜之后则依托阵地,对衔尾追击的志愿军实施强大的炮火绞杀,迫使志愿军始终处于无法接触敌人、持续承受炮火杀伤的运动状态,待后退行动持续一周、达到志愿军“礼拜攻势”的后勤补给极限之际,李奇微抓住中朝部队停止追击、开始后撤的转折鞍点,派出由机械化装甲部队组成的强大预备队转入反追击,给耗尽了补给的中朝联军造成了沉重杀伤。

铁原阻击战,就是在第五次战役遭到重大挫败的最危险时刻打响的。这是一场完全不对称的战役,中国人民志愿军方面的参战部队为第63军(军长傅崇碧,政委龙道权),“联合国军”方面在铁原战场的直接参战兵力则超过其两倍以上。战役地点铁原郡位于朝鲜半岛中腰部位,是一座盛产稻米的小城,同时也是通往元山、汉城和金刚山等要地的铁路枢纽。战役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联合国军”成功打通了这处“铁三角”平原地带的南方顶点,北部无险可守的“铁三角”平原将成为他们发挥机械化装甲部队优势的天然跑马场,处于全线撤退之的中朝联军将在迅猛追击之下遭遇可能改变整场战争走向的灭顶之灾。
然而63军奇迹般地在这处咽喉要地守住了整整14天,达到了志司指定的防御期限,直到主力部队全部撤至预定地域转入防御修整,面临崩溃的朝鲜战局转危为安,付出的代价则是63军参战兵力2万余人几乎打光,据说军长傅崇碧完成任务撤下来之后,对志司彭老总讲的第一句话就是“我要兵”。
第63军在铁原战役期间,以下属三个师逐次展开抵抗,三个阻击阶段的作战宛如一首战争交响曲节奏分明的三个声部。最早接敌的189师(政委代师长蔡长元)防御准备时间最短,面对的敌军攻势也锐气最盛,唯一能够依托的坚强防御阵地只有种子山高地,189师的应对办法是将全师三个团分散为了两百多个营、连独立作战单位,分散在宽达25公里的防御正面上,这个看似兵家大忌的分散防御战术,却让势头正劲的“联合国军”难以找到189师的主要兵力集结点来发挥其引以为傲的炮火优势,连续追袭的冲击力,也在与189师众多作战单位逐一争夺点状山头防御阵地的漫长战斗中被逐渐消磨,直到189师的有生力量在这种残酷的绞杀战中逐渐耗尽,“联合国军”的进攻车轮也在这最初的阻击阶段被拖慢下来。
第二阻击阶段负责接敌的是第188师(师长张英辉),借助189师在前一阶段争取到的宝贵时间,188师得以构筑起了更加完备的坑道防御工事,并依托坑道网发起了大规模的“冷枪”狙击作战,依靠“堑壕加冷枪”的防御反击战术硬碰硬地坚持了十天。
负责第三阶段防御的是预备队187师(师长徐信)。187师利用在先前后撤阶段中保留下来的珍贵炮兵(师长徐信撤退时冒险命令师属炮兵大摇大摆地与视距内的一支敌军部队沿平行方向同时渡江,竟使敌军误将其当作友邻部队而未加攻击),对已经进攻到铁原城南郊的“联合国军”阵地发起了一轮猛烈的炮火突袭,由于“联合国军”已经习惯了白天进攻、夜晚结阵应对63军反击的战争节奏,夜间以大量坦克车辆围成了密集的环形防御工事固守,导致187师的炮兵在夜间突袭中对这些密集的阵地造成了重大杀伤,令久负火力优势之傲的敌人也结结实实吃了一回挨炮打的亏,在战役最后阶段打出了志愿军步兵借着夜间炮火掩护追击美军坦克的奇景,这次猛烈的反击也最终葬送了“联合国军”打过铁原的野心,李奇微在第五次战役雄心勃勃的反击计划至此草草收尾。

纵观双方的较量,胜利无一不是从对敌人的重视、分析和了解之上建立起来的,麦帅的失利源于对志愿军的轻视和不了解,李奇微的有力反击则源自对志愿军的细心观察总结;我军在第五次战役中遭到了朝鲜战场五次战役阶段中唯一一场严重失利,与对李奇微不断调整的反击战术缺乏足够认识脱不开关系,尔后63军以兵力、装备的全面劣势守住铁原,又正在于对当面敌军炮火强劲的优势和战役不同阶段士气疲惫软化的情况进行了准确把握和针对反制。“知己知彼”正是获取胜利的必要基础。
关于铁原阻击战,推荐萨苏先生所著纪实书籍《铁在烧——中国人民志愿军铁原大战实录》,是笔者读到过的朝鲜战争纪实书籍中,能够将铁原阻击战各个阶段详细述明的唯一一本。书中引用志愿军老兵关于187师炮火反击场景的回忆,亦可视为对这场残酷战役最好的描述:“那是一种红的、黄的、白的掺杂的火,是铁在烧!”
