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脱维亚-苏联歌曲 - 夏日夜晚的田园诗(Идиллия летнего веч

夏日夜晚的田园诗(俄语:Идиллия летнего вечера,音Idilliya letnego vechera)一首源自拉脱维亚的简单、美丽、轻扬的合唱歌曲。
演唱队伍是来自俄罗斯卡累利阿共和国彼得罗扎沃茨克的「幻想」儿童合唱团(俄语:Хоровая студия «Фантазия»)。该合唱团成立于1989年,转为5-18岁的男女青少年而设。除合唱之外,合唱团还进行独唱、钢琴、乐谱等教学活动,拓展当地学生的艺术才华和审美视野。该合唱团积极参与音乐会、城市活动乃至全俄罗斯境内的节日和比赛,在斩获多项嘉奖之余,于2013年荣获「俄罗斯模范儿童团」称号。
本歌作曲欧亚斯 · 雷蒙德 · 保罗斯(拉脱维亚语:Ojārs Raimonds Pauls,1936-),苏联与拉脱维亚作曲家、指挥家、钢琴家,曾任拉脱维亚共和国文化部长,获拉脱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荣誉艺术家、人民艺术家,苏联人民艺术家等荣誉。经历幼年的战争时代后,10岁的欧亚斯进入里加音乐学院学习,后进入拉脱维亚音乐学院先后学习钢琴和作曲系;就学期间,积极参与道路工人与医务工作者的文娱活动,在爱乐乐团担任首席钢琴师,并在餐厅的演出活动中学习了经典的爵士乐与现代曲风;毕业后,在拉脱维亚爱乐乐团旗下的里加综艺乐团工作,并成为艺术总监。在经历了艺术总监、指挥、拉脱维亚广播电台音乐主编等职位之后,进入政坛最终成为拉脱维亚文化部长。欧亚斯创作了许多在苏联与俄罗斯都耳熟能详的拉脱维亚歌曲,深受各界人民的欢迎。
本歌作曲威利斯 · 普鲁登斯(拉脱维亚语:Vilis Plūdons,1874-1940),拉脱维亚教师、诗人,拉脱维亚民族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两度获得拉脱维亚三星勋章,一次拉脱维亚祖国奖。威利斯出生于拉脱维亚包斯卡市镇的莱杰涅克斯(Lejnieks)家族,他的祖母是一位民歌与童话故事的伟大鉴赏家,威利斯家周围的港湾和森林环境对他造成了深刻的印象。在学生时代,威利斯热衷于阅读拉脱维亚和俄罗斯文学。他最着迷的是奥塞克尔、莱蒙托夫和普希金的诗歌,还有果戈理对自然的描绘方式。1891年,开始在库尔迪加波罗的海教师神学院学习,并开始以笔名「Plūdons」发表诗歌,毕业后在多处学校担任教师,撰写有关渔民生活的故事,其著名诗篇《两个世界》就是在尤尔马拉的生活影响下创作的。从 1898 年起,在里加市小学、娜塔莉亚 · 德劳茨纳中学和其他里加学校任教,并出版了他的主要作品《寡妇的儿子》、《小安杜利亚的第一次童年回忆》、《走向阳光明媚的距离》。威利斯在其政治生活中积极参与拉脱维亚民族的自决运动,反对苏联政权对其祖国的外来吞并与控制,并在一生中发表了多次抒发自己爱国情怀的作品。
俄文版歌词译者记为奥 · 彼得森(О. Петерсон),资料待寻获。中文为本人自译,供参考。
「夏日夜晚的田园诗」«Идиллия летнего вечера»
合唱:「幻想」儿童合唱团 Хоровая студия «Фантазия»
作曲:欧亚斯 · 雷蒙德 · 保罗斯 Ojārs Raimonds Pauls
作词:威利斯 · 普鲁登斯 Vilis Plūdons
Какой закат! не меркнут краски,
多好的夕阳!永不褪去的颜色
Как в безднах красных цветыгорят!
像一朵深渊中盛开的红花
Забот не зная, мелькает быстро
无忧亦无虑,短暂而绚烂
Весёлой искрой касаток стая
像一群鲸鱼的欢快火花
К ручью напиться спустилось стадо.
牧群行至溪流饮水
В дали за садом распелись птицы.
飞鸟的鸣唱来自远方的花园
И песня манит плывёт, витеает
这缥缈的歌声令我向往
И долготает в речном тумане.
淡漠进溪流静谧的雾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