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史人物评鉴-萧绎 字世诚 小字七符

萧绎 字世诚 小字七符

萧绎(508年9月16日-555年1月27日),字世诚,梁武帝萧衍的第七子。萧绎爱好读书与喜好文学,善画佛画、鹿鹤、景物写生,技巧全面,尤其善于画域外人的形貌。他早年因病而一眼失明,及至四十六岁,聚书得八万卷。公元547年出镇荆州,任荆州刺史、镇西将军。侯景之乱时,萧绎首先发兵攻灭自己的侄儿河东王萧誉与哥哥邵陵王萧纶,之后再命王僧辩率军东下消灭侯景。公元552年侯景死后,萧绎即帝位于江陵。当时,群臣中有人建议返回旧都建康,但萧绎没有同意。
萧绎即帝位之后,其弟武陵王萧纪称帝于益州;于是萧绎便派兵前往四川消灭萧纪,同时也请求西魏出兵。此举给了西魏可趁之机,益州因此沦落敌手。554年,萧绎给西魏宇文泰写信,要求按照旧图重新划定疆界,言辞又极为傲慢。宇文泰大为不满,命令常山公于谨、大将军杨忠等将领以五万兵马进攻江陵。江陵被围城时,萧绎入东合竹殿,命舍人高善宝放火焚烧图书十四万卷,包括从建康为避兵灾而转移到江陵的八万卷书,自称“文武之道,今夜尽矣!”“读书万卷,犹有今日,故焚之。”江陵焚书被视为中国的文化浩劫之一。萧绎战败后,由御史中丞王孝祀作降文。随后,便率太子等人到西魏军营投降。不久为萧察以土袋闷死,时年四十七。次年其子萧方智在建康称帝,追尊为元帝。
统帅 D
(元帝临阵督战,六军败绩。)
武力 D
(元帝素不便驰马。)
军谋 D
(元帝坐江陵以待毙。)
智略 B+
(元帝聪悟俊朗,天才英发;既长好学,博综群书,下笔成章,出言为论,才辩敏速,冠绝一时。虽戎略殷凑,机务繁多,军书羽檄,文章诏诰,点毫便就,殆不游手。又工书善画,自图宣尼像,为之赞而书之,时人谓之三绝。然取帝之所撰著而观之,搜索骈丽,攒集影迹,以夸博记者,非破万卷而不能。于其时也,君父悬命于逆贼,宗社垂丝于割裂;而晨览夕披,疲役于此,义不能振,机不能乘,则与六博投琼、耽酒渔色也,又奚别哉?)
内政 C-
(元帝禀性猜忌,不隔疏近,御下无术,履冰弗惧。及江陵陷,元帝焚古今图书十四万卷。或问之,答曰:“读书万卷,犹有今日,故焚之。”呜呼!元帝之玩物丧国,抑无异于萧宝卷、陈叔宝之酣歌恒舞,白刃垂头而不觉者也。)
魅力 D+
(元帝性不好声色,颇有高名,与裴子野、刘显及当时才秀为布衣之交,著述辞章,多行于世。然性好矫饰,多猜忌,于名无所假人。微有胜己者,必加毁害,虽至亲亦遍被其祸。及梁季之祸,元帝舍侯景之大雠,而亟戕其骨肉,故未有能保其地利者也。一念之乖,竟卒以自灭,皆帝挟至不仁之情以激之使不相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