在此自荐笔者以铁原阻击战为题材创作的小说《铁核》: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751601
本章剧情的发生地,即是“铁原阻击战”的爆发地点铁原郡。铁原郡在朝鲜战争停战之后,成为了南北对峙的军事分界区(DMZ),始终没有再恢复昔日的繁荣,至今依然不对平民开放,仍保存着当年战争留下的痕迹。夜袭机场、山地阻击等战斗场面的描写,也有意刻画了一种笔者个人主观印象中抗美援朝战争的氛围。
本章开篇的局势描述,交待了《心灵终结3》游戏剧情中EP11“奇点”发生之后的形势走向,亦即尤里通过暗中挑起半岛战争,而让处于秘密结盟状态的中国与太平洋阵线陷入了战争和分裂。
本章在情节上连接了《心灵终结3》的两个游戏关卡,即EP11“奇点”(马尔翁小队挑起半岛战争)和EP合作战役“兵贵神速”(两名异教合作使用太平洋阵线的军备伏击摧毁“冰雹”平台原型机,以防止半岛战争因新式武器的投入而迅速结束),叶未零调查部队初到朝鲜战场时看到的“民族团结大桥”,即是EP11“奇点”地图上横跨军事分界线的那座桥梁,来自朝韩双方的人物安进勇、文宪义,则被设定成了EP11“奇点”中受到了马尔翁小队偷袭而最终开战的朝韩两军指挥官,“奇点”的关卡流程细节,通过叶未零对安进勇、文宪义的询问调查而逐步加以详细描述。本章末尾的剧情相当于紧接在EP合作战役“兵贵神速”刚刚结束之际,即叶未零借助“铁龙”原型火炮的支援,抓住了参与“兵贵神速”行动的其中一名EP异教(下一章中继续出现的艾尔乔利安.瑞兹)。章节末尾提及的青森战场和“长剑”毁灭机甲残骸,则对应了游戏中的太平洋阵线附加战役“数码守护神”的剧情,中冈俊贺被设定为了在这一战役关卡中与友川纪夫作战的敌方指挥官。
“铁龙”坦克是最早在《心灵终结2》时期就已经出现的元老级游戏单位,在二代时期系苏军子阵营朝鲜的专属武器,《心灵终结3》中为了致敬这一来自二代的设定,而在剧情上将“铁龙”描述为在朝鲜进行研发的新式武器,本章沿用了“中国在朝鲜实验场研制‘铁龙’原型机”这一设定,剧情中出现的“铁龙”原型火炮的形象,则参考了《将军:绝命时刻》里中国阵营核子加农炮的外形,技术员在击发“铁龙”原型炮时喊的那句“一轮太阳升起来了”,同样是《将军:绝命时刻》里核子加农炮的攻击语音。
文宪义向老叶和苦瓜脸套近乎时,提及历史上中国和朝鲜在江原道“对抗毛利氏的军团”,指的是1592年开始爆发的万历朝鲜战争,当时负责入侵朝鲜江原道的,即是食邑丰前小仓的日本大名毛利吉成。随后提及“19世纪”以来的战争,指甲午战争之后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日本帝国主义对朝鲜半岛的殖民入侵。
现实世界线中的“瓦良格”号航空母舰是于1985年开始在乌克兰黑海造船厂建造的,1999年以“改造成大型海上综合娱乐设施”的名义被引入中国,与本章同人剧情中1982年就已经出现在中国人民海军作战序列中的时间设定有冲突,由于游戏设定中苏联阵营海军没有装备航空母舰,因此《逆鳞》重置版的剧情设定上也将“瓦良格”号作为了一艘“不可量产的战役专属单位”加以描述,其后还会在“血舞”等重要战役行动中出场。
