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10.2.3 经济的军事化

2023-11-04 10:39 作者:晦无  | 我要投稿

【本文转载自三联书店1960年 仅供学习参考】


3、经济的军事化


  帝国主义国家经济的军事化,同国家垄断趋势的加剧有密切的联系。

  高度发展的经济军事化,是资本主义总危机时代(在这个时代已经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的特点。经济军事化所以成为可能,是因为国家机构被垄断组织用来进行国民收入的再分配(直接税和间接税、国家公债、对战略原料和物资的分配进行监督,等等),以便建立规模庞大的军事经济。这种真正“全面”军事化(1933—1939年的德国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就是例子)的原因,在于现代能断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进一步的加深。大公司坚决想要靠国家的军事需要来解决销售问题。它们和军备竞赛有深刻的利害关系,因为这可以保证它们获得亿万超额利润。

  帝国主义国家支出的庞大的军费开支,能够暂时地缓和销售问题。

  但是,不能单纯用经济原因来说明经济军事化。经济军事化同帝国主义国家对内政策和对外政策的总方针是有密切联系的。大家知道,由于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美国和德国的很多垄断组织,都同样地关心军事定货。但是,走上强化的经济军事化道路的是希特勒德国,它的对内政策和对外政策的总方针是准备争夺世界霸权的战争。第二大世界大战后,经济军事化的主要鼓吹者是美国。

  不用说,一种社会制度,把生产大规模毁灭性武器作为“刺激”经济的手段,这从道义上来看,就是把自己判处死刑。

  但是,问题并不只是在道义方面。这种政策不仅是犯罪,而归根到底也是妄费心机,因为它解决不了现代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

  扩大国家的军事定货,有时是提高整个生产水平(包括民用生产)的一个杠杆;它能暂时促使工人工资、特别是军事工业工人的工资有某些提高。一般说来,这种情况是发生在闲置的生产能力和资本被用来扩大军事生产的时候。在军事工业里找到了工作的失业者,扩大了对商品的需求。为了满足这种需求,必须扩大其他部门的生产。资本家的需求也提高了;尤其是在军事定货日益增长的情况下,他们着手扩大原有企业和建设新企业,而扩建和新建企业,就需要有建筑材料、机器和设备。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正是在这种基础上把开工不足的生产能力动用起来。从1940年到1943年,美国的工业总产值增加了90%,加工工业的工人增加了70%。1950年朝鲜战争的爆发,也促使美国工业生产有了增长。但是,美国的例子也表明了经济军事化的矛盾和限度。甚至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军事生产与非军事生产同时增长的时期也是很短的。以后,非军事产品的生产开始下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很久,民用生产就失去了增长的可能性,而只得下降。从1944年起,工业生产就已经开始普遍下降,因为军用物资生产的增长再也弥补不了非军事生产的缩减。朝鲜战争时期,也发生了这种情况。

  军事化对生产普遍增长的刺激作用之所以是短暂的,还可以用军事化的拨款方法来说明。初期国家扩大军费预算不仅靠捐税,而且靠发行国家公债,有闲置资金的资产阶级都愿意购买这种公债。但是以后,军费预算越来越多地依靠增加职工的赋税。在这种情况下,国家需求增长的同时必然引起居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的下降,而这样也就会缩小民用生产部门的市场。

  美国在战后军事化经济条件下所进行的军备竞赛对工业所起的刺激作用是很小的,这可以用下列事实说明:从1943年到1957年,美国工业生产只增长了13%,而且这种不大的增长也并不是完全由于军事化的影响。必须大量更新和扩大工业以及其他经济部门的固定资本,在这方面也起了不小的作用。

  如果说在美国由于战争和军事化生产总量是提高的,那末在那些沦为战场的国家里,战争和战后经济军事化所造成的经济后果就不同了。在法国和英国,庞大的军费开支不仅没有加速,反而阻碍了战后经济的发展。尽管这些国家的军费开支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比美国小,但是这些负担对于它们已经削弱的经济来说却沉重得多。军费开支挤掉了那些本来可以用来革新和扩大工业生产的资金。因此,军事化削弱了英、法两国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马克思谈到战争时曾经说过:“直接从经济方面看,这就像一个国家把自己的一部分资本扔到水里一样[1]。可是在马克思说这句话的时候,甚至在战争时期浪费在军事开支上的物资也没有像现在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在和平时期浪费的那样多。要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经济军事化程度最高的帝国主义国家里,军费预算每年平均都占国民收入的10—15%。

  经济军事化引起和平生产的缩减,破坏扩大再生产的基础,归根到底必然使总产量下降。同时,由于军事技术的飞速进步以及由此而来的现代武器的迅速的“无形磨损”,不得不经常地再生产大批军火,而这些军火过不了几年又不适用了,又成为一大堆废铜烂铁。

  无论帝国主义国家怎么富,军事化必将逐渐地把国民经济弄得精疲力尽。它必然会推迟民用生产和整个经济的发展速度。为了证实这一点,不妨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英、法两国的生产发展速度同西德比较一下,英、法两国由于沉重的军事负担,经济萎缩,而西德由于军费开支在若干年内曾经少得多,工业生产的增长就快得多。西德利用了多数资本主义国家固定资本不足的这个好机会,从1950年起,就大批出口机器、机床和设备,而生产军火的英国工厂和法国工厂就不能够生产这些东西。

  经济军事化造成捐税负担空前加重。国家购买军火和发军饷,主要靠捐税,而捐税又是靠掠夺本国人民。

  政府的军费开支,除了依靠捐税以外,有一部分是依靠发行国家公债。购买公债的主要是资本家。国家每年付出的公债利息,是资本家收入的一个重要项目。但是,为了付给资本家利息和偿还公债,政府必须增课捐税。这样一来,资产阶级购买公债时交给政府的那笔钱,就从劳动人民的腰包完全收回来,并且还附加了一大笔利润。

  军事化经济的一个天然伴侣和重要工具,是货币贬值或通货膨胀。国家的军费开支不能完全依靠捐税和公债。国家预算的赤字有一部分要靠发行比流通需要量更多的纸币来弥补。此外,国家公债券被用来作为支付手段,作为资本家向银行借款时的抵押金,这样也就会增加货币流通量。因此,通货膨胀是战争和经济军事化的通常后果。1957年美元购买力比战前降低1/2,英镑购买力降低2/3,法国法郎和意大利里拉的购买力则下降几十倍。在通货膨胀的条件下,物价上涨超过了工资的增长,这就意味着资本家的利润是靠降低工人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而增长的。通货膨胀是对国民收入进行有利于垄断组织的再分配的手段,是对劳动人民进行掠夺的手段。

  由此可见,不管军费开支采取什么样的拨款方式,归根结底总是全部压在广大人民的头上,而让大资本家发财致富。

经济军事化使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文化需要(学校、医院,等等)的开支减少到最低限度。它造成文化倒退、沙文主义泛滥、军阀官僚势力增长,从而践踏由劳动人民的坚决斗争得来的资产阶级民主的各种成就。军事化经济的危险后果就是战争威胁。

  军事化经济,是现代资本主义寄生腐朽的明证。


注:

[1] 《马克思恩格斯文库》1953年俄文版,第4卷第29页。

《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10.2.3 经济的军事化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