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政治经济学教科书》23.3 各民族经济不平等的消灭

2023-12-10 15:36 作者:晦无  | 我要投稿

【本文转载自人民出版社1959年 仅供学习参考】

3、各民族经济不平等的消灭

社会主义消灭任何剥削,也根除产生民族压迫的原因。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私有制、剥削、竞争和追逐利润,必然要加深民族纷争和加强民族压迫。但是社会主义是建立在公有制和同志式的合作关系的基础上的。没有各民族的兄弟友谊;没有各民族的日益亲近,社会主义是不可思议的。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是社会主义的最重要的原则之一。社会主义制度消除了各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不平等,为每个民族的经济和文化的繁荣,创造了一切必要条件。列宁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制定了解决民族问题的具有科学根据的纲领。苏共第二十次代表大会指出:“党在民族政策方面,一贯依据列宁的这个原理:社会主义不仅不取消民族的差别和特点,相反地,要保证各民族和部族的经济和文化的全面发展和繁荣。党今后在整个实际工作中,仍将仔细地考虑这些特点。”[1] 在俄国各民族边远地区的居民中,有将近2,500万人处于资本主义前的发展阶段,同时有600万人是游牧部落,他们还没有农业,还没有结束父权氏族制度。必须帮助民族边远地区的各族人民摆脱大量的封建残余和宗法制残余,根除殖民制度残余,并使这些民族有可能建成社会主义经济。 前面已经说过,落后民族摆脱了帝国主义的枷锁以后,能够在无产阶级专政的先进国家的帮助下,绕过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逐步走上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在苏联,过去俄国的落后边远地区的各个民族就走过了这条非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由于俄罗斯民族和苏联其他民族的全面帮助,民族边远地区的各族人民都绕过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完成了从宗法制和封建制的经济形式到社会主义的极大的飞跃。中亚细亚各民族、南高加索的某些民族以及北方的一些民族和其他一些民族就是这样发展起来的。 在苏联,由于执行了列宁的民族政策,各民族从资产阶级地主制度继承下来的经济和文化发展方面的实际上的不平等,走在前头的俄罗斯中部和过去落后的民族边远地区之间的不平等,已经消灭了。过去的沙皇俄国的民族边远地区,从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变成了独立的发达的国家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在过去落后的民族共和国和民族州里,建立了社会主义大工业,确立了集体农庄制度,培养了大批工人阶级的民族干部[2],民族知识分子成长起来了。民族边远地区的强大的经济高涨使劳动者的物质福利和文化水平有了迅速的提高。 由于苏联工业的普遍的高速度的发展,各民族共和国的工业也发展得特别迅速。1940年大工业的总产值同1913年相比,在全苏联,几乎增加11倍,哈萨克斯坦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增加19倍,格鲁吉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增加26倍,吉尔吉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增加152倍,塔吉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增加299倍。 在苏维埃政权时期,有40多个民族第一次有了自己的文字。在革命前,民族边远地区的居民几乎全是文盲;由于社会主义革命,1939年,各民族共和国的绝大多数居民就已经都识字了。1940-1941年度,各种普通学校的学生人数,同1914-1915年度相比,阿捷尔拜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3]增加8.5倍,阿尔明尼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4]增加8.6倍,哈萨克斯坦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5]增加10倍,土尔克明尼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6]增加36倍,吉尔吉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7]增加46倍,乌兹别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8]增加74倍,塔吉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9]增加853倍。 各民族共和国的保健事业有了很大发展,人口的死亡率大为降低。这从下列材料可以看出:从1913-1940年这一时期,病床数,阿捷尔拜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增加10.2倍,哈萨克斯坦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增加13.1倍,土尔克明尼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增加19.1倍,乌兹别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增加19.3倍,阿尔明尼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增加18.3倍,吉尔吉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增加37.2倍,塔吉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增加111.3倍。 社会主义的建成根本改变了民族的本性。由于对社会关系实行了社会主义改造,构成资本主义社会的旧的资产阶级的民族被改造成新的社会主义的民族。资本主义把民族分成利益对立的阶级和集团,而社会主义则在公有制和利益一致的基础上,把民族团结起来。每个社会主义民族都是团结一致的,都是由工人阶级领导的劳动者组成的。 社会主义的胜利巩固了苏联各族人民的经济和政治利益的一致,促进了他们的民族形式和社会主义内容的文化的繁荣。 苏联是巩固的和富有生命力的多民族的国家,它以各族人民的兄弟合作为基础,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榜样。 注: [1]《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关于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结报告的决议》,1956年人民出版社版,第17页。

[2] 包括熟练工人在内。

[3] 今阿塞拜疆共和国。读者注。

[4] 今亚美尼亚共和国。读者注。

[5] 今哈萨克斯坦共和国。读者注。

[6] 今土库曼斯坦共和国。读者注。

[7] 今吉尔吉斯共和国。读者注。

[8] 今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读者注。

[9] 今塔吉克斯坦共和国。读者注。

《政治经济学教科书》23.3 各民族经济不平等的消灭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