本章推荐BGM:回合制战略游戏《决战朝鲜》(西山居出品)OST曲目《奇袭》(罗晓音作曲):
https://music.163.com/#/song?id=532462804
压抑的战争氛围覆盖着大雪与夜色的三千里江山,在昂扬艰苦的急行军旋律中踏着先辈们曾在这片雪地上留下的足迹行路,调查和探索这片战争“奇点”中的层层谜团,锁定神秘的幽灵机场和挑起战争的幕后阴影,向他们发起最后的奇袭,父辈的英勇与智慧仍在我们的血脉中继续流淌!
第13-14章《毛驴特快》《黑色行动》部分
本章开始逐步补全有关心灵能力者的一些剧情设定,并且出现了更多的平民心灵能力者,包括前文在黑枣镇剧情中先后受到306所和心灵部门收容的阿卓,以及新出场的小木和已牺牲的魏老师。阿卓这个角色同时也对应了《心灵终结3》焚风附加任务“时间胶囊”游戏文本中提及的“从西藏转移一名据说是心灵能力者的女孩”。
这两章的剧情背景对应了焚风附加任务“时间胶囊”的背景设定,亦即心灵终结3世界线中的苏联入侵阿富汗战争。“时间胶囊”是笔者在游戏最新一次3.3.6版本更新中非常喜欢的一个新关卡,是作为补充主线剧情的附加战役而加入关卡列表的,不论是丰富的彩蛋、精致有趣的RPG式玩法设定、海量的主线剧情信息、极具电影感的游戏演出,还是首次登场的中国阵营精锐部队“疾风突击队”、关卡进程中突击队员们与芸茹碎碎念式的吐槽互动,都让笔者有一种看心灵终结3剧情电影般的新奇感和亲切感。
“苏联入侵阿富汗战争”的关卡背景设定也堪称神来之笔。首先是因为这一关卡发生在ACT1“三战”、ACT2“心灵战争”这两场大规模战争过渡的“战间期”阶段,短暂的“战间期”本身就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设定,给玩家的感觉很像是心灵终结3世界线中被压缩了的冷战对峙期,与现实世界线中发生在冷战末期的苏联入侵阿富汗战争形势背景非常契合,同时苏联入侵阿富汗也是一场非常有戏剧色彩的“微型世界大战”,虽然直接交战方是苏联红军与阿富汗反抗势力,但由于苏联的入侵行为直接影响到了世界战略形势格局,阿富汗反抗势力背后不仅有唇亡齿寒的巴基斯坦军队秘密地直接参战支援,有中东诸石油富集国暗中出资援助,更有同为冷战重要势力的欧美诸国及中国暗中以军火支援等各种方式予以支持,最终苏联饮马印度洋的野心被联合粉碎,阿富汗这处“帝国坟场”亦成为了一处加速苏联解体的巨大伤口。“时间胶囊”关卡中天蝎组织、盟军残部等各方势力都在对抗苏军的剧情设定很好地反映了苏联侵阿战争的复杂形势,在游戏末段进入地面作战场景之后,看到满地图的红色苏军铺天盖地杀过来,真让人有拍案大呼“这是苏联入侵阿富汗战争!”的惊喜之感。而作为敌人的各方势力战俘,在共同的生命威胁之下又搁置斗争团结反抗心灵部门,这样的剧情设定同样非常精彩。
