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明日方舟:家园》前传一:危机前夕(上)

2023-01-02 16:43 作者:终极侧卫苏五七  | 我要投稿

1997年10月3日,俄罗斯赤塔

中俄特别联合调察小组一号临时驻地

      

        微风拂过环绕着四周的墨绿色针叶林,在这片茫茫雪海中这些针叶林就如同一支支高大的利剑形成的剑簇,显眼而又让人感到安心。天空中不时还飞过几只鸟儿,在这几片松散的树丛中穿梭,这时的针叶林又变得温柔起来,在这几只小家伙的玩闹中发出细细的沙沙声。那几只鸟儿似乎也心领神会,发出欢快的啼鸣,有时还弄得一大块雪从树梢落下,又惊得飞离针叶林……

        由于遭遇了突发强降雪,导致专列火车的铁轨被锈蚀,专机航班也收到了影响。中方武装调察人员和专家小组今日中午才抵达这里,而这时已是傍晚。由于时间太晚,原定于3号开始的特别联合调察行动推迟到了4号。虽然只推迟了一天,但这属实是一个重大调整,因为这次事件事发突然,没有人知道放任事态蔓延下去,哪怕只是一天会有怎样的后果。但考虑到随行人员的精神状况,中俄双方经决定还是将此次特别联合调察任务推迟一天。但由于行动紧急,确实没有时间安排专门的场所提供休息,于是他们在前一批俄方侦察小队留下来的一个营地里安顿了下来。营地内设施较为完善,有几个居住环境还算可观的简易木屋。

        虽然现在还不算太晚,但考虑到明天的调察行动将会在凌晨五点半就正式展开,大部分的随行人员都进屋休息了,而此时,中方只有调察行动组的组长杨晓文一人还在屋外。他正坐在营地篝火前不远处的一块大石头上,望着眼前那条通往调察任务地点的泥泞道路,同时感受着土壤被雨水浸湿后独特的气味,这不禁让他回想起了儿时在蒙蒙细雨中和同伴们嬉戏玩耍时的温馨场面。可现在,这股味道只会让杨晓文感到窒息,“也许只是从小到大闻惯了吧。”,杨晓文正想着,他又注意到了,此时的天空变得浑浊起来,太阳的光芒在漫天阴云的间隙中若隐若现,宛如一副巨大的油画在整个天空展开,而那些飞离针叶树林的鸟儿此时正盘旋在这幅巨大的油画下。杨晓文起过身,不知为何,这幅场景让他感到了莫名的恐惧,好像那些鸟儿随时要被那副诡异的巨画吞噬似的。但他也没有多想,因为此时一名俄方人员在篝火的另一边向他打了一个招呼,并提醒他尽快休息。杨晓文照做了,熄灭篝火后,随其进入了屋内,但他心中另一个疑惑又涌了上来,他还是不敢相信,为何如此重大的任务会落在自己身上?这一切,都还要从两天前说起。



1997年10月1日,中国北京

解放军某部队参谋部


          杨晓文如往常一样进入自己的办公室,但还未来得及关上门,便听到了一个熟悉的声音。

“国庆节快乐,晓文同志,但你让我和列夫森科将军久等了”说话的人也是一位将军,他语气并不严厉,但也不太轻松。

“首长好,请问这位是?”杨晓文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随后好奇看向坐在自己办公位上的那位高大的俄罗斯人。

“你好,杨晓文同志,国庆节快乐。”那位俄罗斯人用还算标准汉语向杨晓文礼貌地打了招呼,他此前神情略带焦虑,并一直专注着处理着手边的工作,但杨晓文想这大概事实上是有关自己的事。

“哦,这位是俄罗斯联邦武装部队中将,也是本次特别联合调察行动的俄方总指挥,列夫森科将军。列夫森科将军刚来,只好临时借用一下你的办公室了。”首长向杨晓文介绍道,随后又向那位中将示意。

“啊,没关系的,列夫森科中将,您好!”杨晓文也向列夫森科敬了礼。

“嗯。很好,同志,之后的行动中还请劳驾你了。”列夫森科亲切地说道。

“首长,恕我冒昧,不知您指的‘特别联合调察行动’是?”杨晓文疑惑地向一旁的首长问道,感觉自己好像突然进入了一支另外的特殊部队。

“呵呵,晓文啊,这次事件事发突然,任务方案是紧急指定的,没什么冒不冒昧的,只不过这里不太方便谈,列夫森科将军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你先随我来吧。”首长说着,并接着示意杨晓文出门。

“不好意思,列夫森科将军,失陪了。”首长开门后说道。

“没关系,我们都有各自的任务,不过还请贵军加快行动部署,并期待贵军在本次特别行动的表现。”列夫森科说道,神情有些严肃。

“不出意外的话,预计我方人员能在今日下午全部抵达前指,我和晓文同志就先走了。”首长缓慢地合上了门。

“嗯……偏偏落在赤塔,又正好是冬季,棘手啊……”随首长出门的那一刻,杨晓文听到列夫森科说了一句奇怪的话,但没太听清。

        

        杨晓文和首长走在这条他所熟悉的长廊,但他感到四周的墙壁和天花板在向他倒过来。他明显感觉到这次行动和以往的任何一次常规军事行动都不同,并且他留意到了首长所说的是“特别联合调察行动”,调察行动按理来说一般都是公安部门的工作,居然还会有军方的参与。

“对了,晓文啊,你还从来没有在飞机上开过会议吧。”杨晓文正想着,首长便发问道。

“啊,还没有过,不过您指的是?”

