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10.2.1 垄断资本主义转变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2023-11-04 10:38 作者:晦无  | 我要投稿

【本文转载自三联书店1960年 仅供学习参考】


第二节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1、垄断资本主义转变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垄断资本主义转变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意味着在资本主义大公司控制国家的情况下,资本主义垄断组织的力量,同国家的力量相结合。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主要帝国主义国家确立起来,并在一切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里深浅不同地生了根。

  当然,任何一个国家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也不能囊括和改组所有的经济部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同一般垄断资本主义一样,是同非垄断的中小企业、或多或少的城乡小资产阶级同时并存的,它甚至在某些地方同资本主义前的剥削形式的残余同时并存。但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这是我们特别应该加以研究的现代资本主义中的一种新的极重要的现象。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是既包括经济又包括政治的一个错综复杂的过程。

  早在20世纪初期就成为经济方面的统治力量的垄断组织,一开始就依靠国家定货发财致富,并且极力设法使关税法、国家信贷、补贴办法和捐税减免条例等等,符合于自己的私利。但是在资本主义体系进入总危机时期之前,垄断组织进行资本的扩大再生产,基本上不求助于国家,没有国家的直接参加。总的说来,资本主义体系当时还相当稳定,可以不要国家的支持。

  资本主义进入总危机时代后,情况发生了变化。资本主义体系的严重的动荡,如世界大战、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等,告诉了占统治地位的垄断组织,不能再用老办法进行统治了。资本主义公司为了保证自己的生产、财政和贸易机器起作用,必须同国家的强大力量结合起来。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第一个浪潮是在1914—1918年世界大战期间掀起的。列宁说过,这种情况是由于战争环境的逼迫而发生的。当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德国得到了最大的发展。但是列宁认为,战时的国家垄断措施并不是偶然的和暂时的现象。他把这些现象看成是合乎历史规律的必然的过程,战争只不过加快了这个过程而已。列宁在1917年就进一步发展了对帝国主义特征的说明,强调指出帝国主义不仅是大垄断组织的时代,而且也是“垄断资本主义转变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时代······[1]

  猛烈地震撼了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是促使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起来的重要因素。危机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即苏联正在顺利地实现第一个五年计划,这个计划表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具有无比的优越性。当时为了使大垄断组织摆脱危机,由国家采取了一些措施,这些措施被说成是“调节”资本主义经济和在经济中贯彻“计划”原则的一种成功的尝试。从此以后,防止危机的国家垄断措施就成为帝国主义国家机器活动的组成部分。法律明文规定国家应负起保护大资本家免遭经济危机的责任。

  垄断资本在防止危机和实行经济“计划”的借口下找到了靠国库发财的新办法。国家用组织“社会工作”的办法修建铁路,建设电站,目的是为了减低垄断组织的运输费用和电费。国家借口消灭产品“过剩”的现象向垄断组织购买滞销货物,把它们堆积在仓库里,或者干脆销毁掉。国家还向垄断组织发放贷款和补助金,以便按故意压低了的价格(倾销价格)向国外市场倾销这些滞销货物。十分明显,这些措施只能加剧垄断资本的寄生性。

  在法西斯德国,财政寡头权力与国家政权的融合,达到了极点。每个大资本家在自己的企业里都有代表国家政权的权利。有大资本家参加的国家机关,领导着一批一批的经济部门。国家机关决定向康采恩的定货,规定价格,分配原料。国家成为资本进一步集中的工具。曾经通过了有关取消一切小股份公司和使之合并于大康采恩的法令。法西斯国家残酷地镇压了无产阶级对垄断组织所进行的反抗,解散了工会和工人阶级政党。在这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充分暴露了它的凶恶的面貌。

  第二次世界大战更进一步加快了帝国主义国家中的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转变的过程。战时经济条件下所产生的至高无上的垄断组织与国家的紧密的交织现象,在战争结束后并没有消除。它变成新的国家垄断机构的核心。战时经济动员机构也成为和平时期的国家机器的组成部分。两次世界大战后,同国家垄断措施有特别利害关系的军火康采恩,占据了帝国主义国家经济的枢纽。

  为了更充分地利用国家权力,最大的财政资本巨头充当部长、主要机关的领导者、大使和显要的官员。国家机构与垄断组织之间发生的这种紧密的交织现象,往往使人很难划清两者之间的界限。

  列宁指出,垄断组织并不消灭竞争,而只是改变竞争的形式。产生了新的竞争形式。这种激化了的竞争的主要方法就是千方百计地对竞争的对手进行经济上、政治上、甚而肉体上的迫害,扼杀和压倒他们。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更进一步地缩小了自由竞争的范围。它成为新的竞争       大垄断组织为取得盗窃国库的特权、为操纵国家机构的各个环节而展开的竞争的舞台。因此,列宁指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就是合法地盗窃国家财产并不是偶然的。


注:

[1] 《列宁全集》1958年人民出版社版,第25卷第397页。

《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10.2.1 垄断资本主义转变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