其次,本关非常巧妙地将“苏联入侵阿富汗战争”这一背景设定,与著名FPS游戏《使命召唤9黑色行动2》中相同背景的经典关卡“往日旧伤”完美结合了起来,融入了许多有趣的COD9彩蛋要素,可以视作是致敬“往日旧伤”这一游戏关卡的出色同人战役。与COD系列大名鼎鼎、如美式战争大片一般爽快的《现代战争》系列相比,《黑色行动》系列别有一派迥异的表现风格,该系列的第2部《使命召唤9黑色行动2》的剧情线设计堪称精彩至极,采用了两代父子主角阿历克斯.梅森和大卫.梅森分别在冷战时期与近未来时期进行特种作战“黑色行动”的双主线推进剧情结构,冷战时期代表过去的粗糙坚实的质感,与近未来时期先进神奇的高科技质感,在同一部游戏中带给了玩家丰富迥异的体验,且两条剧情线紧密结合、环环相扣,体现出了一种“过去的行动影响着未来”的深深宿命感。经典关卡“往日旧伤”即是美国特工阿历克斯.梅森与战友弗兰克.伍兹在苏阿战争时期的回忆关卡,两人进入阿富汗战场,以协助当地游击队势力抵抗苏联入侵为交换,寻求从游击队首领处得到有关南美恐怖分子梅内德斯的重要情报,该关卡中酷似红警系列“天启”造型的苏军双管坦克作为反派BOSS登场时的一幕想必给众多玩家留下了无比深刻的印象。这两章剧情同样加入了不少来自《使命召唤9黑色行动2》的彩蛋,第15章则直接将“黑色行动”作为了章节标题。
关于苏联入侵阿富汗背后的战略影响:阿富汗之所以被称为“帝国坟场”,很重要的一大原因就在于其重要的地缘战略位置,阿富汗是中亚的十字路口,早在公元8世纪时期,当时的两个“世界性超级大国”阿拉伯阿拔斯王朝(黑衣大食)和唐帝国在中亚扩张时就于阿富汗等中亚地区发生了军事碰撞。20世纪80年代,苏联入侵阿富汗的战争表面上不过是一个超级大国对地区小国的入侵,实际上却隐含着一连串的地缘政治连锁反应,从某种程度上说苏联这一举动遂行的其实是17世纪彼得大帝提出的战略构想,即打通经由阿富汗、巴基斯坦南下的战略通道,兵临印度洋沿岸,同时从另一路经黑海、地中海、苏伊士运河而至红海,最终也将战略力量辐射至印度洋,两路战略进攻会师印度洋之后,夹在中间从中亚到中东的广大战略地域就相当于被苏联紧紧地抱在了怀中,不仅在阿富汗沦陷之后下一个首当其冲的巴基斯坦、直接受到这一战略威胁的中东诸国不愿看到这一局面,冷战的其他各方势力美国、欧洲、中国等同样害怕看到这一后果,因此阿富汗战争实际演变成了各大阵营暗中支援阿富汗阻挡苏联扩张脚步的“微型国际战争”,从冷战地缘政治格局的历史经验来看,美国同时与苏联和中国敌对时便要处于战略劣势,而美国与中国合作对抗苏联时便会对苏联取得上风,旷日持久的苏联侵阿战争最终以苏联无功而返收场,这道巨大的伤口反过来加速了苏联的解体,美国的许多文化作品如《第一滴血3》《使命召唤9黑色行动2》等都反映了这一段历史,而苏联解体后的二十一世纪,美国自己也从原本自诩为援助阿富汗的“正义伙伴”变成了深陷帝国坟场的入侵者,则是另一段具有讽刺意义的后话了。
这两章中登场的新人物赵天:来自《使命召唤9黑色行动2》的彩蛋人物,他在COD9中的首次出场即是在“往日旧伤”这一关卡之中,作为代表中国向阿富汗反抗势力秘密提供军火援助的特工,而与游戏主角梅森和伍兹进行了接头,并联合参与到与苏军作战的行动中去。赵天和苦瓜脸聊天时提到“和美国佬骑着马去冲俄国人的双管坦克”“用毒刺导弹击落苏联武装直升机”“遭到本地武装势力背叛而被丢进正午的沙漠中等死”等,都是来自于“往日旧伤”这一关卡中的游戏情节。在COD9其后的近未来剧情中,曾经只是一名特工的赵天成为了虚构的战略防御联盟(SDC)阵营的最高主官,并设定为游戏剧情中的刺杀对象。