“实不相瞒,晓文,这次事件事发过于突然,专门的正式会议是来不及开了。为了快速调动本次行动所需的人员和物资,所有工作基本上都要同时进行,所以这次的会议将会在专机上线上召开。不过你不用紧张,稍后的会议应该能回答不少你想问的的问题。”

“那首长,我刚才还听见列夫森科将军说什么东西……‘落’在了一个地方?”

“你是怎么知道的?”

“是不相瞒,首长,我自学过一段时间的俄语,勉强能够实用。那我说的,没错吧。”

“嗯,很好。这对此次行动中的两军交流很有意义啊。不过晓文,具体的答案,一会儿你就知道了。”

“好吧。那首长,我们现在要去哪?”

“首都机场。之后我们先飞往桃仙机场,就是在沈阳的那个,我们先在那里与我方的行动人员和专家组成员汇合,这期间我们会在飞机上召开一个简短的视频会议。”



北京某军用机场


        首长和杨晓文走出熟悉的工作单位,驱车行驶在笔直的机场专用道。一路上,杨晓文注意到,机场及其附近空域有军机在周旋,从飞行动作上来看,应该是在巡航,但从活动范围来看,又不像是在演习。并且虽然他和首长的车没有其它车辆护送,但机场专用道的两旁却有着大量的军车,几乎每隔一百米就有一辆,但这在北京郊区附近实属正常。可见,这次行动既要保证调动充分的人员和物资,也要不被引起太多的关注。

“就快到了吧,首长。”尽管有些紧张,但作为军人,杨晓文还是表现得相当冷静,他还是端正地坐在副驾驶的位置上并向首长问道。

“嗯,应该快到了。”首长回答道,并透过车窗看向空中一架巡逻的直-9通用直升机正朝着远处飞去。


          虽然还是有直升机和军方的车辆在机场附近巡逻,但进入专用通道后,这里也没有杨晓文想象的那样繁忙,相较于平常反而更冷清了一些。可能是因为这里不行行动的核心节点吧。不过跑道一旁的机库里却停放着四架他此前从未亲眼见过的战机,它们开始陆续驶离机库,在灿烂的阳光下如同四把闪耀的利剑。杨晓文认出来了,那是歼-10(现实中歼-10的服役时间略晚),是目前空军序列中最先进的战机之一。除此之外,还有一架停靠在航站旁等待起飞的中型客机。

          “那是,歼十?!”杨晓文和首长经过检查后登机就位,杨晓文向机窗外看去,很是惊讶地说道,因为歼-10刚服役空军不久,还从未公开亮相,只不过他和首长所在的区域的所有民航已经停飞了。

          “没错,它们负责本次行动的部分护航任务。”首长简单地回答道。这时杨晓文才注意到,这里是一个封闭小型会议室一样,只不过不那么暗,当然这肯定只是机体的一小部分,这段机舱只有四个座位,前面连接着中转站和驾驶舱。与此同时,随行人员正在调整会议设施。

          “首长,调整好了。”

          “好的。小陆,能听到吗?”

          “这里是指挥中心,我是陆岚,首长我听你好,完毕。”一个利落的女性声音回答道。

          “我听你也好。晓文,这是本次行动我方的专家组组长,陆岚同志。”首长向坐在另外一边座位的杨晓文示意道。

           “陆岚同志,你好。”

           “晓文同志你好,由于情况紧急,寒嘘就免了。”

           “没关系,只是你能讲述一下这次行动的具体信息吗?”   

          “我正要说这个。根据俄方提供的消息,就在九个小时前,一个直径约30米的不明物体在俄罗斯赤塔附近上空爆炸,其残骸坠落在郊区,爆炸引发的强电磁干扰呈辐射状向周围扩散,俄空天军的侦察机就因此险些未能返航,且目前影响其范围已经扩大到了附近蒙古国和我国,包括乌兰乌德在内的附近几座城市,但好在其影响正在减弱。因此我们组建的临时参谋部初步判定这个不明物体是陨石,但我们也不敢肯定。因为除此之外,爆炸还产生了大量的石墨粉尘挥发在空气中随风飘散,爆心周围半径几公里的高压电线全部短路,陨石爆炸显然不会产生石墨粉,而就在五个小时前,临近的几座为受影响的城市收到了消息,并派出了专门的调查小组前去了解情况,但两个小时后他们就失联了,并且根据当地警方透露,爆心周围数个村庄的村民都遭到了不明生物的袭击,两名当地警员殉职,另有多位平民不幸遇难。据幸存的目击者描述,“他们同体黑色,看不出任何已知生物的生理特征,它们就像怪物一样……”。由于真相还未调察清楚,所有有关消息对外是封锁的。目前,根据双方卫星的最新观测结果显示,虽然爆炸引发的电磁干扰还是在向周围扩散。如果被北约发现我们在此时受到了如此程度地影响,俄罗斯乃至我们就危险了。”