第十四章几乎沿用了“时间胶囊”关卡中出现的所有互动对话游戏文本,老孙被设定成了游戏关卡中带头突入天蝎组织营地的那名根除者,部分文本被分配给了担任战役指挥员的叶未零和苦瓜脸。
第十四章再次登场的重要配角朗噶,是与笔者另一篇心灵终结同人小说《闲人免入》发生剧情交集的联动角色,《闲人免入》讲述了朗噶所属的侦察连在罗马尼亚战场执行的另一次“黑色行动”,交待了朗噶在第十四章中能够镇静面对和击杀精怪等军用生化怪物的原因。《闲人免入》: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483093
苦瓜脸对尤里生化实验的那句吐槽“看来尤里似乎打算在这里拍一部关于外太空异形的电影,他的想象力还真是匮乏”,致敬了《红色警戒2尤里的复仇》中盟军战役第2关“好莱坞 梦一场”里的副官语音,当盟军指挥官的部队进入地图上一处有霸王龙模型的院子时,副官伊娃.李会吐槽一句 “看来尤里似乎打算拍一部关于恐龙的电影,他的想象力还真是匮乏”。

被解救出来的欧美战俘中,美国镇暴队员加拉哈德和欧盟狙击手温盖特的名字,分别来自于二战时期缅甸战场的美军突击队“加拉哈德劫掠者”(第5307部队),以及英军空降突击队的指挥官奥德.温盖特上将,两人的人物形象则分别对应了“往日旧伤”关卡中的主角亚历克斯.梅森和《使命召唤:现代战争》系列中的英军SAS狙击手麦克米兰。
第十四章中对心灵部门地下基地的描述(隐藏在原始岩洞中的高科技设施),参考了《使命召唤9黑色行动2》中的另一关卡“铈元素”中恐怖组织地下研究所的场景,“时间胶囊”中地下基地的场景设计正是参考了“铈元素”这一关卡,本关中出现的监视者无人机,原型也是来自“铈元素”中的同类型机器人。
朗噶只带两把手枪和一支战术手电,通过通风管道偷袭敌人的“风箱鼠”战术,参考了越南战争时期美军潜入越共游击队坑道工事的“地道鼠”战术,被称为“地道鼠”的小个子美军突击队员往往只携带一把大口径手枪、一把匕首和一支战术手电,独自轻装进入狭窄的地道突袭盘踞其中的越共游击队员。

第十四章中出现的几个苏联角色 :
苏军士兵彼得连科,以及两个“坏苏联人”德拉格维奇、列夫.克拉夫琴科,均出自《使命召唤:黑色行动》系列及其前作《使命召唤5战争世界》。彼得连科这个名字来源于《使命召唤5战争世界》中的苏军阵营主角迪米特里.彼得连科,他的亲密战友维克多.雷泽诺夫正是《心灵终结3》中苏军英雄单位雷泽诺夫上校的原型,迪米特里在《战争世界》的结局中成为了将红旗插上柏林帝国大厦顶端的苏联英雄,却在《使命召唤7黑色行动》的开头,成为了被苏军中的野心人物德拉格维奇和列夫.克拉夫琴科陷害的受害者,被二人关进实验室以纳粹遗留的毒气“新星6号”残忍杀死(这段游戏剧情有很深的抹黑苏联色彩),维克多.雷泽诺夫目睹了挚友的死亡并成功出逃,在随后的“黑色行动”系列剧情中成为了主角亚历克斯.梅森的朋友,并不断通过对梅森施加影响而希望完成对德拉格维奇和列夫.克拉夫琴科的复仇,最终德拉格维奇作为剧情反派而在《使命召唤7黑色行动》末尾被梅森杀死,列夫.克拉夫琴科则在续作《使命召唤9黑色行动2》的关卡“往日旧伤”中被俘并被处死。在《使命召唤:黑色行动》系列剧情中,德拉格维奇是首领,列夫.克拉夫琴科的形象更像是他的打手,而第十四章中对两人的身份进行了反转,德拉格维奇成为了打手式人物,列夫.克拉夫琴科成为了首领。列夫.克拉夫琴科在“往日旧伤”关卡中正是乘坐着苏军的双管坦克指挥进攻并被俘的,“时间胶囊”关卡末尾的苏军旧式双管重型坦克彩蛋正是致敬了“往日旧伤”里的这一桥段,因此第十四章中安排了列夫.克拉夫琴科乘坐旧式“猛犸”坦克指挥进攻、被“疾风”小队击杀的类似剧情,“猛犸”坦克从沙丘后面冲出来的那一幕场景与“往日旧伤”中苏军双管坦克的出场如出一辙,赵天对叶未零说的那句“该死,指战员,你最好来看一下”,在“往日旧伤”中其实是伍兹在发现苏军双管坦克时对主角梅森说的话,“时间胶囊”中击毁双管坦克后的游戏文本“又一个旧时代残留的遗迹,希望我们的未来会更好”,在第十四章中则借由老叶之口说出。第十四章参考了《使命召唤:黑色行动》剧情里德拉格维奇和列夫.克拉夫琴科用毒气杀害战友的桥段,创作了彼得连科等红军战士被二人当作“大地新星”病毒实验品的剧情,并安排彼得连科在《逆鳞》的世界线中反杀了在《黑色行动》世界线里害死他的德拉格维奇。



COD9往日旧伤关卡中登场的苏军双管坦克,上图的列夫.克拉夫琴科就坐在里面


彼得连科在第十四章中提及的“好苏联人”瓦连京将军,原型是现实世界线中的驻阿富汗苏军总司令瓦连京·伊万诺维奇·瓦连尼科夫大将,他因为率红军进驻阿富汗而得到了“阿富汗人”的绰号,在1986年的切尔诺贝利事件中,瓦连京将军担任了救灾部队的指挥官;在1992年的“819”事件中,瓦连京将军加入了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试图挽救濒临解体的苏联。在后续涉及“819事件”和切尔诺贝利事件的《逆鳞》剧情中还会再次提及这位人物。

第十四章中明确了一个震动性的设定,即芸茹也是一名心灵能力者,根据“时间胶囊”关卡作者Takitoru_的介绍,“芸茹是心灵能力者”是一个在“时间胶囊”游戏实装时被弃用的设定,但并不排除在《心灵终结3》后续剧情中会重拾这一设定。该设定以及“时间胶囊”致敬《使命召唤9黑色行动2》“往日旧伤”关卡的相关内容,请参见关卡作者Takitoru_的专栏: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13872562?from=search&spm_id_from=333.337.0.0
第十四章使用《心灵终结3》游戏里的“猎狼犬”直升机,“扮演”了现实世界线中苏联侵阿战场上大名鼎鼎的“魔鬼战车”——米-24“母鹿”武装直升机。
老叶在第十四章后半段穿着阿富汗长袍的骆驼骑兵形象,致敬了“往日旧伤”关卡中梅森、赵天等人和阿富汗人一起骑马冲锋的形象。
本章推荐BGM:
《使命召唤9黑色行动2》主题曲
https://music.163.com/#/song?id=28914879
未知的战场,未知的敌人,未知的目标,永远不会出现在记录档案里的“黑色行动”,敌人并不存在,你们并不存在——这场行动同样不存在!(据说从59秒开始的一小段旋律神似东方红一号卫星放送的电子乐版《东方红》)
第十五章《双城》部分