        陆岚的话让杨晓文感到一丝不安,虽然已经想到了竭尽全力能想到的最坏的情况,但她口中的话还是让杨晓文感到难以置信。

       “晓文同志,我知道你现在可能还有很多问题要问,但我们现在知道的确实只有这么多。”陆岚冷静地说道。

        “您指的是?”

        “首长,您告诉晓文同志吧。”

        “小杨,我现在能告诉你了。经过组织商讨决定,任命你为此次行动的我方调察组组长,负责带领我方派出的一个连的调察人员,不过不包括专家组的人。”首长语重心长地说道。

        “杨晓文同志,没问题吧。”

        “……我服从组织的决定,但在我还从未参加过在复杂态势下的演训内容,选择我是否有些许冒险?”杨晓文起初沉默了一会儿,随后坚定地说道。

        “组织看重的是你敢于面对未知的勇气,你肯定担心的是在这种环境下部队要如何行动,虽然现在电磁脉冲和石墨粉尘的影响在减小,对步兵行动的影响不大,关键是装甲和通讯部队,为此我们和俄罗斯方面都从各军区部队中抽调并维护改装了一批二代坦克,以防万一,虽然性能相较于现役的三代坦克十分落后,但对付陆岚同志所说的未知生物应该是没问题的。当然我们的新式坦克也会出动,还包括一些其它的新式武器,当然,在这种情况下,陆航和空军部队是不会被派遣的……”

        “没错,除此之外,两军还分别在乌兰乌德、满洲里和漠河共部署了三个营的预备兵力随时待命,必要时可延中俄铁路向赤塔快速调动支援。”

        “嗯,我明白了,我会认真对待本次任务,不负组织期望。”

        “那首长,晓文同志我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先失陪了。”

        “嗯。晓文,别太紧张,我刚才已经说了,虽然面临着未知的威胁,但目前我们还是有十足把握的。这次行动最重要的其实是避免轻敌,谁也说不好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放松些,不过心里还是要高度重视。”

       “首长,这些我当然能做到,只是……我还有一个请求。”听了首长的话,杨晓文放松了一些,他才发现座位的扶手已经被手心的汗浸湿了。

       “你说。”

       “我儿子的病……”杨晓文低着头轻声说道,与此同时他感受到飞机正在缓慢地改变飞行姿态。

       “这个你不用担心,组织最近派专人了解过你儿子的病情,目前正在三零七医院治疗,没有生命危险。”没等杨晓文说完,首长变回答道。

       “真的吗?好的,感谢组织。”

       “不过,晓文,我还得提醒你,对于这次行动,你最好还是写个备份……”

       “备……”杨晓文刚想把问题说出口,便已经意识到了所谓“备份”为何物。

       “……是的,到沈阳后,陆岚同志会组织每个参加行动的人员写,毕竟已经出现了伤亡事故。”

       “我知道了,无论是什么类型的任务,牺牲都难以避免,这点我很清楚。”杨晓文沉默良久后回答道。

       “这次行动我最担心的其实就是你的心态,看来是我多虑了。”首长笑着说道。

      


沈阳某军用机场


         经过近四十分钟的飞行,一行人到达了他们的中转站——沈阳,参加本次特别联合调察行动的中方人员会在这里,做最后的准备和动员工作。

         下飞机后已是上午十一时,阳光变得愈加耀眼,杨晓文注意到跑道上停着十几架运输机和歼击机,包括他刚才看到的歼-10,还有三四架苏-27,一辆辆59式、96式和随行人员正在陆续进入伊尔-76那庞大的机体内部,发动机开始发出刺耳的尖鸣声,其余的歼击机也陆续起飞为其护航。

        

       “首长好,这位是杨晓文同志吧。”

       “是的。晓文,这位就是陆岚同志。”

       “你好,陆岚同志,我是杨晓文,武装调察小组组长。”

       “幸会,首长负责的是总指的工作,暂时先不和我们一起了,您随我来吧。”


        随后首长去了地面总指,杨晓文和陆岚写好了各自的备份,并和联合调察组近三百多人的备份一起保存好后留在了地面,随后登上了一架运输机。

        阳光笼罩着外面的世界,机舱里却无比黑暗,只有几盏指示灯发出微弱的照亮方向光。

      

《明日方舟:家园》前传一:危机前夕(上)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