本章是ACT2的开端,连接了《心灵终结3》中的苏13“暗鸦”、苏14“复苏”和EP13“征服者”两个关卡的剧情。《心灵终结3》游戏剧情非常吸引笔者的一点就在于,不同阵营的不同关卡之间往往存在非常严密紧凑的联系,有些关卡是前因后果关系,有些关卡则同时发生,本章的剧情安排就是想要突显出“厄普西隆纪元”降临之初,斯大林顿和莫斯科同时陷落的紧张感。
本章开端关于苏联人对原华盛顿特区进行“地理改造”,将波托马克河扩张成汇入切萨皮克湾的“波托马克湾”相关剧情,是因为现实中的华盛顿特区离大西洋海岸还很远,基本不可能在特区附近出现可供海战的大面积水域,但《心灵终结3》中涉及华盛顿特区的三个关卡盟1“赤色黎明”、苏13“暗鸦”和苏14“复苏”中,在地图南部明显都出现了海面,也许可以理解为在游戏战役地图上缩小了显示尺度,而直接将切萨皮克湾海域纳入了华府作战区域地图,但在同人剧情中切萨皮克湾这片海显然还是离得太远了,还是需要加以说明为好,因此才虚构了“把波托马克河开垦成海湾”的情节设定,这一设定参考了苏联人于1966年在萨密卡津斯克地区用一枚20万吨当量的氢弹开凿出800万吨级水库的真实事例(不愧是毛子……)。
本章中设定的七座莫斯科战略值勤长波电台,代号分别取自七位俄国文豪高尔基、托尔斯泰、普希金、契诃夫、屠格涅夫、果戈理和陀思妥耶夫斯基。
本章中莫斯科卡车斯基提到的“献身者”公路,亦即著名画家列维坦先生在《弗拉基米尔之路》中所画的那条路,在帝俄时期是犯人从莫斯科前往西伯利亚流放的必经之路,维氏的这副作品《弗拉基米尔之路》正是意在反映流放者所经历的苦难,著名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十二月党人等都曾经过这条路前往西伯利亚。

本章中出现的波托马克河第14号公路桥是真实存在于华府的一条公路,对应了苏14“复苏”关卡中将军同志等人逃亡时所经过的那座大桥。克里姆林宫的伊凡大帝钟楼、索皮尔娜雅广场、沙皇大炮和沙皇大钟(这两尊巨物在游戏地图里也出现了)亦是现实存在的。
章节末尾,苏近卫等人随琴科夫、彼得连科一行逃往乌拉尔山4G补给基地躲避心灵控制波的剧情,致敬了《心灵终结2》苏军战役第一关“极度深寒”(零度深渊)的相关设定,《心灵终结3》苏军附加战役“破晓者”中生产天启坦克的乌拉尔山基地,也同时对应了“极度深寒”这一关卡和原版《红色警戒2》里的苏军关卡“超时空防卫战”。
章节末尾尤里在战争宣言中所说的那句“人类的未来将由我们去命令与征服”,出自战役关卡EP12“月光”的胜利简报,同时也致敬了《红色警戒》系列所属的经典RTS游戏IP《命令与征服》。
本章推荐BGM:
《红色警戒2》原版BGM《In Deep(深海)》:
https://music.163.com/#/song?id=2637856
潜艇声呐与深海水压发出单调空洞的共鸣,艇壳之外的黑暗与死寂包围着封闭空间中的所有人,随着万里之遥以外的“白杨-M”运载车沉沉碾上红场,潜艇内的一颗颗心灵也随着压抑的世界局势而收紧到极致,深海一般诡谲的暗潮之下究竟正在发生着怎样的剧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